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故事六 與其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1)

掌握情緒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 作者:埃斯特·??怂?杰瑞·希克斯


我是個很合格的司機(jī),從沒出過交通事故,而且可以連續(xù)開車很長時間。但我的方向感不是很好,也不大擅長看地圖,不過只要我去過一次的地方,下次去一定能找到。

大部分時間,我和我丈夫共用一輛車。我倆都在車上的時候,他總讓我開車,可他不是什么事都不做安靜地待在副駕駛座位上。正相反,他什么都要管。從我調(diào)整座椅的高度到加速超過前面的大貨車,甚至我如何倒車入停車位都要聽他指揮。你知道,開車的時候,沒有什么路線是惟一的。很多時候,走這條路跟走那條路結(jié)果都是一樣的。我就不明白為什么都得聽他的,他的辦法就一定比我的好?有的時候我承認(rèn),他的選擇是更便捷經(jīng)濟(jì),可我是什么?我只是一雙握著方向盤的手嗎?開車就是他的腦子配上我的手嗎?我是木偶嗎?如果他那么喜歡決策,干嘛不自己開車,干嘛非要通過我遙控這輛車?我真是無法理解,無法接受。如果他開車,我絕對會尊重他的選擇;如果他讓我開,那我就是決策者,方向盤在我手里。即使他有意見,也應(yīng)該看我是否采納。

現(xiàn)在,即使是從停車位倒車出來這種小事也會讓我心煩意亂,我總是想著到底是按照“我”的意愿還是“他”的指揮倒車。說實(shí)在的,每天這么開車既讓我心情不好,也會造成安全問題。我真受不了這種感覺了,我該怎么辦?

你面臨的這種狀況屬于共生問題。也就是說,并不是你丈夫一個人創(chuàng)造了這個困境,是你倆合力創(chuàng)造的。一開始可能只是你們遇到一個岔路,你不知道該走哪條路,你丈夫迅速而正確地判斷出了方向。后來這種事情不斷重復(fù),直到現(xiàn)在“你受不了”的處境。

通常情況下,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在你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別人的意見通??梢詭湍憷沓鲱^緒、走出困境??赡愕膯栴}是,這個旁觀者太清了,他什么都要給你提意見,不管你這個當(dāng)事者需不需要別人的意見。他代替了你的內(nèi)心,幫你作決策,而丟失了內(nèi)心方向的你開始迷茫、焦躁。你越迷茫,就越覺得自己需要別人的引導(dǎo),你的丈夫在這個時候就愈加希望能幫助你。這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你們兩個人在這種惡性循環(huán)中都扮演了“兇手”、“壞人”的角色,你倆不僅固定了開車時的一種行為模式——你開車,由你丈夫來決定路線和方式,同時也形成了一種情感模式——你因迷茫而需要幫助,你丈夫必須幫助你,卻只會令你更迷茫。

煩躁痛苦的時候,你覺得無路可走。你的車技和認(rèn)路能力也無法提高。而且從你的字里行間我們可以看出,你對自己開車的能力非常有信心,也認(rèn)為自己不需要再提高什么了。這種自信也是一個死胡同。因?yàn)槟阕孕诺耐瑫r,又的確總是遇到問題,需要你的伴侶幫你處理——比如方向問題。這就非常矛盾,你認(rèn)為自己做什么都很好,可是偏偏總有人指出你的錯誤。

針對你這種情況,很多人都會建議你干脆讓丈夫開車,你倆分別開自己的車,或者告訴你丈夫管好自己的事,別橫加干涉你開車的自由??蓡栴}是,你很清楚,你的丈夫并非每次都是“橫加干涉”,實(shí)際上大部分時候,他的建議就是正確的,而且對你來說非常有用。

只有新問題產(chǎn)生的時候,以前的問題才不成為問題。也就是說,你無法完全消除不想要的東西,如果你這么做,緊接著你就會遇到下一個問題,這個新問題正是由于你消滅了舊問題而產(chǎn)生的。你今天告訴丈夫:“以后我開車的時候,你不要發(fā)表意見?!彼鹬啬愕臎Q定,以后再也不開口了。你會怎樣?你開車時會遇到很多問題需要請教你丈夫,而他這時候不再給你意見了。這就是新問題。你以為你只是要一個在車?yán)锉3殖聊恼煞颍瑢?shí)際上你要的不是這個。

你要的是自己的判斷力,自己的力量,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聲音。這些東西在你丈夫建議你如何開車的時候走掉了,離開了它們,你覺得特別無助。簡單地說,你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不知道該怎么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