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胡適與另兩只“徽駱駝”(1)

百年風(fēng)度 作者:張昌華


耿云志先生的《想起蘇梅的故事——從唐德剛先生的一封信說起》(《萬象》雜志2001年第五期,遼寧教育出版社),讀后頗覺有趣,對文中所引唐德剛1998年9月14日致耿先生的信所感亦多。歷來私人的函札最具隱秘性。若信中論及第三者,特別是話不投機(jī)的第三者,所流露的情感往往最為真實(shí)。唐氏的這封信對蘇雪林的為人為文之不滿溢于字里行間,但很“藝術(shù)”。諸如他一面尊稱蘇雪林為“蘇阿姨”,一面又調(diào)侃“蘇梅(雪林)因法文太魯,名為留學(xué),實(shí)系觀光游客也”,“自視為才女,而又婚姻不如意,所以一生崇拜胡適老師至發(fā)狂的程度,亦可悲可憫也”,盡管蘇家中“四壁空空,無一張字畫,卻懸胡適玉照一幀,見單相思之苦也”,云云。以致蘇雪林“在臺灣以專書罵我”,當(dāng)有人勸他作文以辯駁甚而控其誹謗時,唐德剛不為。唐認(rèn)為她“是個精神病者”,“對這位過時的三十年代的老女作家搖筆蘸墨,不忍為,亦不屑為也”。誠如耿云志先生所言,唐德剛的這封信“一如他作文的風(fēng)格,亦論亦諷,莊諧雜出”。無獨(dú)有偶。筆者手中恰也存有1996年6月19日蘇雪林一函,論及唐德剛的為人為文。她“口無遮攔”,手法直白。

1995年,我所供職的出版社推出一套“名人自傳叢書”,我想請?zhí)K雪林加盟,在寫約稿信時我附寄本社已出的《胡適自傳》和《老舍自傳》供蘇先生參考。蘇雪林讀后回一長函,由《胡適自傳》談及唐德剛,以至魯迅。原信太長,三千余字,現(xiàn)摘相關(guān)片斷于下:

先生寄來胡適和老舍自傳二本,前一種取材于胡適的《四十自述》,至赴美留學(xué)便腰斬了,接上唐德剛的口述自傳。那唐氏的口述自傳由臺灣傳記文學(xué)社出版,我也看過,好像與這一本有些不同。大陸“淪陷”,政府播遷來臺,胡氏尚淹留美國,以教書演講為業(yè),美國人托他兼圖書館中文部主任,胡介紹唐德剛為一職員。美國人想有一種名人口述自傳,胡為唐氏增加收入計(jì),不惜每日至館,以英文口述其自傳,由唐用機(jī)器錄音,再加整理成書,成了一部胡適的口述自傳了。但唐雖謬托為胡之門下,為再傳弟子。胡太太江冬秀對唐尤為欣賞,稱他為胡適最好的學(xué)生,每炒一樣徽州菜,必請他來嘗。其實(shí)唐對胡一點(diǎn)不佩服,只想毀謗胡,糟蹋胡,以便他自己出頭。第一件事便說胡入哥倫比亞研究院二年得博士學(xué)位是不實(shí)在的。他在哥大二年終日以交女朋友寫情書為事,哪有工夫?qū)懖┦空撐?,結(jié)果博士沒有通過,所謂“摸魚摸蝦,誤了莊稼”,他回國以博士騙人,可謂無恥。此論一出,臺港嘩然。香港報(bào)紙甚至刊出頭條新聞,謂胡適不但哥大第一個博士是假的,即他后來所得三十幾個贈送博士或以金錢收購,或以非法手段取得,也是靠不住的。時胡適已死,死人當(dāng)然不能為自己辯護(hù)。我一生崇敬胡博士,為之大憤,寫信與胡老友王世杰,請他出面澄清這個問題。王雖然答應(yīng)調(diào)查,究竟自己老病侵尋不愿多事。我又寫信給胡另一老友,也無結(jié)果。胡之門生故吏,遍布臺灣,個個寒蟬歿馬,一聲不響,這是那個文壇暴主魯迅盤踞那把金交椅,叱咤風(fēng)云,作威作福,諛我者生,逆我者死,養(yǎng)成所有文人一點(diǎn)正義感是非心都沒有,惟知以“明哲保身”為事的緣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