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拉自稱有“四分之一華人血統(tǒng)”并非虛言。幾年前,英拉的哥哥他信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說到自己既是客家人也是潮汕人,中文名叫丘達新,能說一點中文。由于他信的祖輩離開廣東時豐順仍屬潮州管轄,所以他亦稱祖籍潮州。
英拉的曾祖父丘春盛(另一種說法是邱順盛)是廣東豐順縣移民,清朝末年前往泰國謀生,與當?shù)嘏映苫楹笊滤诺淖娓盖鸢⒉?。丘阿昌后移居清邁,被政府聘為稅務官,后開始經(jīng)營泰絲生意,成為當?shù)馗簧蹋又_始步入政界,當過兩任國會議員,他在1939年投考軍官學校時,按需要改用泰姓“西那瓦”,丘姓從此不被他信家族使用。英拉的父親曾兩任國會議員,后棄政從商,在清邁開辦電影院、咖啡店、加油站、車行等。英拉的母親叫黃金里(又譯黃金壘),祖籍廣東梅縣松口梅教村。2005年7月,時任總理的他信訪華時,特地去梅州梅教村看了母親居住的村鎮(zhèn)。他說:“在二戰(zhàn)期間,我母親回到故鄉(xiāng)廣東梅州,在那里住了兩年,后移居香港度過兩年,10歲時回到泰國。她會說流利的客家話、普通話和廣東話。”
英拉1967年6月21日在泰國北部的清邁出生,在兄弟姐妹九人中排行老幺,比兄長他信小近18歲。在競選活動中,英拉面對熱情的人群經(jīng)常這樣介紹自己:“讓我介紹一下自己,我是他信最小的妹妹。”英拉在清邁長大,求學于當?shù)乇容^有名的女子中學。當時,西那瓦家族在清邁經(jīng)營多家商鋪,包括一座電影院。英拉年輕時就很勤奮,曾經(jīng)幫父母銷售電影票。泰國媒體刊登過她早年一張照片——化妝、穿旅行服裝,留著辮子。“每個人都記得她,因為她是漂亮姑娘。”一名高中教師接受英拉侄子創(chuàng)辦的有線電視新聞頻道采訪時說。
她畢業(yè)于清邁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系,后到美國肯塔基州立大學留學,獲得公共管理碩士(MPA)學位,不過學成回國后并沒有從政,而是在西那瓦家族企業(yè)中工作,最初在出版電話名錄的公司充任銷售員,然后在其他家族企業(yè)中逐漸升職, 一直做到AIS電信公司總裁。2002年,AIS電信公司的母公司出售了大部分股權給新加坡的淡馬錫控股集團,她轉(zhuǎn)而到家族的房地產(chǎn)企業(yè)SC資產(chǎn)公司擔任執(zhí)行總裁。媒體報道稱,英拉曾被泰國證監(jiān)會調(diào)查,因她在出售AIS之前套現(xiàn)了部分股份,最后無果而終。
到2011年5月之前,英拉一直埋頭商業(yè),無心政治。不過,所謂福兮禍所伏。2006年英拉的哥哥他信被軍事政變趕下臺,泰愛泰黨和人民力量黨先后被令解散,111名執(zhí)行委員被禁止5年內(nèi)參政,他信家族幾乎“全軍覆沒”。正是因為從未過問政治,英拉才幸免于這個禁令,成為西那瓦家族快速東山再起的“火種”,也是由泰愛泰黨重組而成的為泰黨力圖翻盤的重要棋子。
為泰黨成立時,一些骨干就開始邀請英拉當黨的領導人,但被英拉婉拒,稱自己“不想成為總理,只想集中精力從商。”維基解密透露的美國外交密函稱,2009年9月時,他信的一名“親密盟友”告訴時任美國駐泰國大使埃里克·約翰說,他不能想象英拉會在為泰黨內(nèi)發(fā)揮重大作用,原因是“他信并不急著提升她在黨內(nèi)的地位,而是更集中地保持自己在政治上的主導作用。”在同年11月25日的一封外交密函中,這位大使稱與英拉會面,英拉表達了對為泰黨“運作、戰(zhàn)略和目標”的充分信心。密函引用英拉的話說:“有的人可以后來居上掌控為泰黨并成為下屆總理。”這已經(jīng)暗示了英拉要“出山”。
2010年,為泰黨主席榮育·威猜迪提出辭職意向。隨著提前大選的宣布,為泰黨內(nèi)領導權之爭更加激烈,2011年1月,英拉公開表態(tài)仍無心領導為泰黨,重申集中精力從商。不過,為泰黨內(nèi)一些“大佬”依然力挺英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