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十一 列金榜江暉領先 三進京豐勝鉆…

農(nóng)民家史 作者:侯永祿


1989年10月14日,豐勝離開蘭州去北京參加第六屆世界醫(yī)藥信息學處理大會。這是他第三次赴京了。10月16日5點到達北京的國誼飯店,即原來的國務院第一招待所。辦理了報到和住宿手續(xù)。16日15點,大會在北京圖書館開幕,有31個國家750余人參加。18點30分,在北京飯店舉行了歡迎招待會,吃的西餐,每人的標準是20美元。招待會后是文藝演出,由中央民族樂團演出了音樂、舞蹈和雜技表演。會議開了5天。會議上用英語交流論文。豐勝10月21日離京,22日到西安熱工研究所爭勝那里,23日回到老家。正是:

提升講師不自滿,夜以繼日苦加班。書山學海無止境,計算機前自巍然。

為了科研出成果,廢寢忘食苦鉆研。不為金錢和名利,只為人類多貢獻。

引玲是20日回到路井的,見到李萍的來信說:“豐勝去北京開會后,要回家里?!边@天去汽車站接了兩次才接到。晚上父子母女們有說不完的話:豐勝的一篇論文,在教師節(jié)那天被評為二等獎,獎了現(xiàn)金300元。李萍參加的甘肅省委黨校函授班還組織去劉家峽參觀學習。萬勝也搬了家,住在了延大操場邊二排的7號窯洞里;小麗、碧蘭都身懷有孕。江暉在陜西工學院擔任了英語科代表,在智力競賽中獲得了第五名……一直談到夜深。

第二天早飯后,豐勝和他姐引玲一同去了韓城,見了他王哥俊杰、他哥勝天、他嫂子秀春和江濤、亮亮、晶晶。25日下午回到路井老家。26日早上,豐勝和父親還往靳家靈地里拉了兩回糞。天下起了雨,父子倆又下起了棋。29日早早吃了飯,永祿送豐勝上了汽車去了蘭州。

這天正是農(nóng)歷的十月初一,是傳統(tǒng)的寒衣節(jié)。送走豐勝,菊蘭讓永祿騎上自行車捎上她,到西莊子公墳里趙媽的墳前去燒她自己親手糊的寒衣。下午,西明村郭麥蓮的兒子梁九中在路井鎮(zhèn)中學上學,要求在永祿家東院里住宿。永祿和菊蘭見是自己的親戚,便給打掃收拾干凈,讓住在第二個舍里。

11月1日永祿以黨風監(jiān)督員的身份參加了路井鎮(zhèn)的“三干會”。會上,副鎮(zhèn)長范繼省傳達了縣委書記王京書的總結報告,鎮(zhèn)長閻懷玉安排部署了今冬明春的工作。第二天,鎮(zhèn)黨委書記寧百川書記做了總結報告。會議期間,早飯、午飯都是在街上食堂吃的。

11月6日萬勝來信說,請父母春節(jié)后來延安。菊蘭趕緊收拾了被褥和襖褲,從郵局寄往延安。過了幾天又收到引玲、勝天、豐勝的來信,信里說:江暉在大學當上了班長,秀春被評為模范班主任,侯亮考了第一名。豐勝研制的《層次分析法處理程序》獲蘭州軍區(qū)1989年度優(yōu)秀軟件四等獎,得獎金100元。侯煒在學校幼兒園舉行的歌詠、兒歌朗誦演出會上得了一朵大紅花和一盒12色的彩筆。真讓人高興。

聽說江暉當了班長,又勾起老兩口的一個心事:江暉是個大小伙,學校每月的糧食標準恐怕不夠吃吧,便想給娃補貼點糧票。七十年代初永祿擔任大隊干部時,經(jīng)常開會,要向大會交糧票及伙食費。但糧票哪里來?必須把小麥賣給糧站,換回糧票。生產(chǎn)隊每人只分二三百斤小麥,怎舍得換!他便用紅薯干去換。永祿曾提上一籠紅薯干去糧站換糧票,卻過不了驗糧關。那時有個叫張銀成的人驗收,永祿去了三四次他總說不干。永祿說在鍋內用火烤了還不行嗎?他說更不行。真叫人沒辦法!后來借縣糧食局侯恒德的面子,才換了幾次。但到1984年冬,物價改革之前,風傳糧食過了關,糧票和布證一樣都要作廢了,永祿便把現(xiàn)存的一點糧票,托新錄找熟人買成面粉。真夠折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