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武訓傳》的批判開啟了(4)

中國天機 作者:王蒙


……而這一切是為了未來,是為了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正因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太好了,我們甘愿為它們吃盡苦頭。

從此文藝尤其是文學界的斗爭不斷,用周揚的話說,文藝成了“階級斗爭的晴雨表”,成了這樣的晴雨表,它就永遠首當其沖,永遠成為階級斗爭的手柄,成為發(fā)動斗爭的最好的按鈕,我國的文藝事業(yè)也就再無寧日了。批丁陳,“反右”,拉出延安時期丁玲、艾青等的文章再批判——有人說那是炒回鍋肉,批《海瑞罷官》與《謝瑤環(huán)》,批文藝黑線,批《三上桃峰》,批黑畫,批無標題音樂,批《創(chuàng)業(yè)》……越批越亂越邪門,不知伊于胡底了。

這樣,我們就不得不試圖深入地探討一下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前蘇聯(lián)與中國共產黨和各國文藝知識分子的互動問題了。

我說的是文藝知識分子,包括作家、文藝學家、藝術學者、文藝批評家等。在我國,文藝的范圍比較廣,有些技巧性、天資性比較強的領域,其專家未必是知識分子,我不太可能說到他們。我說的主要是比較有其思維觀念特色的文藝專家們,其中主要是作家。

是的,自古以來,在我國,人們已經感到詩“窮而后工”的定理,韓愈更提出來“歡愉之辭難工,窮苦之音易好”。人們還總結了“不如意事常八九”的人生況味。作家詩人文學家,敏感、多情、個性凸顯,富有理想因而常失望,牢騷滿腹、不滿現(xiàn)實、富有批判性。這在舊社會,是激進的共產黨人最最歡迎的事。許多作家,尤其是現(xiàn)實主義的作家,揭露黑暗,同情下層,他們是天然的無產階級革命的盟友。在中國,不僅是魯迅與一批左翼作家,包括老舍的《駱駝祥子》、冰心的《去國》與《到青龍橋去》也都是在客觀上宣告了舊中國的死刑。

我有一個看法,就是語言比生活要純得多,愛情詩比任何男女的愛情和婚姻更迷人,愛情詩表達的是愛情中的詩情,而現(xiàn)實的愛情與婚姻無法避免的油鹽醬醋、錙銖分厘、口角逞強、你想吃餃子我想吃面,都從愛情詩里剔除了。明月、清輝、玉盤、冰輪等字眼,也比天上的月亮更不受朔望、晨昏、晴陰、風雨的影響。綱領與文件也比政治的現(xiàn)實純美高尚得多,更不要說政治抒情散文與政治抒情詩了。50年代,我讀文件常常讀得沉醉,讀文件我一直讀到《人民日報》上常常全文刊登的前蘇聯(lián)副外長、駐聯(lián)合國代表維辛斯基的喋喋不休的講話。在審判布哈林的時候,維辛斯基當過法官。耽于語言文字的人有更多的幻想和天真,也有時會有更多的牢騷,一定的。

文學,常常成為一個批判的因素、變革的因素、激勵乃至煽情的因素。如果你讀過雨果的回腸蕩氣的《悲慘世界》,你在熱淚滿面、愁腸百結的同時,會認定法蘭西這樣暗無天日的地獄,早該土崩瓦解、亡國滅種。你會不理解法蘭西為何至今存在得好好的。而如果你讀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白癡》,你可能瘋狂,你可能愿意揣上兩枚炸彈去赴死。看看所有舊俄的大作家的作品,托爾斯泰、屠格涅夫、契訶夫、陀斯妥耶夫斯基、奧斯特洛夫斯基、岡察洛夫、謝德林,包括普希金與萊蒙托夫,你不能不得出俄羅斯需要一場鐵與血的革命的結論。雖然除高爾基外,沒有哪個舊俄作家宣揚革命,陀氏更是堅決地反對暴力革命,并因此受到蘇維埃國家的冷遇??陀^上,19世紀的俄羅斯的文學高峰,從思想上情感上準備了1905年的革命,還有二月革命與十月革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