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母親與孩子
從前,有一個牧民,生活在一個十分偏遠的小山村里。山村四周群山環(huán)繞,山里常有惡狼出沒。牧民養(yǎng)了許多小牛犢,還養(yǎng)了一大群羊和一大群雞,他知道惡狼會經(jīng)常下山來偷吃牲畜,于是把牛圈、羊圈和雞舍的圍欄修得格外結(jié)實牢固。
有一只惡狼,對牧民家的牲畜覬覦很久了。它想:“要是能逮住一頭味道鮮美的小牛犢該多好啊。如果逮不到牛犢,能逮到一只羊也不錯。如果逮不到羊,哪怕是一只大肥雞也好啊。”
每次一想起這些美味佳肴,狼就饞得直流口水。于是,它經(jīng)常溜進村莊,躲在牧民家的籬笆外等待下手的機會。一天,惡狼在屋子四周轉(zhuǎn)悠,正在為吃不到美食犯愁,屋子里忽然傳來一陣孩子的哭聲。孩子的媽媽哄了很久都止不住孩子的哭聲,于是威脅孩子說:“別哭了,再哭就把你扔到外面喂狼。”
“哈哈,真是天上掉餡餅,白撿了一個大便宜了。太好了!”狼聽了,高興極了,就專心致志地守在屋子旁邊,等著母親把孩子扔出來。
可是,它等了很久,那個母親還是沒有把孩子扔出窗外。孩子不哭后,母親突然又說:“乖,我的寶貝,以后別再哭鬧了。不過,不用怕,媽媽怎么舍得把你丟給狼呢。即使狼真的來了,我也會讓它吃不了兜著走的!”
“居然有這么言而無信的人?”聽了這些話,狼憤怒了,情不自禁地叫起來,“說一套做一套,耍我是吧!總有一天,等你家孩子上山采蘑菇時我非吃掉他不可!”
狼的叫喊聲驚動了村子里的人,他們紛紛拿著棍棒從屋子里跑出來。狼見形勢不妙,奪路就逃,不料又被獵狗擋住了去路。走投無路的惡狼只好束手就擒,被人們你一棒、我一棍地打得半死。
不過,臨死前,狼仍心有不甘。它惡狠狠地斥責(zé)那位母親為什么說話不算話。孩子的母親笑著說:“我不過是開個玩笑而已,你以為我真的忍心把我的寶貝兒子扔出去喂你吃啊?別做白日夢了,他可是我的命根子!”
可憐的狼誤把責(zé)罵當作了保證,白白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故事啟示 對別人所說的話,我們要懂得分辨真假,而不能一味相信。因為,很多人說話都會言不由衷,而且有一些壓根兒就是玩笑話。如果你都當了真,就會鬧出笑話,甚至?xí)o自己惹來災(zāi)禍。
狼、獅子和狐貍
歲月不饒人,就連曾經(jīng)風(fēng)光無限的獅王也避免不了衰老,身體變得一天比一天虛弱。年老體弱的獅王躺在病床上,命令大臣們搜尋天下良醫(yī)給它治病。
圣旨不可違。獅王一下詔令,天下所有醫(yī)術(shù)高明的醫(yī)生都紛紛趕來了,它們齊聚在王宮里,小心翼翼地替獅王問診把脈,唯有醫(yī)術(shù)聞名全國的狐貍沒有到場。
狐貍的缺席令狼暗自竊喜。狼與狐貍有過一段不愉快的經(jīng)歷,它對此一直耿耿于懷。如今,狐貍無故不出席這么重要的場合,對狼來說這可是天賜良機。狼想:終于找到報仇的機會了。于是,狼連忙在郁郁寡歡的獅王面前進讒言,肆意誹謗狐貍,還添油加醋,說狐貍對大王的病情漠不關(guān)心,它的心里根本沒有大王。
獅王聽后火冒三丈,立即命令衛(wèi)兵把狐貍押進宮來。
狐貍被押到了獅王的病榻前,臉上的表情卻不卑不亢。它明白是狼搞的鬼,畢恭畢敬地說道:“大王,臣是被冤枉的!臣心心念念想著大王,日日夜夜惦記的都是大王啊。今天之所以沒能及時趕來為大王盡忠,是因為臣去圣地為大王祈福了。但愿上帝保佑您長生不老。不過說來也巧,就在祈福歸來的途中,臣遇到了一些學(xué)富五車的俊杰。臣一見到它們,就立即向它們討教如何醫(yī)治好大王身體欠佳、精神疲憊的毛病。它們告知臣:大王身體欠佳,并沒有什么大礙,不過是缺乏足夠的熱量而已,只要大王披上一件熱乎乎的狼皮大衣,很快就會恢復(fù)健康,重現(xiàn)往日雄姿。大王您瞧,狼大人身寬體胖,它身上的皮可是一塊上佳原料。”
獅王十分滿意狐貍的主意,立即下令生剝狼皮。最后,獅王不僅穿上熱氣騰騰的狼皮大衣,還把狼肉當作一頓晚餐給吃了。
★故事啟示 不要心懷歹意,害人終會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