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那個階層、那個時代的人一樣,佩皮斯在通常情況下喝咖啡,雖然咖啡在1660年仍是個新奇的東西。英國人大概知道咖啡已經(jīng)有幾十年時間,但主要把它看成是在國外遇到的一種古怪的黑色飲品。有個名叫喬治·桑茲的旅行者在1610年把咖啡令人生畏地描述成“色如煤煙,味道與煤煙大同小異”。咖啡這個詞的拼法也是多種多樣,別出心裁——其中有coava、cahve、cauphe、coffa和cafe——直到大約1650年,才最后定形為coffee。
咖啡在英國得到普及要歸功于一個名叫帕斯奎·羅西的人,他父母是西西里島人,有希臘的背景,為在土耳其士麥那(今天的伊茲密爾)的英國商人丹尼爾·愛德華茲當過仆人。羅西隨愛德華茲遷到英格蘭,為愛德華茲的客人上咖啡,這項服務(wù)證明很受歡迎。于是,1652年,他鼓起勇氣,在倫敦城圣邁克爾·康希爾墳場里的一間小屋開了個咖啡室——這是倫敦的第一家。羅西從有益健康的角度推廣咖啡,聲稱咖啡能治好或預防頭痛、“感冒不通氣”、腸胃氣脹、痛風、壞血病、流產(chǎn)、眼睛酸痛以及許多別的疾病。
羅西從自己的生意中獲利不少,但他作為首位咖啡商的統(tǒng)治地位并沒有持續(xù)很長時間。1656年之后的某個時候,他“由于某種輕罪”不得不離開英國。不幸的是,記載沒有說明他犯了什么輕罪。只是知道,他離開得很突然,從此再也沒有聽到他的消息,別人馬上接替了他的位置。到發(fā)生大火的時候,倫敦已經(jīng)有80多家咖啡館開業(yè),它們成為城市生活的一個核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