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本朝及佛法
第一篇
圣德太子在日本傳播佛教
古時,日本有位圣人叫作圣德太子。他原是用明天皇之子,母親是穴太部真人[1]的女兒。太子出生以前,用明天皇還只是一位親王。這一天,太子的母親忽然得了一夢,看見一個金面和尚來對她說:“我有救世誓愿,想暫借夫人腹中投胎!”太子的母親問道:“你是何人?”和尚回答說:“我乃是救世菩薩,家住西方?!碧拥哪赣H聞言便道:“我腹中污穢不凈,大師為何要來投胎?”這時,只聽和尚說了句“我不嫌棄”,便躍身跳進她的口中。太子的母親夢醒后,只覺有件東西噎住了她的喉嚨,從此便身懷有孕。
后來,用明天皇的兄長敏達天皇即了位,這年正月初一,太子的母親正在宮中散步閑游,剛剛走到馬廄門口便生下了這位太子。當宮女把太子抱進寢殿時,忽然閃出一道金光,照得滿殿通明,太子的身上同時也放出了一種異香。太子降生后,剛滿四個月,就能像大人般地談吐自如。轉(zhuǎn)過年的二月十五日,一清早,就見他面向東方合掌朝拜,口里還念誦著南無阿彌陀佛。
太子六歲時,有位僧人從百濟國[2]攜來了經(jīng)論[3],天皇見太子奏請準予閱覽,不禁大驚,當即追問他為何要閱覽經(jīng)論。太子回奏道:“我從前曾在中國南岳[4]修道多年,今世轉(zhuǎn)生至此,所以還想閱覽佛經(jīng)?!碧旎事勓渣c首應(yīng)允。太子焚香已畢,打開經(jīng)論,讀罷奏道:“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和三十這六天,叫作六齋日,是梵天[5]帝釋[6]視察閻浮提[7]觀政的日子,全國應(yīng)該一律禁止殺生?!碧旎事犃T,立即準奏,于是傳旨命全國每逢齋日一律要禁止殺生。
在太子八歲這年的冬天,從新羅國[8]傳來了佛像。太子見佛像后奏道:“這就是西方圣人釋迦如來之像?!焙髞恚瑥陌贊鷩謥砹艘晃幻腥樟_的僧人,這人的身體放射白光。太子穿上一件襤褸的衣裳,混在侍童們中間,同往難波的館舍去看望日羅僧。太子見日羅僧指著自己,露出驚異神情,便匆匆忙忙想要脫身而去。正在這時,日羅僧卻向太子屈膝跪倒,合掌念道:“××××[9]頂禮救世觀世音,傳燈東方粟散王!”念到這里,日羅僧的身上突然放射白光,當時,從太子眉宇之間也放出來一道和太陽般的光芒。
又有一次,從百濟國傳來了彌勒石像,當時,大臣蘇我馬子宿禰迎接了這位護送石像的來使,并在自己府宅東修建了一座寺院供奉石像。當蘇我大臣正想修建佛塔時,太子說道:“如果修建佛塔,一定要把佛舍利供奉塔內(nèi)。”于是便把找到的一顆舍利盛在琉璃瓶中,供奉在塔內(nèi)。從此,太子和蘇我大臣便齊心推廣三寶[10]。后來,國內(nèi)疫癘猖獗,死亡甚眾,大連[11]物部弓削守屋和中臣勝海二人奏道:“我國原本信奉神道,邇來蘇我大臣卻偏偏推行佛教,所以國內(nèi)才疫癘猖獗,十室九空,事到如今,唯有嚴禁佛教方可保全民命?!碧旎事犃T準了他二人的奏議,降旨說:“所奏有理,應(yīng)立即禁止佛教?!碧舆@時雖然也奏道:“行善則福立至,作惡則禍必臨。他二人如今還未領(lǐng)悟因果之道,難免要招來災(zāi)禍!”但是,天皇仍然命大連守屋往佛寺去拆毀殿塔,焚燒佛經(jīng),當時,他們還把燒殘的佛像一起拋進難波運河[12]里去,將那三個比丘尼毒打一頓之后,也趕出寺外。
這天,原是萬里無云,晴空一碧,突然間狂風(fēng)驟起,大雨傾盆,這時只聽太子說:“如今果然大禍臨頭了!”接著,國內(nèi)便發(fā)生了惡瘡毒癥,大連守屋等二人也染上毒瘡,疼痛得不亞于刀割火燎。這時,二人又悲又悔地奏道:“這瘡病實在痛苦難忍,我等情愿皈依三寶了!”天皇聞奏,立即降旨召回那三個比丘尼,為他二人祈禱,然后又重修佛塔,崇信佛法之心依然如故。
不久,太子的父親用明天皇即位,降旨說:“我要皈依三寶?!碧K我大臣奉旨召見僧人,太子見僧人初次進宮不禁緊握大臣的雙手感激流涕地說:“一般人還不理解三寶的奧妙,只有你與我志同道合,我真是說不出的高興!”事過不久,有人在背地告訴大連守屋說:“太子和蘇我大臣商議要合力討伐你。”于是,守屋就在自己家鄉(xiāng)阿都集結(jié)兵力,準備防守,中臣勝海也集合了兵力,準備給守屋助戰(zhàn)。不久,他二人詛咒天皇的消息傳遍全國,蘇我大臣將此事奏稟太子,一同率領(lǐng)大軍征討守屋,守屋這時也調(diào)兵固守城垣,與來軍交戰(zhàn)。由于守軍勢力浩大,官兵有些怯敵,連攻三次都敗下陣來。這時,太子年方十六,站在大軍后邊,指示軍中判官秦川勝說:“你趕快拿塊木頭來,刻成四天王的神像,用槍挑起,舉過頭頂,就這樣許愿說:‘這次如蒙保佑,一戰(zhàn)成功,定為四天王塑畫金身修建佛塔。’”這時,蘇我大臣也許下了同樣的誓愿,隨后便廝殺起來。大連守屋爬在一棵大櫟樹上,向物部氏的大神禱告了一番,然后射出一箭,這支箭正中太子的馬鐙,落在地下。太子命舍人跡見赤梼向四天王禱告后,也一箭射去,這支箭遙遙飛去,正中守屋的胸膛,守屋從樹上翻身摔下,守軍頓時大亂,官兵乘勢猛攻,終于將守屋的首級斬了下來。后來,守屋的家財也全部劃歸寺院,莊園田地一概充作廟產(chǎn),并且,在玉造河畔立即建立起一座四天王寺。
太子的伯父崇峻天皇即位后,朝政由太子執(zhí)掌。在當時,百濟國的使臣阿佐皇子來到日本,拜見太子說:“頂禮救世大悲觀世音菩薩,來至東方日本國宣揚妙教法,講經(jīng)布道至四十九歲。”言還未盡,就見從太子的眉宇間忽然放出一道白光。
又有一次,甲婓國貢來一匹嬌小的踏雪烏騅馬,太子騎上馬背,立即升上天空,直入云霄,朝著東方飛去。當時,有一人名喚調(diào)使丸,站在馬的右邊也隨同升了天,大家仰望天空,歡呼不止。太子飛到信濃國上空,圍繞著御輿[13]的邊境,盤旋了三日,然后才回到京城。
太子的姑母推古天皇即位后,也將國家大事完全委托給太子掌管。有一次太子在天皇駕前,身穿袈裟,手執(zhí)拂塵登上講壇,講解勝鬘經(jīng)。當許多名僧提問經(jīng)義時,太子都解答得非常奧妙,像這樣一連講經(jīng)三日,到了第三天的夜里,忽然從半空中飛落起蓮花,花朵大有三尺,積地三四寸厚,翌日清晨,有人將此事奏稟天皇,天皇瞧見這番情景,無限驚奇,深受感動,立刻在那里修蓋了一座廟宇。這座廟就是現(xiàn)今的橘寺[14],直到今天,寺里還保存著蓮花。
又有一次,太子派遣小野妹子,去往他前生的大隋國,命他到衡山去取自己存放在山中的佛經(jīng),并吩咐道:“赤景以南,有座衡山,山中有個般若寺,寺里有我從前的同參[15],如今只剩有三人,其余全都死去,你見到他們時,就說是我派去的使臣,問明從前我在寺中持奉的那卷法華經(jīng),然后把它取回來?!泵米幼裾仗拥姆愿?,便起身前往震旦。
小野妹子來到般若寺的門前時,遇見一個小僧,小僧問明妹子的來意,便進寺回稟說:“思禪法師[16]的使者到來了?!比焕仙宦劥搜?,立即扶杖出迎,他們把藏經(jīng)的地方高興地告訴妹子,叫他將經(jīng)書取走,妹子攜經(jīng)回國后,就呈獻給太子。
后來,太子的啰宮[17]的寢殿旁蓋起一所房屋,取名為“夢殿”。太子每月沐浴凈身進殿三次,到了第二天清晨他不是出殿向大家講說閻浮提的諸般善惡之事,便是在房里寫作各種經(jīng)書的注疏。
有一次,太子進入“夢殿”之后,一連七晝夜沒有出殿,大家見殿門緊閉,毫無聲息,不禁驚異。當時,有位從高麗國來的慈惠法師對大家說:“太子想必是已入三昧境地了,千萬不可驚動于他?!贝稳盏诎颂斓那宄?,太子果然走出殿來。這時,只見他身邊的玉機上放著一卷經(jīng),太子指著經(jīng)書對慈惠法師說:“這才是我前生在衡山讀誦的那卷經(jīng)呢,早年妹子取來的經(jīng)卷,是我弟子的。皆因那三位老僧不曉得我存放在何處,所以拿錯了,交給妹子帶回來的是另外一卷。這次,我的魂靈出竅才把原來那卷經(jīng)取了回來?!闭f罷,將這兩卷經(jīng)書對照了一番,原來,二者既同是一卷經(jīng),也同是黃紙××××軸制成的,不過,太子的經(jīng)卷里卻少著一個字。
后來,又有道欣等十個僧人從百濟國前來求見太子,他們說:“太子可記得前世在衡山講解法華經(jīng)時,有廬山道士常去聽講之事,那就是我等十人?!?/p>
第二年,小野妹子又去往大唐國的衡山,他曾見過的那三位老僧,這時已有二人圓寂,還活在人世的那個老僧對妹子說:“去年秋天,貴國太子曾乘坐青龍車,率領(lǐng)隨從五百人[18],自東方凌空而來,從他原來住過的那間房中,找出一卷經(jīng)書,然后便騰空而去。”妹子聞聽此話,才恍然大悟,暗自尋思道:難怪太子會七天七夜不出夢殿,原來如此啊!”
又有一天,太子和他的算妃子柏手氏坐在一起,太子說:“你伴隨我多年,一向是夫唱婦隨,這也是值得慶幸的。有朝一日我死之時,你可與我同穴長眠了?!卞勇勓缘溃骸拔业赋κ谭钅角锶f歲,您為何今天竟提起死后之事呢?”太子說:“有始必有終,有生必有死,這是人世間的常理。我已經(jīng)多少世托生為人,修行了佛道,如今轉(zhuǎn)生為小國[19]的太子,也不外是為了宣揚佛教教義的奧妙,在這缺乏佛教的國度里,講解那一乘[20]真理。我本來無意久留在這污濁惡世之中的。”妃子聽罷,不禁潸然淚下,然后便唯之遵旨。
又有一次,太子騎著烏騅小馬,出離了難波宮,走在片岡山附近,遇見一人,餓倒在地。當時,太子見烏騅小馬踟躕不前,便甩鐙離鞍向那饑寒交迫之人問話,隨后又脫下紫袍給他蓋在身上,并且吟詩道:
問君何故臥山前,
愁容菜色一息殘,
解下紫袍賜溫暖,
饑寒若此實堪憐。
這時,就見那饑餓之人抬起頭來回敬了一首詩歌,歌曰:
源遠流長小富川,
帝德皇恩大無邊,
今蒙覆袍賜溫暖,
來生圖報當銜環(huán)。
太子回宮之后,那人便氣絕身亡。太子見他一死心中十分難過,命人埋葬他的尸體,當時,有七位大臣對此事頗為不滿,在背地里橫加誹謗,太子將他們召來,告訴他們說:“你等可去往片岡山前觀看一番!”大家來到片岡山邊時,棺材里已看不見尸體,只覺得一陣異香撲鼻,瞧見這般情景,大家都不勝驚奇。
一天,太子坐在啰宮里,對妃子說:“我今夜要離開人世了?!闭f罷便洗頭沐浴,換上一身潔凈的衣服,然后與妃子同榻而眠。第二天清晨,大家見太子遲遲不起,覺得事出離奇,于是打開殿門進去觀看,原來太子和妃子已經(jīng)雙雙死去,二人的面色卻如生前,他們的尸體上還散發(fā)著一股奇異的芳香。太子死的那年,是四十九歲。在他臨終那天,烏騅小馬既不吃草,也不飲水,竟自長嘶而亡。小馬的尸體后來也被埋葬起來。在這同一天里,那卷由太子的魂靈從衡山取來的真經(jīng),也突然不知去向。不問可知,這也是被太子攜帶著而去的。如今,流傳在日本的那卷經(jīng)書,就是早年小野妹子取回來的,由新羅國傳來的那尊平尺釋迦佛像現(xiàn)在仍然供奉在內(nèi)福寺的東金堂里。由百濟國傳來的彌勒石像,至今也還供奉在故都奈良元興寺的東殿。太子親筆寫成的法華經(jīng)疏以及其他遺物,現(xiàn)在也都保存在啰寺[21]之中,這些東西雖然年代已久,卻依然完整無缺。
太子的名字本來有三個:第一個是廄戶太子,這是因為他降生在馬廄門旁。第二個是八耳太子,原因是他能同時一字不漏地傾聽數(shù)人的談話,而且立即裁奪。太子的第三個名字就是圣德太子,這是因為他能弘教度人。除此以外,還有一名叫作上宮太子,這是推古天皇在位時,曾叫太子住在王宮的南殿處理國事的緣故。
在日本,佛教能夠得到傳布,完全是由于太子的努力推廣,否則,就連佛教的名稱,恐怕我們也難以聽到。所以說,凡是有心的人,必能報答太子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