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廚房三(6)

趣味生活簡史 作者:布萊森


值得注意的是,維多利亞時代的人的胃口其實還是比較克制的。暴飲暴食的黃金時代,實際上是在18世紀(jì)。那是約翰牛時代,是有史以來哪個國家也沒有創(chuàng)造出過的面色最紅、吃得過多、隨時會得冠心病的形象,為的是給別的國家留下個好印象。在18世紀(jì)的最初10年里,英國歷史上兩位最胖的君主花了大量的精力來吃,這也許不是偶然的了。第一位是安妮女王,雖然安妮的肖像畫總是巧妙地讓她看上去稍微有點兒胖,就像佛蘭德斯畫家魯本斯筆下的一位胖乎乎的美女,但她實際上是個大塊頭——用她以前最好的朋友莫爾伯勒女公爵直言不諱的話來說,“特別臃腫,特別肥胖”。最后,安妮胖到那種程度,連上下樓梯都不行。在她溫莎堡的房間里,地板上不得不開個洞,裝一扇活板門。侍者用滑輪和絞車,把她從這扇門里下降到底下辦公的房間里,你見了這種情景一定會覺得很驚訝。她死了以后,埋葬時用的棺材“幾乎是正方形的”。更加有名的大胖子是攝政王——未來的喬治四世。據(jù)說,如果他的緊身褲放松一下,他的大腹可以垂到膝蓋。到了40歲,他的腰圍已經(jīng)超過4英尺。 

哪怕是比較苗條的人,食量通常也似乎難以置信的大,如果不是吃了肚皮不舒服的話。威靈頓公爵記錄過一頓早餐的內(nèi)容,包括“兩只鴿子和三塊牛排,四分之三瓶莫澤爾葡萄酒,一杯香檳酒,兩杯波爾圖葡萄酒和一杯白蘭地”——這還是他覺得身體有點兒不舒服的時候。悉尼·史密斯牧師雖然是一名教士,但也領(lǐng)會那個時代的精神,飯前飯后不愿意做禱告。“你長著一張貪吃的嘴,摻入宗教感情似乎不很恰當(dāng),”他解釋說,“用流著口水的嘴喃喃地贊美上帝,意圖是不明確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