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給予之心,跟誰結(jié)婚都不會后悔
很多人常常在想,如果能將結(jié)婚之初那種相愛之心持續(xù)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該有多好??!
在婚禮上,當主婚人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無論經(jīng)歷什么苦難,都要相互珍惜,相互愛護,互相扶持,直到終老,你愿意嗎”時,兩個人都會堅定地說:“我愿意。”
然而真正結(jié)婚之后,別說三年,不到三個月,甚至不過三天,就會互相抱怨,“真受不了我老公”、“真受不了我老婆”。
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急切盼望結(jié)婚的人很快就后悔了:“唉,真不該結(jié)婚。早知道這樣,還不如不結(jié)呢。”既然如此,完全可以分手。然而在婚禮上,自己畢竟當著那么多人的面做出了承諾,怎么能不兌現(xiàn)?于是,只好拖拖拉拉地混日子,后來有了孩子,又因為孩子而無法分手。這樣過得久了,妻子對丈夫、丈夫?qū)ζ拮泳蜁f:“哎喲,冤家。”
結(jié)婚后因為丈夫(妻子)而痛苦,隨著年齡的增長,好不容易輕松了,卻又要操心孩子。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父母必然要面對種種艱辛,到死都要為子女所累。這就是人生。
結(jié)婚的時候開心得仿佛得到了整個世界,時間長了卻又開始羨慕“獨自生活的僧人”。既然羨慕僧人,那從開始就做僧人好了,為什么要結(jié)婚之后再去羨慕僧人呢?
人生在痛苦中兜兜轉(zhuǎn)轉(zhuǎn),自然有其個中原因。
不妨想想,結(jié)婚時男女雙方各自懷著怎樣的心理呢?結(jié)婚的時候兩個人理應(yīng)是相互愛慕的。應(yīng)該都見過不少的異性,也有過交往,男人對女人、女人對男人都會評頭論足。選擇結(jié)婚對象時的基本心理就是要占便宜,對吧?這個人有多少錢,學歷怎么樣,地位如何,性格怎么樣,健康情況如何,斤斤計較,千挑萬選,沒有絲毫吃虧的念頭。
妻子想占丈夫的便宜,丈夫想占妻子的便宜,這樣的心理必定成為爭吵的導火索。妻子付出三成,卻想從丈夫那里獲得七成的利益。丈夫只付出三成,也想得到七成的利益。
如果說,兩個人共同生活,都想從對方那里獲得七成的利益,事實上卻只得到三成,這時他們會怎么想?十有八九會覺得“我真不該結(jié)婚”、“我上當了”或者“我吃虧了”。
試想,如果沒有占便宜的心理會怎么樣呢?這種心理減少了婚姻生活又會如何?如果你每天想的是下面這些:“我要幫助他,讓他過得更好”、“她的身體不太好,我要照顧她一輩子”、“這個人經(jīng)濟情況不太好,我要在背后支持他”、“唉,她脾氣急躁,我要擁抱她,讓她感到舒心”,這時,估計就不會找茬和對方吵架了吧?
所以說,如果心里懷著奉獻和給予的想法,那么隨便跟什么人結(jié)婚都不會有問題。相反,如果懷著占便宜的心理選擇配偶,即使精挑細選,最后也會為自己選錯了人而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