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耗時耗費跌宕起伏的漫長審判(2)

戰(zhàn)后日本的腐敗與治理——以震撼政壇的四大腐敗案為例 作者:冷葆青


8月17日,田中角榮按照法律規(guī)定拿出23億日元,將自己和秘書榎本敏夫都保釋出來。雖然面對媒體田中一言不發(fā),但他的“反擊”卻絕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么平靜。

首先,田中角榮致力于從政治上營造有利于自己的權力結構。離開看守所后,田中馬上投身于推翻三木武夫政權的斗爭。在他的運作下,曾指名三木武夫擔任首相的自民黨副總裁椎名悅三郎第一個跳出來指責"三木鬧得太過分了","損害了日本的聲譽",要求他就洛案事件向國民道歉,不再越權直指過問指揮案件的調查,完全交由司法機關獨立處理,立即整黨并辭職。面對黨內壓力的三木武夫借助報紙專欄等工具,在輿論聲援下進行反擊。椎名被指有試圖"掩蓋洛克希德案件"之嫌,不得不退回幕后。但三木武夫這種將黨內矛盾公開化的做法卻得罪了幾乎黨內所有較大的派閥,大平正芳、中曾根康弘等人都先后加入反三木聯(lián)盟,就連本來堅決反對田中角榮的福田赳夫也"冷眼旁觀",不愿與三木聯(lián)手,實際采取了配合反三木聯(lián)盟的立場。

(三木武夫)

盡管黨內反對聲不絕于耳,三木武夫卻拒絕辭職。為"絕地反擊",除繼續(xù)在報紙專欄撰寫文章號召建立"綠色干凈的政治",爭取輿論支持外,8月24日他聯(lián)合黨內6個小派閥的力量成立"舉黨體制確立協(xié)議會",宣布將致力于打破黨內派閥林立、各自為政的局面。9月,三木武夫對內閣進行改組,田中派僅一人入閣擔任相對不那么重要的科學技術廳長官,成為最大輸家。1976年12月5日,由于任期屆滿,眾議院迎來了一次議員改選,受洛克希德案影響的自民黨失去了8個議席。希望能夠與田中角榮"切割"的三木武夫的種種努力未獲選民認可,內外交困的他只得宣布為選舉失敗負責,辭去首相職務。福田赳夫繼任,成為自民黨總裁、日本第67任首相。

三木武夫辭職后,田中面臨的政治環(huán)境逐步得到了"改善"。如果說福田赳夫作為田中角榮的老對手與其多少還保持了一定"距離",依然較為積極地推進洛克希德案的偵查和審判的話,此后的連續(xù)四任日本首相都因與田中派政治勢力"聯(lián)姻"而對洛克希德案態(tài)度"曖昧":1976年大平正芳內閣被稱為"大角聯(lián)合政權",1979年大平正芳第二次組閣被稱為"田中角影內閣",1980年鈴木善幸內閣被稱為"直角內閣",1982年中曾根康弘第一次組閣被稱為"田中曾根內閣",這其中出現(xiàn)的"角"或"田"字,指的就是田中角榮。通過與其他勢力不如本派的派閥聯(lián)合,躲在幕后的田中角榮牢牢地掌控著連續(xù)幾任內閣法務大臣的人選——他們不是公開認為田中角榮無罪,就是嚴厲指責控方關鍵證人的言論"有違人倫",這些在后面具體描述控辯雙方交鋒時會談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