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走了十里路時,老馬突然轉(zhuǎn)過方向,另走一條路,奘師拉它不住,經(jīng)過數(shù)里,忽然看見了青草數(shù)畝,那馬像發(fā)狂一樣,撒蹄狂奔,趕到草地上,忙不迭地一口一口吃草。離開草地不過十來步,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水池,水泉甘冽,澄清如鏡。奘師喜出望外,下去就飲。正是天無絕人之路,人馬俱得更生。仔細看看水草,青翠鮮嫩,一定是菩薩悲愍群生神通變化所成。
奘師在草原上安靜舒適地休息了一天,而后把皮囊裝滿水,再割一些青草,作為繼續(xù)前進的行資。經(jīng)過兩天,終于走出大沙漠,抵達伊吾國境(新疆哈密)。
奘師進了伊吾城門,打聽到一所寺院,便到這寺里投宿。寺里有漢僧三人,其中有一位老和尚,一聽說奘師來到,高興地來不及穿袍結(jié)帶,光著腳出來迎接,一見面就抱著奘師痛哭起來,哽咽了半天,說不出話來,最后好不容易掙出一句話來道:“想不到今天,我還能夠再看見故鄉(xiāng)來的人!”奘師也因剛剛歷盡艱辛脫險,自然是無限傷感,不禁相對哭泣。
奘師西來求法的消息,是早在涼州就已傳遍西域各國了。所以他一到伊吾,玉佛寺就熱鬧起來了,各方道俗爭相參禮邀供,連伊吾王都親自前往拜見,并迎請奘師入宮受供。
這時,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國王麹文泰,因早聽說法師西行的消息,已派了使者,先在伊吾探訪。這天,高昌使者正欲返國,恰巧遇上了法師,立刻飛馬回報國王。國王聽說后,馬上派遣使者通知伊吾王,請奘師前來;另外挑選了上等馬幾十匹,派遣重臣親自前往迎接法師。
奘師在伊吾停留了十多天,高昌國王的專使便到了。專使見了法師,便把國王殷勤禮請的意思告訴奘師。本來在奘師的行程計劃里,打算從可汗浮圖經(jīng)過,直接向西北前進,并沒有經(jīng)過高昌國。但是現(xiàn)在高昌王這樣誠懇的邀請,在盛情難卻之下,只好改變行程,經(jīng)由南磧進入高昌。前有高昌國的專使帶路,后有伊吾國的人馬送行,一路浩浩蕩蕩,經(jīng)過六天,來到高昌邊界的白力城(今新疆吐魯番)。這時已是黃昏,奘師本想在城里休息一晚,但迎請的大臣和專使卻懇求說:“這里離王城不遠,大王渴望見您心切,恨不得馬上就能拜見您,還請慈悲垂允,換馬前進。”奘師不忍拒絕,就放棄休息,連夜趕路,于三更時分來到王城。
高昌王一聽到奘師已到,下令大開城門,迎接奘師進城。奘師進了城門,只見高昌王城燈燭輝煌,照耀得就像白天一樣。侍從及宮女簇擁國王及王妃分成兩列,前后執(zhí)燭迎接。高昌王恭敬地扶奘師下馬,坐上華貴精致的轎子,在美妙的音樂聲中,進入皇宮后院的重閣,在寶帳中升座,接受高昌王及文武百官的頂禮,其被禮遇的程度,超過了任何國賓。高昌王自稱弟子,虔敬地說:“弟子自從聽到奘師的尊名,就高興得廢寢忘食,日夜期待與您相見。又得知奘師今晚可以到達,所以特地與后妃等人通宵未睡,在此焚香讀經(jīng),恭候法駕。”高昌王這種恭敬虔誠的態(tài)度,讓奘師深受感動。不久,王妃與數(shù)十侍女,又一一前來禮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