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餐廳三(4)

趣味生活簡史 作者:布萊森


對正餐時間產生具體影響的另一個因素是劇院的開場時間,在莎士比亞年代,演出2點鐘左右開始,這恰好避開了吃飯時間。不過,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像環(huán)球劇場這樣的露天劇場需要日光。演出移到室內以后,開場時間往往變得越來越晚,看戲的人覺得需要對自己的正餐時間作相應調整——雖然這么做有點不大愿意,甚至有怨言。最后,他們無法或不愿再進一步改變自己的個人習慣,時髦社會不再試圖趕到劇院去看第一場,而是開始喜歡派個仆人去為他們占位子,自己吃完正餐以后再去。一般說來,他們會到場,唧唧喳喳,帶著醉意,懶得集中注意力觀看后面的幾場。在大約一代人的時間里,劇團在演一部戲的上半場時,劇場里坐滿了打瞌睡的仆人,他們對節(jié)目不感興趣;到了下半場,下面才坐著一大群舉止粗魯?shù)木乒?,他們對劇情發(fā)展也是一無所知。

到19世紀50年代,在維多利亞女王的影響之下,正餐終于變成了晚餐。由于早餐和正餐之間相隔的時間延長,有必要在一天的中間設立一頓量比較小的飯。于是挪用了luncheon這個詞。Luncheon原來指一塊或一部分(如一塊干酪)。在英語里,第一次記載那個意義是在1580年。1755年,塞繆爾·約翰遜仍把這個詞解釋為一定數(shù)量的食物——“一只手能握住的那么多食物”。只是在接下來的那個世紀里,它才漸漸開始指中餐,至少在時髦的圈子里是那樣。

一個重要的變化是,過去人們的大部分卡路里都是在早餐時間和中午攝入的,晚餐時間只是補充少量食物,然而現(xiàn)在,那樣的攝入方法幾乎完全顛倒了過來。我們的絕大部分——遺憾的是,這個詞在這里用得很恰當——卡路里,大多數(shù)人是在晚間攝入的,并且?guī)е洗病_@種做法對我們毫無好處。結果證明,拉斯金老夫婦的話是對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