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叔本華和尼采

與思想家交談 作者:寒哲 著 胡亞非


叔本華和尼采

叔本華很重要,因為是他第一個觸及了無神論和無意識的問題,并為現代最富有創(chuàng)造力、最深刻的思想家尼采和弗洛伊德開辟了道路。18世紀初,當叔本華還年輕時,黑格爾是德國哲學不可一世的最高權威。黑格爾認為,他已達到了哲學智慧的頂峰。但是,就在黑格爾講課的大廳里,就在他討論哲學如何發(fā)展到其最后階段的地方,坐著一位年輕的哲學家,他就是叔本華。也就是這位年輕的叔本華發(fā)現了一個黑格爾從未想見的哲學新大陸。叔本華為尼采和弗洛伊德開辟了道路,而黑格爾對尼采和弗洛伊德毫無影響。

黑格爾的形而上學和邏輯學使他名聲大振,但他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其社會是一個有機整體的理論。這一理論影響了20世紀探討歷史哲學的人。黑格爾全力以赴地研究歷史,叔本華則對歷史很少關注。正如黑格爾忽略無神論和無意識,叔本華忽略歷史。他把歷史看作一連串偶然發(fā)生的、缺少哲學意義的事件。他認為,黑格爾對歷史的關注是對真正的哲學的離經叛道。

哲學家一般都認為,是自己發(fā)現了全部真理(他的追隨者也都這樣認為)。然而,一個哲學家所能發(fā)現的僅僅是部分真理。哲學家的重要性往往被他的同代人所誤解,也往往被他自己所誤解。哲學家的重要性一般在人們回顧歷史的時候顯示出來,也就是說,哲學家的重要性一般在于他對后來思想家的影響。

尼采在二十幾歲時很崇拜叔本華,但他在三十多歲時寫了《人性的,太人性的》,并在對許多問題的看法上跟叔本華截然不同。比方說,叔本華反對決斗,尼采贊成決斗;叔本華贊成學外語,尼采反對學外語;叔本華認為噪音分散人的精力,尼采認為噪音自有其妙處。尼采與叔本華分庭抗禮是為了把自己從叔本華的影響下解脫出來,以成為有個人特色、與叔本華平起平坐的哲學家。

自從尼采把自己從叔本華的影響下解脫出來后,他就不再覺得有必要跟叔本華相爭了。然而,他后來也的確攻擊過叔本華,說他有意制造冗長繁瑣的形而上的論點,并以此為自己的倫理觀和世界觀辯護。同樣,他也攻擊過康德,說康德也有意制造冗長繁瑣的形而上的論點,并以此為自己的上帝之說和基督徒倫理觀辯護。

尼采認為,冗長繁瑣的形而上的論點多不是用來闡述真理,而只是用來為哲學家的個人見解辯護。在尼采看來,一個哲學家的個人見解是該哲學家的本能或直覺的表現。尼采對叔本華和康德的批評不在于他們有意制造迷惑人的形而上的論點,而在于他們有意以冗長繁瑣的形而上的論點掩飾自己頹廢的個人見解及頹廢的本能與沖動。尼采選擇了以短文的形式撰寫哲學著作。他擯棄了德國哲學形而上學式論述的傳統(tǒng),采用了法國哲學短文體的寫作傳統(tǒng)。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