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①
佇倚危樓風細細②,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③。草色煙光殘照里④,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⑤,對酒當歌⑥,強樂還無味⑦。衣帶漸寬終不悔⑧,為伊消得人憔悴⑨。
【注釋】
①蝶戀花:又名“鳳棲梧”。此首別見歐陽修《近體樂府》。
②佇(zhù):久立。一本作“獨”。危樓:高樓。
③黯黯(àn):沮喪傷慘的樣子。
④煙光:一本作“山光”。
⑤擬把:打算。疏狂:放任散漫,不拘禮法。
⑥對酒當歌:“當”與“對”同義,不作“應當”解。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p>
⑦強(qiǎnɡ)樂:勉強作樂。
⑧衣帶漸寬:意思是人漸消瘦,衣帶隨之寬松了。《古詩·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p>
⑨伊:她。消得:值得。一本作“判(pān)得”?!芭小蓖捌础?,豁出去的意思。
人言柳詞以內容見長,這不僅指他為詞展開羈旅詞、愛情詞、都市風采詞等許多方面,還表示他直以自身經歷和真實感受入詞;無論哪方面的詞都以不同于他人的內容引人入勝,發(fā)人深省。這首寫愛情的小令,寫得真切樸素,不同凡響。說是懷人,容量還要大;說是愁情,挖掘還要深。周濟說柳詞“言近旨遠,森秀幽淡之趣在骨”(《介存齋論詞雜著》),恰好適合作這首詞的評語。
《蝶戀花》上闋寫景,但也不同一般。詞人以男主人公身份出現(xiàn),“佇倚危樓風細細”。他倚立高樓,久久騁望,微風吹動了他的變白的須發(fā)?!巴麡O春愁,黯黯生天際”。依詞牌格調,四字后是一頓;但若依詞意,前二字后是一頓,是黯黯春愁,生于天際,這萬種春愁,乃是佇倚和騁望招惹來的。“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前句“春愁”,已點明時序;此處“殘照”,又點明時間。前句“黯黯”,已使人聯(lián)想別情。江淹《別賦》的第一句,就是“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此處“草色”,又明示游子離恨。前人有句“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楚辭·招隱士》);“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薄暮殘照里的黯淡草色與迷蒙煙光,烘托著詞人心上難解難排的愁思。誰可與言?有誰領會?詞人絲毫沒有從春天的景色感到光亮、色彩和欣欣生意,卻反而更加陷入沒有知音、沒有伴侶的難堪的孤獨中了。柳永胸中有一段才志之士的酸辛和不遇于時的悲慨,豈是一般兒女離情可以容納的?上闋詞境俊爽新穎,耐人尋味。應該說,在五代宋初詞中,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它使我們聯(lián)想到南宋辛棄疾的一首好詞《水龍吟》,也是“落日樓頭”,“江南游子”;也是觸景生情,一邊“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一邊“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二人抱負不同,詞的風格也不同,然而,柳說“無言誰會憑欄意”,辛說“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設問的方法卻是近似的,南宋的辛棄疾或許曾受到柳永這首詞的啟發(fā)。
下闋言情,手法有變。詞人以他特有的坦率淺暢的藝術語言,表露衷曲,道出真情:“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痹瓉砹赖膶せ▎柫?、縱酒尋歡只是一種表象,一種掩飾痛苦的麻醉。他只是不甘心暴露自己的失意與悲哀罷了。詞中不寫意境,只顧直說,這也是對以含蓄見長的唐五代小令的另一個重要突破。結尾進入全詞的高潮,唱出令人驚心動魄的兩句至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一決絕語,好似《詩經》的“之死矢靡它”(《詩經·鄘風·柏舟》),屈大夫的“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凝聚著古今知識分子對愛情、對事業(yè)、對人生的執(zhí)著、堅毅與專一精神。它是可以驚天地、泣鬼神的中華民族的可貴傳統(tǒng)。王國維曾借用這兩句作為成就大事業(yè)、大學問的人必經的第二階段,并且還說這樣的話“非大詞人不能道”(《人間詞話》)。柳永善于把某種精神和心態(tài)形象地表達出來,足見其高超的藝術造詣和磊落的胸襟懷抱。他的人品和詞名并沒有為個別的惡濫艷詞所玷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