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時間

莫礪鋒詩話 作者:莫礪鋒 著


時間

長歌行

漢·無名氏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金縷衣

唐·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古往今來,最使人們感到神奇莫測的客觀存在就是時間了。盡管在物理學(xué)家和哲學(xué)家那里,空間也是一個纏夾不清的概念,但對于普通人來說,空間畢竟是容易感覺和理解的。時間則不同了,它究竟是什么東西呀?圣·奧古斯丁是以研究時間問題而著稱的古代哲人,但是他在《懺悔錄》中說:“時間究竟是什么,沒有人問我,我倒清楚。有人問我,我想給他解釋,卻茫然不解了?!睍r間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無處不在。它不值一錢,卻又千金難買。伏爾泰在哲理小說《查第格》中編了一個謎語:“世界上哪樣?xùn)|西是最長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廣大的,最不受重視的又是最受惋惜的;沒有它,什么事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東西歸于消滅,使一切偉大的東西生命不絕?”謎底就是“時間”。在時間的各項性質(zhì)中,最使人們感到切膚之痛卻又無能為力的就是它的飛速流逝且永不復(fù)返。孔子在河邊嘆息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后代的詩人也不約而同地用滔滔東流的河水來比喻時間,漢樂府中的這首《長歌行》就是最早的名篇。唐代的韓琮甚至認(rèn)為只要聽聽流水的聲音就能感受到時間的消逝:“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

我自幼生長在長江邊上,看慣了茫無邊際的浩蕩江水。早在小學(xué)里我就從老師嘴里反復(fù)聽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訓(xùn)誡(當(dāng)時只知道那是一句成語而不知其出處),稍后又讀到了那首《金縷衣》。我從小就知道應(yīng)該珍惜寶貴的時間,尤其應(yīng)該珍惜寶貴的少年時光??上篱g的事情往往是不由自主的,命運會無情地戲弄你、折磨你,強迫你與自己的信念背道而馳,我在生命歷程中竟然接連虛度了十二年的年華,而且正是發(fā)生在從十七歲到二十九歲的青春時期。

“文革”的狂風(fēng)從北京刮來了,蘇州高級中學(xué)的校園也未能幸免于難。經(jīng)過一番短暫的喧囂和騷亂之后,我成了無所事事的“逍遙派”。高考已被黨中央明令廢除了,對我這個出身于“反革命分子”家庭的人來說,大學(xué)校園已經(jīng)與我永遠絕緣。既然如此,一切功課當(dāng)然都成了明日黃花。于是我每天的事就是漫不經(jīng)心地在校園里閑逛,有時也到離學(xué)校不遠的蘇州市委大院去溜達,瀏覽瀏覽大字報,看看群情激憤、唇槍舌劍的大辯論。不久我連這些事也懶得做了,就終日龜縮在校園角落的一間小屋里,百無聊賴地翻翻好不容易弄來的幾本閑書,或干脆蒙著被子睡大覺。同學(xué)陳本業(yè)用毛筆在墻上題了兩句詩:“洋河大曲二兩半,但愿長醉不愿醒!”“二兩半”是當(dāng)時流行的小型瓶裝白酒,俗稱“手榴彈”。其實我們根本沒錢買“手榴彈”來喝,他這樣說不過是發(fā)泄一下胸中的怨氣而已。后來這兩句題壁詩惹得軍宣隊的政委大發(fā)雷霆,實在是無妄之災(zāi)。

如此混了兩年,我們就紛紛下鄉(xiāng)插隊去了。我來到長江邊上一個名叫“趙浜”的小村莊,“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所謂“接受再教育”,其實就是學(xué)習(xí)種地,掙工分。用趙浜的貧下中農(nóng)的說法,就是“在他們的飯鍋里分一口飯吃”。趙浜村人均一畝來地,即使像繡花一樣地精耕細作,也只嫌人多地少,哪里用得著我和另外三個知青去湊熱鬧?經(jīng)過貧下中農(nóng)的一番“再教育”,我對自己來分吃他們本來就不寬裕的一鍋飯覺得十分內(nèi)疚,在地里勞作時絲毫沒有“扎根農(nóng)村干革命”或“改天斗地”的自豪感,只把那看做以每天六毛錢的單價出售青春而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時光一天天地流淌過去了。我從十九歲變成二十歲,然后是二十一歲、二十二歲、二十三歲。社員們起先叫我“小莫”,隨后改叫“阿莫”,不久就升格為“老莫”。雖然地里的活是一年忙到頭,有一年甚至連大年初一也得扛著鋤頭到地里站著,“過一個革命化的春節(jié)”,但是心里卻是茫茫然的一片空虛。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時間,你的價值在哪兒呢?青春,據(jù)說比“金縷衣”更加珍貴的“少年時”,你的價值又在何方呢?

趙浜是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彎彎曲曲的河浜水清如鏡,河邊散布著幾個村落,從茂密的竹林里露出茅屋或瓦屋的屋頂,石板鋪成的水橋從竹林里伸向河邊。竹林之外的河邊長著一些楊柳和桃樹,在濛濛的春雨中,鵝黃色的柳絲裊裊地下垂著,時常引得魚兒躍出水面。盛開的桃花綴滿枝頭,像是含笑的少女,叫人格外佩服古人用“花枝招展”來形容美女,真是絕妙好辭。雨中的炊煙也婀娜多姿,灰白色的一縷,緩緩地從竹林后面漂浮出來,凝重而不失輕盈,像是水墨在宣紙上慢慢地暈開卻又輪廓分明,然后漸漸地融入雨幕中去。我站在窗前,久久地凝視著趙浜的雨景,涌現(xiàn)在心頭的卻不是美感,而是時光消逝、韶華難留的莫名惆悵。

最難忘下面的一幕:一個隆冬的下午,天色陰霾,北風(fēng)呼嘯,我與一群社員在地里拔棉花萁。此時已是農(nóng)閑季節(jié),小麥、油菜都已種好,剩下的農(nóng)活像拔棉花萁之類都是不急之務(wù),早幾天晚幾天都沒關(guān)系,完全可以等到較暖和的晴天再干。然而當(dāng)時的上級領(lǐng)導(dǎo)要求我們必須每天都出工,否則就要追究生產(chǎn)隊長破壞“抓革命、促生產(chǎn)”的責(zé)任,我們就冒著刺骨的寒風(fēng)下地了。到了三點多鐘,隊長大喝一聲:“吃煙!”“吃煙”就是下午的工間休息,頃刻之間大家便如鳥獸散,紛紛鉆到河邊供打漁人呆的草棚里躲避寒風(fēng)。草棚太小,只擠進幾個捷足先登者,其余的人便被擠溢出來,沿著草棚南邊的蘆席墻蹲成一排。大家都拼命地往中間擠,因為最靠邊的人便有一個肩膀或整個脊背暴露在北風(fēng)中,破舊的棉襖是擋不住凜冽寒風(fēng)的。那天我還算幸運,擠在人堆中間,兩個肩膀都感覺到別人的體溫。我們袖著雙手,縮著腦袋,鴉雀無聲。天色越發(fā)陰晦了,寒風(fēng)中似乎夾雜著幾點小雪花。隊長罵了一聲老天爺?shù)哪?,說:“干脆下雨就可以歇手了,這不死不活的狗天!”隊長既不發(fā)令“動手”,又不發(fā)令“歇手”,大家便久久地在草棚前賴著。暮色漸漸地降臨了,但誰也不敢起身回家去,因為那樣的話你就要少掙四分之一天的工分了。我呆呆地望著河里的流水,知道這河水正是朝東流向長江的,不由得想起了“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的詩句,心里便一陣痛楚。時間啊時間,你就這樣毫無價值地流逝了嗎?

奇怪的是,人們有時也嫌時間流逝得太慢,這多半是他們滿腹憂愁、度日如年的時候。比如客居異鄉(xiāng)的杜甫就嫌秋夜太長:“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再如唐詩中的怨婦常常埋怨長夜漫漫,李益的宮怨詩說:“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那位失寵的宮女“寂寞恨更長”,竟埋怨漏壺中的水好像是深不見底的海水,永遠也滴不完!即使是詩人自己有時也希望時間流逝得更快一些,最著名的便是清人黃仲則《綺懷》詩中的兩句:“茫茫來日愁如海,寄語羲和快著鞭!”黃氏家境貧寒,身體羸弱,本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傷心人,再加上情場失意、仕途坎坷,難怪他痛不欲生,只恨時光流逝得太遲緩了。由此可見,希望時間加快腳步無非因為目前的處境太痛苦,但愿早點得到解脫。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除了少數(shù)命運的寵兒外,誰能在一生中不經(jīng)歷一點痛苦呢?所以黃仲則的詩句會在許多讀者的心中引起共鳴,我就曾有過痛切的體會。那年冬天,我到江南探視母親后返回淮北的棲身之地泗縣?;疖囋诹璩咳c到達中轉(zhuǎn)站固鎮(zhèn),我隨著一伙旅客從火車站奔到汽車站,大家都知道長途汽車票很難買,去晚了也許今天就走不成了。到了汽車站一看,人倒還不太多,汽車站的大門卻緊緊地關(guān)閉著,門前掛著一塊告示牌,說是早晨六點鐘才開門。人們?nèi)齼蓛傻厣⒙湓谡厩暗膹V場上,議論紛紛。我沒有旅伴,便形單影只地站在一邊。明月當(dāng)空,清冷的月光水一樣地灑在廣場上,使幾盞路燈顯得暗淡失色??諝庵袥]有一絲風(fēng),但是寒氣逼人,一直沁入骨髓和內(nèi)臟,身上穿的棉衣活像是用紙糊的。人們紛紛跺腳、搓手,或原地跑步,一邊咒罵這該死的天氣,一邊咒罵時間過去得太慢。我沒有手表,過一陣便問旁邊的人現(xiàn)在幾點了,那人沒好聲氣地回答:“才四點!”“才四點一刻!”“還不到四點半!”……天哪,今天的時間怎么走得這么慢???也許是這個人的手表失靈了?大家都快被凍僵了,時間卻依然不慌不忙地向前爬行。我當(dāng)時沒有想起黃仲則的詩句,但我是多么急迫地希望身旁旅客的手表上的時針轉(zhuǎn)動得快一點??!

真正使我反復(fù)想起黃仲則詩句的經(jīng)歷發(fā)生在1974年。那年4月,我的父親自殺了。雖然自“文革”爆發(fā)以來受盡折磨的父親早已萌生去意,但他的突然離去仍然使我如五雷轟頂。生我養(yǎng)我的父親突然變成了一捧寒灰!父親的突然去世幾乎摧毀了我對人生的全部信念,一連數(shù)月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我知道時間會撫平人們心頭的創(chuàng)傷,漢代楊惲在《報孫會宗書》中說:“君父至尊親,送其終也,有時而既?!奔词挂粭l緩慢地流淌的河水也終究會沖走河底的砂石,會刷平河岸的凹凸曲碕,時間的流淌也終究會逐漸消減心頭的痛楚,就像魯迅所說的,“時光流駛,洗成緋紅,也會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藹的舊影”,長逝者的音容笑貌雖會永存心間,但是悲哀之情是會逐漸變得微漠的。我多么希望時間之河變成一條湍猛奔騰的急流,讓飛瀉而下的河水早日沖走積壓在我心頭的沉重砂石。我回到趙浜邊上,在地里拼命地干活,想讓勞累疲乏來麻木心頭的痛感,可是沒用。我取出英語書本,拼命地記單詞、背課文,想讓枯燥的文字記憶來取代對父親的思念,也沒有用。我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從悲痛的泥潭里自拔出來,我反復(fù)地誦讀黃仲則的詩句:“茫茫來日愁如海,寄語羲和快著鞭!”時光啊,請你更迅速地流逝吧!就像韓愈所說的,讓“日月如跳丸”吧!就像杜甫所說的,“飛騰暮景斜”吧!

中國的河水大多是東流入海的,當(dāng)詩人偶然發(fā)現(xiàn)一條西向而流的水流時,就會產(chǎn)生時光倒流的奇思妙想。蘇軾被貶黃州時,偶然在蘄水看到了西向而流的蘭溪,大感興奮,作《浣溪沙》說:“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卑拙右住蹲砀琛氛f:“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時沒。腰間紅綬系未穩(wěn),鏡里朱顏看已失?!碧K詞反用其意,說既然流水都有向西而流的,安知時間不會逆向而走?人生老而復(fù)少是完全可能的!這雖然只是詩人的一時興至之言,但句中所包含的樂觀曠達、積極有為的人生觀卻極為可貴。是啊,與其悲嘆時間的迅速流逝而悲觀失望,何如以樂觀的精神來對待人生,讓有限的時間變得更加充實,更有價值?

如今的我一事無成,卻已年過半百。對我來說,“花開堪折直須折”的“少年時”早已一去不復(fù)返了,“老大徒傷悲”的時刻確鑿無疑地已經(jīng)來臨了。東漢末年孔融給曹操寫信說:“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為始滿,融又過二。”我最初讀到這些句子時,覺得“五十之年”是多么遙遠的將來啊!沒想到“忽焉”一下我已經(jīng)比孔融的年齡“又過三”了。對于我輩決不奢望“萬壽無疆”或“永遠健康”的普通人來說,年過半百后該如何看待時間呢?曹操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蹦钱?dāng)然是鼓舞人心的人生格言,但我經(jīng)常想到的卻是春秋時燭之武的人生慨嘆:“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我在青壯年時代都無所作為,現(xiàn)在更不會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我并不自暴自棄,我仍然會認(rèn)認(rèn)真真地教我的書,也會一如既往地珍惜余下的有限時光,好好地活著。但此時此刻,我愿意用做座右銘的有關(guān)時間的格言已不是那首《長歌行》,而是幾句陶詩:“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yīng)盡便須盡,無復(fù)獨多慮!”

盡管如此,我還是要向讀者,尤其是向青年讀者,鄭重推薦《長歌行》,因為他們正處于“花開堪折直須折”的時候,他們不會再有躲在草棚前面消磨時間的經(jīng)歷,他們理應(yīng)讓耳邊不時響起“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人生格言。

(2004年8月29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