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引玲突然回到路井,一見西玲家正在蓋房,便急忙干起活來,又是幫著做飯,又是供匠人,把路途的勞累全忘掉了。原來韓城礦務局有一名職工,為了享受豐厚的優(yōu)待照顧,報他曾是全國級的勞動模范,但卻沒有充分可靠的證據(jù)。為了找到可靠的證明,礦務局便安排穆海全和王俊杰兩個共產黨員,前往這名職工的原工作單位——東北的哈爾濱去外調。俊杰一看,雖然天寒路遠,但卻路過首都北京,能順路參觀游覽,是個難得的好機會。他自己從前曾去過一次北京,這次可以讓引玲去上一回,開開眼界。因為引玲也是共產黨員。他的建議得到領導和海全的同意。引玲兩人于3月底動身,4月4日到了哈爾濱,找到了原單位。了解到這位職工確實參加過全國在北京召開的勞模會,也受到過中央領導的接見,但只是省級勞模而不是國家級勞模。拿著原單位的證明信,引玲和海全開始返回。4月7日兩人到北京后,拿的路費卻沒有了,趕忙給礦務局發(fā)電報。4月13日才收到匯來的路費。在北京等待匯款的時間里,兩人趁空去了天安門廣場,在天安門前還照了像,作為留念。又坐了地鐵,游覽了故宮、動物園、軍事博物館、北海公園、景山公園等一些著名景點。真是難得的好機會。她在路井也不敢久留,4月18日早上搭汽車去了韓城。
5月22日至23日,趙師來給西玲家做木工活。不幾天,夏收到了,這是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后的第一個夏收。今年小麥大豐收,畝產四五百斤的戶很普遍。夏收期間雖是陰雨連綿,但拖拉機、手扶、脫粒機充分發(fā)揮了作用。社員們搶收搶碾,連收帶碾,短短的10天時間,便地凈場光了,沒有一點出芽麥。如果像往年生產隊那種碾法,再10天也不得畢(方言,結束),一定要分些出芽麥。有人說:“收麥不收秋,收秋不收麥,每年只能豐收一料?!毙←溫S收了,秋田怎么樣?到地里一看,不但棉花、紅薯長得好,而且谷子、糜子、黑豆、綠豆、小豆的長勢是歷史上所沒有的。真是政策對了頭,樣樣都豐收。
7月18日,趙師正給西玲家安門,永祿接到萬勝從上海的來信。信中說,聽到他豐勝哥要結婚的消息,也沒什么可送,便花了幾十元錢買了一條毛巾被寄給蘭州。菊蘭聽了說:“我萬子真有心!”永祿說:“是啊!豐勝要結婚了,他的媳婦舍應該趕緊收拾了!”
其實,在西玲家的五間廈房蓋成之后,永祿就經(jīng)常和菊蘭商量這件事。老屋和東院共10間廈子,4個兒子一人兩間半。干脆讓勝天和豐勝就住在老屋里,把第二個舍給豐勝做成媳婦舍,東院五間將來好讓萬勝和爭勝來住,那老兩口就住在門房里吧!但這門房是永祿4歲時候父親潤科蓋下的,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50年了。而西邊那個大擔子,在蓋成的第二年,就裂縫了,立即支了根柱子,又怕不安全,便用胡基做了個隔間墻,六十年代盤了個炕。為了騰出老屋第二個舍,永祿叫順安把門房里的炕洞改修成爐子炕,并準備改換門房的房門。
門房的房門比較窄,門框卻有一尺寬,是用薄板擋的,四邊透風。且門檻是死的,不能卸下來。老人、小孩著忙了跨不過去,架子車更是拉不進去,造成好多的不方便。頂窗也破爛不堪,遮不住風雨。8月初叫來木匠趙新興師傅和徒弟宗其,讓他們先把門框縮窄,使門扇安上以后和門框嚴窩不透風雨;并把頂窗的大小和門框做齊,也不透風了。另外把門檻做成能搭能卸的活動門檻,讓架子車也能拉進去。8月9日木工活做完,正式安門。沒有叫泥水匠,由永祿和勝天用磚和胡基將門邊泥好,一下子嚴實了方便了,既不透風又能直接將架子車拉進去,真讓人高興!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