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必要的醫(yī)療處理后,三名“綁匪”被帶進了公安局辦案中心。
經(jīng)審訊,四人共同受雇于一名叫陳平的貸款公司老板,專門負責“要賬”。
陳平在本地有些名氣,“兩勞”人員出身,出獄后從事放貸多年。雖然被相關(guān)部門打擊過多次,但依舊活躍于地下貸款行業(yè)。找他貸款的,既有“趕本”的賭徒,也有大大小小急等用錢的小老板。陳平經(jīng)驗豐富,善于規(guī)避各類風險。他的“借款”利息并不比銀行同期的利率高出多少,但名目繁多的“手續(xù)費”“保證金”數(shù)額卻極為驚人。
小秋的父親成大海在市郊開了一家塑料制品廠。半年前,因資金臨時周轉(zhuǎn)困難,向陳平借款40萬元,約期三個月償還。成大海用一輛30多萬元的新奧迪車作價15萬元抵押,加上在本市有實業(yè),陳平同意借錢,但扣除“頭期利息”“手續(xù)費”“保證金”等后,成大海實際得款僅32萬元左右。
雖然明擺著是個“坑”,但其他途徑確實一下籌不到這么多錢,成大海咬咬牙,還是簽了字。
成大海本來打算著自己在外還有60多萬元的貨款沒收回,三個月內(nèi)收回貨款后足以償還這40萬元借款,沒想到天有不測風云,眼見三個月期滿,欠自己貨款的人先是表示無錢可還,隨后便人間蒸發(fā),成大海這下慌了神。
先是把奧迪車以抵押價轉(zhuǎn)給了陳平,成大海仍欠款20多萬元。隨后,剩余的借款加上逾期后按天計算的“滯納金”“違約利息”,數(shù)額越來越大,成大海發(fā)現(xiàn)自己陷入了陳平的圈套。
陸陸續(xù)續(xù)又還了一部分錢之后,成大海一時再也拿不出錢來償還越滾越多的借款。陳平便開始派人收賬,逼迫成大海還錢。
有時是廠子玻璃被砸,有時是送花圈,有時是家中大門上被紅色的油漆寫上“欠債還錢”。后來,收賬的“小弟”開始頻繁進入成大海家,與他同吃同住。
12月初,眼看成大海借款的各種“復利”“違約金”“罰息”“車馬費”加在一起,竟然滾到了60萬元,陳平交代收賬的,年底前務(wù)必把賬要回來,不然就想辦法把成大海的塑料制品廠搞過來。
成大海的廠子前后投入100多萬元,堅決不同意轉(zhuǎn)讓,陳平便指示收賬的三番五次去騷擾成大海,成大海無奈,只好停了工,暫時躲了出去。
小弟們四處找不到成大海,眼看年底將至,擔心拿不到陳平的“年終獎”,便加大了催討的頻率。22日中午,一伙人來到成大海家,依舊尋不到成大海的蹤跡,見女兒小秋一人在家,便連蒙帶騙地拉著小秋“回公司”,逼成大海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