我什么也不是,
最多算是一條連著大海的河,正在越流越寬廣,越流越平緩。
要想了解水的透明質(zhì)地,看任何一部分都可以。
但是,如果你——
真的想看到大海的遼闊,你需要自己游過去。
——阿勛
在《開啟的世界》里,我本來寫有這樣的一個比喻,后來覺得太長,就刪掉了:
建筑師經(jīng)過測量發(fā)現(xiàn),在希臘雅典衛(wèi)城最大的帕提農(nóng)神廟,神廟的所有柱子并非是相互平行的,而是向內(nèi)傾斜。柱子向上的延長線,其實都在高空中交會于無處依托的一點。
設計者為什么這么設計?
我愿意借此來描述一個開啟的世界。
所有我們信奉的各家經(jīng)典,包括教義、宗師,甚至科學研究的邏輯,都只是這個帕提農(nóng)神廟中的某根柱子。但如果我們的注意力僅僅停留在柱子上,就像目光停留在一個智者指向月亮的手指上一樣。我們只去看他的手指,而智者之所以指向遠方,是讓我們看月亮的。
禪,只是其中一根表面沒有紋路的柱子。由于其一開始就標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等于一開始就標示出這根柱子不是紀念碑,也不是記功柱。那么,“禪”的柱子用來干什么呢?
對,指月亮。指向那個空點。當然,如果能從此空空的“交點”向下看,你會看到所有的柱子再也不是柱子了,會是什么呢?只是一個柱子的端頭。
其實,柱子的功用不只是用來支撐神殿屋頂?shù)?,更是指向共同一點的路標。
不過,這一點卻不可執(zhí)著,因為空無一物,所以不可依托。
欣欣然、悻悻然即可。
所以有一種世界禪,就是不懂禪。正如開篇中的老人家所說,大家都是過客而已。不過,這個夢既然做了,就做好夢,行好事,如此而已。
禪,不只是禪師的禪,更不只是東方的禪,而是世界的禪。
禪的思維一旦擁有,智慧頓時重新回來,解脫自在不說,還會有前所未有的清晰和透徹。禪不是無為,是無事不可為,因為開啟證悟之后,心至善,思無邪,行無礙。
而覺悟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世界原來一直是你的家,而我,阿勛一直是你的家人。
在一起 阿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