諱疾忌醫(yī)
【釋義】隱瞞自己的疾病,怕醫(yī)生診斷出來。后泛指隱藏自己的錯誤,怕別人指出來。
【出處】戰(zhàn)國·韓非《韓非子·喻老》。
秦越人是齊桓公在位時一位著名的醫(yī)生。因為他同情民間疾苦,而且還有高超的醫(yī)術(shù),多次治好了瀕臨死亡的病人,所以,人們都拿古時候的神醫(yī)扁鵲來稱呼他。久而久之,各國百姓就習(xí)慣地把他稱作“扁鵲”,而他的真實姓名,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公元前39年,扁鵲到齊國為都城臨淄的百姓治病,周圍的百姓聽說扁鵲來了,都蜂擁而至,請他給自己治病。齊桓公也聽說了,就派人去請扁鵲來宮中敘談,以顯示自己禮賢下士。
宮廷里的文武大臣聽說桓公要召見扁鵲,一個個都沒有吃早飯就上朝等候,想看看這位馳名天下的神醫(yī)??墒谴罟兕I(lǐng)著扁鵲走進王宮時,兩旁的大臣都愣住了,進來的竟是一個矮小的老頭,臉上都露出了失望的神情。
扁鵲走到齊桓公跟前,雙手一拱,說:“民間小醫(yī)秦越人奉命晉見主公大人。”
“請坐。”齊桓公說。接著就天南地北地聊了起來。談話中扁鵲聽出齊桓公說話的聲音與健康人不同,他又仔細觀察了一下齊桓公的氣色,就關(guān)切地問:“主公近來身體可好?”
齊桓公一聽扁鵲問他的身體情況,自信地說:“我的身體一向很好,沒有什么問題。”
“不,主公,您已經(jīng)開始生病了,由于剛剛開始,你還沒有發(fā)覺罷了。您這病現(xiàn)在只是在皮膚里,還容易治?!饼R桓公聽后,笑著說:“我一天到晚吃得飽,睡得足,哪兒來的病呢?請您不要開玩笑吧!”
扁鵲看到齊桓公滿不在乎的樣子,覺得不好再談了,便起身告辭了。
過了幾天,齊桓公又打發(fā)人來請扁鵲入宮。齊桓公一見扁鵲,就說:“怎么樣?我說得不錯吧,你看我哪像有病的樣子?”
說完,很自信地晃了晃身子。
扁鵲仔細觀察了一番齊桓公的氣色,然后對他說:“主公真的病了,而且,這幾天病情又有發(fā)展,已進入血液里了。如果不治療,恐怕還要加重。”齊桓公聽后,臉上露出滿不在乎的神色,心想,凡是行醫(yī)的人,總愛拿沒病的人當(dāng)病人來治,把生小病的人說成嚴(yán)重的大病,以顯示自己治病的醫(yī)術(shù)。扁鵲見此狀況,只好主動告辭了。
過了幾天,扁鵲不放心,第三次進宮,見了齊桓公,開口就說:“主公的病,已發(fā)展到腸胃之間,如不抓緊時間治療,生命就有危險了。”
齊桓公見扁鵲每次進宮,不談別的,總說自己有病,就很不高興,甚至對扁鵲連理都不想理了。扁鵲只好默默退了出來。
又過了幾天,扁鵲在街上為人診病,正好齊桓公駕車經(jīng)過,扁鵲用眼一掃齊桓公的面色,掉頭就走了。齊桓公見此情景,就派人追上去問扁鵲原因。扁鵲說:“起先,主公的病只在皮膚處,那時用熱毛巾燙一下就可治好;病到了血脈里,可以用針灸治療;上次見到主公,病已進入腸胃之間,吃一劑藥也還可以治好;現(xiàn)在,主公的病已進入骨髓了,就是神仙見了,也無法醫(yī)治了。”
幾天后,齊桓公果然病倒了,他忙派人去請扁鵲,扁鵲早已逃得無影無蹤了。沒幾天,齊桓公就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