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和諧——寂靜的基礎(chǔ)(11)

    探索與洞察 作者:【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莫:但是,毫無疑問,難道沒有一種行動發(fā)生嗎?

    克:先生,行動已經(jīng)發(fā)生了,當(dāng)你和某個(gè)事物共處時(shí),行動就發(fā)生了,我并不一定要去做什么事情。完整的行動已經(jīng)發(fā)生了,它就是那種悲傷的終結(jié)。

    桑:當(dāng)那個(gè)乞丐就站在我們面前時(shí),我們又怎么能找到安寧呢?是不是因?yàn)檫@個(gè)乞丐充滿了悲傷,于是我們也感到了悲傷呢?因?yàn)槲覀儾]有為這個(gè)乞丐做任何事。

    克:安寧就是悲傷的終結(jié)。

    莫:安寧難道不就是接受悲傷嗎?

    克:不是。那樣的話,它和崇拜悲傷就沒什么兩樣了。

    莫:不,不是這樣的。

    克:毫無疑問是這樣的。

    莫:如果你接受了悲傷……

    克:崇拜悲傷也是一種接受悲傷的方式。

    莫:你沒有理由在這里引入“崇拜”這個(gè)詞。接受并不是崇拜。

    克:不是這樣的。為什么我要接受它?

    莫:那就像我接受了我殘廢的孩子,但我并不崇拜他。

    克:不,為什么我要接受它?就是這樣。

    莫:因?yàn)槲液捅瘋钤谝黄?我們必須生活在一起。

    克:接受暗示著有一個(gè)接受者。

    莫:任何事情都暗含著一個(gè)操作者,任何事情。

    桑:假設(shè)我們不是充滿悲傷,而是充滿暴力。我們拿“暴力”來替換掉“悲傷”。

    克:那就和暴力共處。

    桑:那難道不會產(chǎn)生破壞嗎?

    克:不會。破壞意味著你正在逃離事實(shí)。當(dāng)你暴力時(shí),完全地與之共處,也就是說,施加暴力就是一種對暴力的逃離。你明白嗎?因?yàn)槟阋呀?jīng)離開了暴力。而壓抑暴力也是一種逃離,試圖戰(zhàn)勝暴力同樣還是逃離。

    桑:所以完全地暴力就意味著精神上、身體上,每一處都是暴力的。

    克:不是。確實(shí)存在一種暴力的狀態(tài)——你知道那種狀態(tài),但你并不是一定要變成那樣。

    拉:可以這樣來區(qū)分:不要變得暴力,而是與暴力共處。

    克:是的。與之共存,與之共處,而不是要變得暴力。毫無疑問我們就是暴力的,所以你就不必刻意與暴力共處了。(笑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