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神話與英美現代主義文學 作者:何江勝


前言

本書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神話與英美現代主義文學”(項目批準號:11BWW046)最終成果。

本項目的提出源于對英美現代主義文學中一個奇特現象的發(fā)現,即眾多現代主義作家,特別是有影響的作家,大多熱衷于神話創(chuàng)作。T.S.艾略特在詩歌《荒原》中用尋求圣杯和阿多尼斯神話,詹姆斯·喬伊斯在小說《尤里西斯》中用奧德修斯神話,D.H.勞倫斯在《虹》中用酒神神話,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用撒旦神話,等等。神話作為人類原始思維的產物、人類初期文明的奇葩,何以在20世紀上半葉的理性至上、科技主導的西方社會中大放異彩,特別是受到英美現代主義作家的青睞,是十分值得人們深思的事,也是亟待研究的課題。

本研究用人類學、心理學、符號學、結構主義理論對20世紀上半葉神話回歸西方社會,復興于現代主義文學進行研究,用神話的視角集中研究英美現代主義文學中的小說、詩歌、戲劇,挖掘出自19位英美現代主義作家(多位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之手33部作品中的神話,并將其分成17個神話類型(希臘眾神神話3個、希臘英雄神話7個、希伯來神話3個、基督教神話4個),再結合文學文本進行深入的論述。本成果視野恢宏,視角獨特,結構新穎,資料翔實。這樣最大量地收集英美現代主義文學中的神話和神話原型,并對此進行系統分類且深入研究,在國內外現有的英美現代主義文學研究中尚不多見。

本書共分八章。第一章用社會學觀點研究神話回歸與以英美國家為代表的西方社會的關系,認為西方社會出現的人文主義傳統的喪失、人的異化、信仰危機、道德危機、生態(tài)危機等主要社會問題導致作家們用神話去表現人生,反映社會。第二章從跨學科的視角去探討20世紀人類學、心理學、符號學、結構主義等學科的成果對文學中的神話創(chuàng)作提供的新理論和新方法,認為實現多學科、多視角的綜合運用才能揭開神話在20世紀上半葉回歸文學的真相。第三章從神話本體上論述神話具有的隱喻性和敘事性的特征,研究神話在20世紀前西方小說、戲劇、詩歌中的運用,認為神話中有文學的基本元素,有文學用之不竭的素材,神話是一種特殊的文學,神話以特殊方式運行文學,而文學作為載體又使神話得以傳承,并在人類的記憶中固定并延伸。第四章論述神話在現代主義文學中復興的哲學、文化、藝術背景,研究神話在英美現代主義作品中的植入,認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中“神話主義”的到來受到了柏格森、尼采生命哲學的影響,是生命哲學強調人的生命、人的主體性、人的意志、人的情感、人的本質,特別是生命沖動的結果。第五章至第八章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希臘神話、希伯來神話以及基督教神話在英美現代主義文學中的運用,認為希臘神話所弘揚的自由與進取精神,希伯來神話所倡導的契約精神、信仰與規(guī)范,基督教神話所提倡的自由、平等、博愛、受難、救贖思想對人本質的提升,對社會的構建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第五章探討希臘眾神神話,如狄俄尼索斯神話、命運三女神神話、阿多尼斯和阿提斯神話在英美現代主義文學中的運用;第六章研究希臘英雄神話,如俄狄浦斯神話、奧德修斯神話、埃涅阿斯神話、阿爾克斯提斯神話、厄勒克特拉神話、伊翁神話、皮格馬利翁神話在英美現代主義文學中的運用;第七章探討希伯來神話,如伊甸園神話、撒旦神話、摩西神話在英美現代主義文學中的運用;第八章研究基督教神話,如耶穌受難與救贖神話、耶穌復活神話、圣母瑪利亞神話、尋求圣杯神話在英美現代主義文學中的運用。

研究認為,英美現代主義作家鐘情于神話創(chuàng)作的原因是多重的,但是他們用神話來“救人”、“濟世”的意圖最為明顯。他們試圖用神話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去揭示現代人的生存和社會本質,讓現代人設法擺脫異化了的社會,讓現代人面對物質與精神、有限與無限、死亡與不滅在精神上超越現世的限制和束縛,從而關照人的生命價值,提升人的本質,改善社會機制,建構理想的社會秩序。英美現代主義作家喜愛用神話創(chuàng)作,因為神話是一種象征性的藝術形式,神話是神人相遇史話里的象征,而象征主義則是現代主義文學的一種主要表現手法。用神話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體現了現代主義作家在藝術實驗和革新過程中應該持有的歷史意識,應該恪守的一種文化傳統。神話是歷史的原始密碼,神話能讓古代在現代再現,與現代構成一個同時存在,使古代在現代延伸。

做這樣的研究一定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活,然而苦在其中,樂也在其中。所幸的是在本書的寫作中,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首先,我要感謝家人,是他們長期以來給予我學習和工作上的支持,使得我能夠專心于自得其樂的學術研究。其次,我向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2009級至2013級英語專業(yè)的部分研究生們表示感謝,他們?yōu)楸狙芯康馁Y料收集和整理做了許多工作。我要特別感謝課題組的朱進東教授,他為本研究的完成作出了積極貢獻。本研究獲得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資助,在此一并向有關部門表達謝意。

由于本人學識有限,書中難免存在謬誤之處,敬請讀者不吝賜教。書中如有任何訛誤之處,均由作者本人負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