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雙贏之道(大師細說博弈論) 作者:史蒂文·J·布拉姆斯


羅杰·費舍爾(RogerFisher) 和威廉姆·烏萊(William Ury) 頗具影響力的《走向共識: 不必妥協(xié), 便可達成協(xié)議》(GettingtoYes:NegotiatingAgreementWithoutGivingIn)1981年問世以來,人們便普遍相信,在談判的輸贏之間總是存在一個中間地帶,或許用“公地”一詞來形容更為合適?!蹲呦蚬沧R》一書對談判中遭遇的問題分門別類地進行了剖析,與其不同的是,本書將嘗試對這些問題提供一些比較合理的解決方案。因此,在勞工糾紛中,雖然雙方都希望能夠準確地進行溝通,兼顧各方利益,但最終都想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會贏,哪些方面會輸,哪些方面將不得不作出讓步。同理,如果要處理離婚,必須要回答的問題也是,誰獲得什么。

本書將新穎優(yōu)越的方案展獻給讀者,這些方案大部分都不難使用,并有助于在談判中達成共識。它們?yōu)楣教峁┝藦娪辛Φ谋WC,因此,人們不必像以往那樣吃力地討價還價,其中一個方案甚至可以保證談判各方盡可能挖掘所有的“雙贏”潛力。當然,實際情況有時根本無法實現(xiàn)互利互惠的局面。比如,當人們同汽車銷售商討價還價或者律師極力解釋某一樁官司庭外和解的好處時,那么,任何一方金錢上的收益都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反之亦然。對于要買汽車或者要打官司的讀者來說,他們隨時都可能獲得錦囊妙計,但這些并非本書的寫作目的。

本書將為爭端提供分步驟的解決方案,以使有關(guān)各方求同存異,公平地解決爭端, 每一方都能獲勝。本書關(guān)心的爭端小到離婚、商業(yè),大到國際事務。但是,究竟何為“公平”· 在這樣一個高度競爭的社會里,無論公平是什么,公平難道不都是幼稚的、過時的嗎· 每個人不都應該全力以赴地去獲勝嗎· 與妥協(xié)比較起來,做一個難對付的談判者,把對手嚇倒,不是更好嗎· 對此本書的答案是,至少從徹底打敗對手的角度看, “獲勝”也許并非想當然之物。事實上,認為除輸贏以外便無他選的想法反倒非常幼稚。通常的結(jié)果是,每一方都贏(若談判獲得成功),每一方都輸(若談判遭到失敗)。

我們對公平分配的興趣起源于20世紀40年代的一道數(shù)學題。大致來講,它就是著名的適用于兩個人的“我切(蛋糕)你選(一塊)”或者先分后選的方法能否同樣適用于兩個人以上的分配問題,讓人們感覺他們所得到的至少跟其他人一樣多。1992年我們通過一項研究成功地解決了這個難題,這項研究以及其他有關(guān)公平分配問題的研究成果被收錄在1996 年出版的《公平分配: 從切蛋糕到爭端解決》(FairDivision:FromCake-CuttingtoDisputeResolution)一書中,但當時那本書的理論性較強。本書將從更為實際的視角探討比較容易操作的三種分配方法:

● 嚴格交替法和均衡交替法

● 先分后選法以及由此延伸出來的修剪法

● 經(jīng)調(diào)整的贏家的方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