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第二張名片 快樂雷鋒
舊社會的苦難,
沒有壓倒雷鋒。
他和許許多多的受壓迫的人在抗爭中迎來了解放。
在新中國,
我們看到的雷鋒照片都是面帶微笑的。
這是快樂的微笑,
這是感恩的微笑,
這是為自己獲得新生活而發(fā)自內心的幸福微笑。
庚伢子進學堂
雷鋒住在望城縣黃花塘附近的簡家沖,他上學的時候已經10歲了,比別的學生年齡都要大。
這個人是彭德茂,是雷鋒走上革命道路的第一位啟蒙老師。他說:“解放以后,人民政府撫育了雷鋒。土改后,農會評他為五保戶,并供他上學。這孩子知道黨和毛主席救了他,因此從小就知道聽黨的話,愛勞動,知勤儉?!?/p>
1950年初秋的一個早晨,正在張羅著學生報到的望城縣龍迥塘小學教師李揚益,聽到了一個沙啞的招呼聲:“李老師,辛苦了,報名的學生還真不少?!崩顡P益抬頭一望,原來是彭德茂鄉(xiāng)長領著一個孩子。彭鄉(xiāng)長說:“這是雷庚伢子,孤兒。鄉(xiāng)里決定免費送他讀書?!?/p>
彭鄉(xiāng)長撫摸著雷鋒的頭說:“庚伢子,過去窮人家的孩子要進學堂是不可能的,你家?guī)纵呑佣紱]有識字的,現(xiàn)在你要好好讀書,學好本領,為建設我們的國家出力?!闭f完,彭鄉(xiāng)長又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李揚益:“李老師,庚伢子就交給你了?!?/p>
學校正式上課那天,雷鋒第一個來到學校。他在辦公室找到李老師。
“老師,我想請你教我寫‘毛主席萬歲’?!?/p>
李揚益用毛筆在一張紙上端端正正地寫了“毛主席萬歲”,接著就把這五個字的書寫方法一一告訴雷鋒。雷鋒跟著老師一句一句地念著筆畫的名稱:“一撇、一橫、一橫、一豎彎鉤……”
1950年,美國發(fā)動侵朝戰(zhàn)爭,戰(zhàn)火燃燒到鴨綠江邊。全國各界都在開展抗美援朝捐獻活動。李揚益告訴同學們:“黨號召我們,抗美援朝,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我們要行動起來。”雷鋒第一個站起來說:“我只有兩角錢,是叔叔給我的壓歲錢。我現(xiàn)在拿出來支援朝鮮,打倒美帝?!卞X雖然只有兩角,但對于這個父母雙亡的苦孩子,兩角錢是他全部的財產。
解放后,雷鋒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幸福成長。1950年,鄉(xiāng)政府保送他免費上小學
一個星期天,烈日炎炎,雷鋒頭戴草帽,大汗淋淋來到學校。他向李揚益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老師,我今天沒事??晌倚?,怎么才能為人民服務呢?”李揚益回答道:“為人民服務,就是為人民做好事,只要是為人民做好事,不管年齡大小都是為人民服務?!边@時,恰好窗外傳來了拉車的聲音,雷鋒“哦”了一聲,站起來說:“老師,我知道了?!本屯饷媾苋?。
龍迥塘小學地處黃花塘嶺下,旁邊就是黃花塘糧倉。李揚益追出去一看,雷鋒正在幫助一位送愛國糧的農民推運糧車。就這樣,一輛又一輛,直到天黑,雷鋒才離開。
1953年2月,龍迥塘小學被拆除,彭德茂鄉(xiāng)長領著雷鋒到向家沖小學辦理轉學手續(xù)。老師譚禮看見雷鋒穿著一雙用稻草編制的涼窩子,頭上戴著一頂舊棉帽,衣服很舊,但是雷鋒臉上掛著微笑,眼睛閃亮。
1954年,雷鋒加入了少年先鋒隊
這第一面就使譚禮喜歡上了這個學生。譚禮從彭鄉(xiāng)長那里知道雷鋒是個孤兒,條件很不好,就買了一些學習用具送給他。雷鋒個子矮,譚禮安排他坐在教室的最前排。譚禮老師回憶說:雷鋒上課非常用心,最愛聽黃繼光、邱少云、劉胡蘭這些英雄的故事,在他撲閃著的大眼睛內,總是流露著對英雄的敬佩之情。雷鋒在作文里寫道:“我要向英雄們學習,長大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p>
學校成立腰鼓隊,雷鋒因為個子小,影響隊伍整齊,沒有選上。雷鋒再三向譚禮要求:“老師,打腰鼓不是只打一天兩天,我慢慢地會長高的?!弊T禮問他:“你能背出打腰鼓的點子嗎?”雷鋒馬上背出來:“咚波、咚波、咚咚波咚波……”看著雷鋒天真可愛的神情,譚禮同意了他的要求。在一次動員參軍的活動中,學校的腰鼓隊有了用武之地。譚禮帶著腰鼓隊隊員舉著紅旗,到村里宣傳。
譚禮老師在回憶雷鋒的文章中寫道:“我們這個腰鼓隊,在動員參軍活動中,真是起到了作用。上級領導非常滿意,在作總結的時候我對雷鋒提出了表揚。小雷鋒站起來說:‘我們窮人家的孩子,搭幫黨和毛主席才成了新中國的小主人,我只不過做了應該做的事,我長大了也一定去參軍。’”
那個時候的小學,一至四年級為初小,五至六年級為高小,高小又稱作完小。那時農村文盲很多,一般的孩子上完初小,就回鄉(xiāng)參加勞動了。只有家庭條件允許、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才能升入高小學習。
1954年,望城縣第二完小五年級新生發(fā)榜了。雷鋒興奮地直奔學校,擠入看榜的人群,在紅榜上搜尋自己的名字。一個小伙伴嚷道:“雷正興,你上榜了?!毕鞯胶喖覜_,鄉(xiāng)親們紛紛祝賀他“中舉”了。
雷鋒考上了高小,也遇到了難處。學校離簡家沖有10多里路。彭鄉(xiāng)長問他:“路這么遠,你能不能跑得動?”雷鋒說:“今天我能進高小讀書,多么幸福,我要為毛主席爭光,為雷家爭口氣,克服一切困難,認真讀書?!?/p>
進了高小的雷鋒真的為雷家爭了這口氣。長大了的雷鋒開始學會獨立學習,自覺地去幫助別人,為他以后成長鋪下了知識、處世做人的基石。
學校門前有一座約4米長、1尺寬的石頭橋,每逢刮風下雨,橋下的水流湍急。為了低年級小同學的安全,老師們就輪流到橋邊接送。雷鋒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遇到下雨刮風的天氣,他就早早到小橋邊上等著,幫老師把小同學一個一個地接過橋。
當時,學校與鄉(xiāng)政府同在一個院子里。雷鋒入校之前擔任過兒童團的工作,對當?shù)馗刹亢腿罕姷募彝プ≈繁容^熟悉。鄉(xiāng)政府通知開會,凡是離雷鋒家近的黃花塘片的通知,就交給雷鋒放學后去送發(fā)。雷鋒從不嫌累,都是樂呵呵地去完成,彭鄉(xiāng)長說他是鄉(xiāng)政府的“義務通信員”。
荷葉壩完?。ìF(xiàn)雷鋒學校)還保留著雷鋒的座位
雷鋒關心同學,助人為樂,被評為“毛澤東時代的好少年”,第一批加入了少先隊,還被選為大隊隊委、大隊旗手。
1954年的“六一”兒童節(jié),荷葉壩中心小學籌辦了大規(guī)模的慶祝大會。荷葉壩中心小學輔導區(qū)10所小學1500多名少年兒童,匯集在荷葉壩。雷鋒代表全體同學在大會上講話,他說:“我只是千萬個窮孩子中的一個,今天和師生們在一起慶?!傲弧眱和?jié),這是多么的幸福呀。這幸福是因為有了毛主席,有了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國。這是千千萬萬的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幸福生活。我們一定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鍛煉好身體,使自己成為建設新中國的有用人才?!?/p>
這天,縣委書記張興玉和安慶鄉(xiāng)鄉(xiāng)長彭德茂都坐在主席臺上。雷鋒講完話,張書記從座位上站起來,摸著他的腦袋,表揚他講得很好,鼓勵他努力學習。這是雷鋒留給張書記的第一個印象。也許就是雷鋒這個上進、可愛的模樣,使他在以后的日子里走到了張興玉身邊。
那時,雷鋒的叔祖母已經去世了,兩個堂叔家里生活也很困難,就讓雷鋒輪換著寄宿。懂事的雷鋒放學回家后總是先做完家務,再做作業(yè),堂叔家里有時晚上舍不得點煤油燈,雷鋒就在心里默記。他總結了“一問、二抓、三補”的學習方法。一問,就是上課沒有聽懂的問題,下課馬上問老師,問懂為止;二抓,就是上午的作業(yè)中午就做完,下午的作業(yè)晚上就做完;三補,就是上午耽誤的下午補,下午耽誤的晚上補,晚上耽誤的第二天早上補。雷鋒克服了很多困難,學習成績一直很好,成績平均90分以上。
縣委張書記給學校贈送了300本圖書,雷鋒主動請纓擔任了圖書管理員。除了開館借閱、修補整理圖書這些日常工作外,雷鋒還主動向同學們推薦圖書,把自己從書中看到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吸引大家來看書,小小圖書室辦得紅紅火火。這份額外的工作,給愛讀書的雷鋒提供了一個新的天地,雷鋒在這個第二課堂汲取知識的營養(yǎng),快速成長,為他以后的學習、工作,包括寫作,打下了文化基礎。
1956年3月,學校開展向“七一”黨的生日獻厚禮活動,其中有一個項目是研制礦石收音機。在那個收音機還是奢侈品的年代,在偏遠的鄉(xiāng)村小學,這絕對是一項高科技。雷鋒參加了攻關組。在關鍵時候,雷鋒起了大作用。首先是經費,雷鋒組織同學們募捐,他帶頭捐了錢;再就是技術,他又和小組同學一起步行60多里路,到長沙找來圖紙和零件。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家繞線圈、焊零件、裝天線、接地線……可到了調試的時候,無論怎么調,收音機都沒有一點兒聲音。這時,雷鋒想起了他看過的一份參考資料,是講礦石收音機兩個圓筒線圈的最佳相對位置的。雷鋒按資料上說的方法調整線圈、調礦石接觸點,終于,收音機響了,雷鋒笑了,攻關組的同學都跳了起來!“七一”那天,山溝里的人聽到了北京的聲音。
教導主任鐘霞生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16歲的雷鋒已經懂得了這個道理,并開始付之于實踐。
三年級的少先隊員張義華先是上學路上砸壞了老鄉(xiāng)家的秧苗,后來又和小同學搶皮球,踩壞了楊家田里的很多秧苗。中隊輔導員夏柳老師查清事情后,召開少先隊大隊會,停止了張義華的隊籍,收回了紅領巾。
雷鋒是少先隊大隊委員,自己的同學被停止隊籍,他心里也不好受。
他帶著張義華,把楊家田里歪斜的秧苗一蔸一蔸地扶正,缺了苗的又去熟識的農民伯伯那里要來補齊。然后,他又帶著張義華到楊家作檢討。后來,楊家伯伯找到教導主任鐘霞生說:“你們學校對學生要求真嚴格。雷正興帶著張義華把踩壞的禾苗都補好了,還到我家里作了檢討。小孩子做了錯事能夠改正就是進步,你們學校要表揚他們。”
星期天,雷鋒又約張義華幫助缺勞力的鄉(xiāng)鄰鋤草……
在雷鋒的幫助下,張義華有了明顯的進步。夏老師再一次主持隊委會,讓雷鋒介紹張義華同學的表現(xiàn)情況。然后,夏老師親手給張義華系上了紅領巾:“你歸隊了!”
16歲的“自我設計”
要畢業(yè)了,聰明好學的雷鋒當然渴望能繼續(xù)讀書,他參加了初中升學考試,各科成績都在90分以上。誰都認為他會繼續(xù)讀書,鄉(xiāng)里也在研究怎么繼續(xù)供他上中學。但在小學畢業(yè)典禮上,雷鋒卻跑到臺上講了一番話: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我們的小學畢業(yè)了?;窘逃芡炅?,大家很高興。感謝黨、毛主席和老師。
我們今天畢業(yè)真高興,大家比我高興。很多同學準備升入中學學習,能升入高一級學校能學更多的知識,更好地建設祖國。
我呢,我響應黨的號召,決定留在農村廣闊天地里,去當新式農民——決心做個好農民,駕起拖拉機耕耘祖國大地;將來,如果祖國需要,我就去做個好工人建設祖國;將來,如果祖國需要,我就去參軍做個好戰(zhàn)士,拿起槍用生命和鮮血保衛(wèi)祖國,做人類英雄。
同學們,讓我們在不同的崗位上競賽吧!老師們,請你們看我們行動吧,我一定要做個英雄。
祝老師們健康,祝同學們進步!
雷鋒的話讓人感動,也更讓人為他惋惜,表現(xiàn)出眾的庚伢子為什么不繼續(xù)上學呢?
雷鋒的本家、湖南雷鋒紀念館原館長雷孟宣揭開了這個謎底。雷孟宣說:“雷鋒放棄上初中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農村開展了掃盲活動,雷鋒覺得是黨救了他,鄉(xiāng)親們養(yǎng)育了他,農民不識字需要他。彭鄉(xiāng)長多次說過,整個安慶鄉(xiāng)就一個能讀報紙的,也多次流露出想要雷鋒教他們識字的愿望。第二,雷鋒的吃住以及學費都是鄉(xiāng)里免費給提供的,鄉(xiāng)里的負擔也很重。雷鋒體貼鄉(xiāng)政府的難處,是他主動找到彭鄉(xiāng)長,要求放棄上初中的。當時,彭鄉(xiāng)長說:‘庚伢子,別著急,鄉(xiāng)里正在想辦法給你搞學費呢?!卒h決心已下,誰也擋不住。當時他還講了一句話,意思是我不能這么自私,光想著自己,我要靠自己的勞動,養(yǎng)活自己,報答黨和鄉(xiāng)親們。”
這位老人叫雷孟宣。他說:“雷鋒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把同學看成是自己的弟弟、妹妹。雷鋒活潑、機靈、好動,愛出風頭,唱歌、演戲都有他的份兒,同學們都叫他‘浮頭魚’(湖南話:就是愛出風頭的意思)。雷鋒還扮演過三次女孩子。”
新中國成立后,經濟和教育事業(yè)得到較快發(fā)展,全國高小和初中畢業(yè)生數(shù)量逐步增多,以1954年為例,高小畢業(yè)生400余萬人,初中畢業(yè)生60余萬人,比1953年增加三分之一,但當時由于教育資源有限,這些學生不可能完全升入上一級學校。1954年4月,團中央根據(jù)黨中央的要求,發(fā)出了《關于組織不能升學的高小和初中生參加勞動的指示》。從1953年到1955年的3年時間中,青年團協(xié)助黨和政府安置了800余萬高小生和初中生參加勞動,使國家的勞動大軍獲得了一大批有覺悟有知識的生力軍。
望城縣荷葉壩完小教師易華欽,在1993年7月寫過一篇文章,說影響雷鋒做出這個決定的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以后被雷鋒叫作“健姐”的馮健。在當時,她可是雷鋒心里的偶像。
1956年的上半年,《新湖南報》刊登了一位女青年的事跡。望城縣西塘農業(yè)社馮健,高小畢業(yè)后回鄉(xiāng)參加農業(yè)生產,辦起了養(yǎng)豬場,被評為“省養(yǎng)豬模范”。易老師在高小畢業(yè)班宣讀了向馮健同志學習的文章以后,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說:“能夠考上中學多學點文化知識,更能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庇械恼f:“放棄了升學機會,是埋沒了人才。”還有的說:“我家祖孫三代沒進過校門,再困難我也想升學?!?/p>
易華欽說:“當時的雷鋒和其他同學一樣,也是有過一番思想斗爭的,但是雷鋒選擇了放棄升初中,留在農村參加建設。雷鋒在少先隊舉辦的黑板報上寫了一篇文章,我記得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是,我的生命是黨救活的,我穿衣、吃飯、成長、學文化都是黨和人民供給的,我已經16歲了,應該自力更生了,我不能要黨和人民再供我升學了。二是,建設新農村,急需一批有文化的人才,我可以適應目前農村的需要,我一定要像馮健姐姐一樣,當一個有出息的新式農民。三是,我在農村邊勞動邊學習,讓我們在不同的學校來一個學習競賽吧。’”
雷鋒離開學校時,依依不舍,但他的臉上掛著微笑,在他人生的道路上,他第一次自信地做出了選擇。
雷鋒回到了安慶鄉(xiāng),彭德茂鄉(xiāng)長非常高興,讓他擔任鄉(xiāng)政府通信員,還兼任簡家沖生產隊的記工員。雷鋒還擔任了夜校教師,利用業(yè)余時間教鄉(xiāng)親們認字。
縣委組織干事帶回來了個小個子
1956年8月,望城縣縣委組織部干部黃菊芳,到鄉(xiāng)下為縣委物色一名交通員,她一連跑了三四個鄉(xiāng)都沒有中意的,后來到了安慶鄉(xiāng)政府。
鄉(xiāng)長彭德茂下村去了,鄉(xiāng)政府辦公室的堂屋里,坐著8名男女青年在造秋征花名冊。黃菊芳坐在堂屋里,一邊等著彭鄉(xiāng)長,一邊和他們搭起話來。聊天中,一個個子最矮的小伙子,表現(xiàn)得格外引人注意。
不久,鄉(xiāng)長彭德茂回來了。黃菊芳向彭鄉(xiāng)長說明來意,同時問了剛才那個小伙子的情況。彭鄉(xiāng)長沉思了一會兒,然后嘆了一口氣,動情地說:“這伢子命真苦呀!你想把他選到縣里去,好啊!第一,你是看準了,他確實是個好苗子,靠得住又勤奮;第二,你做了件好事,他家里只剩他一個人,生活也不方便?!?/p>
彭鄉(xiāng)長找來雷鋒,介紹說:“伢子,這位黃同志是縣委組織部的,她很關心你,同情你?!崩卒h懇切地對黃菊芳說:“請你一定要幫助我,給我介紹一個工作。我要報答毛主席和共產黨的恩情?!?/p>
雷鋒遞給黃菊芳一本用紅紙折的共8頁的小冊子,封面上用毛筆寫著:“苦難的家史我的理想”。
黃菊芳看完雷鋒那本小冊子,當晚久久不能入眠,心中既喜悅又有些不安。喜的是為縣委發(fā)現(xiàn)這么個好苗子,不安的是他個子矮小,不知道組織上會不會錄用他。
回到縣委機關,黃菊芳專門向縣委書記張興玉匯報雷鋒的情況,同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張書記說:“小雷個子矮小,當交通員可能不合適,交通班的工作艱巨,他能吃得消嗎?”黃菊芳想到張書記的公務員剛剛參軍了,就靈機一動,建議道:“可不可以調整一下,把小雷放到你的身邊當公務員?”張書記點點頭說:“那就試試看吧?!?/p>
幾天后,彭德茂把雷鋒送到了望城縣委。見到張興玉書記,雷鋒顯得很拘謹,連說話都結結巴巴的。張書記拍拍他的腦袋說:“小同志,咱們認識啊,你不就是在六一兒童節(jié)上講話的那個小同學嗎?”張書記又說:“別緊張,我們都是同志,你當公務員是為人民服務,我這個書記也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只是分工不同。共產黨不論職務高低,一律平等。你愿意不愿意當這個公務員呀?”“愿意!我從心里愿意?!崩卒h高興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