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

落英祭:惲代英烈士傳 作者:徐良文,于揚(yáng)子 著


5

那么,閩西這一切變化是從何時開始的?

這一切變化開始于1929年春天。那個春天,朱毛從井岡山下山了。

為什么要下山?后來在保安的窯洞里,毛澤東對斯諾是這樣說的:

我們的隊伍在井岡山會師以后,進(jìn)行了改編,著名的紅軍第四軍創(chuàng)立了,朱德任軍長,我任黨代表。一九二八年冬天,何鍵的部隊發(fā)生起義和嘩變以后,井岡山來了更多的軍隊,這樣就產(chǎn)生了紅軍第五軍。彭德懷任軍長。除了彭德懷以外,還有長征途中在貴州遵義犧牲的鄧萍;一九三一年在江西犧牲的黃公略;和滕代遠(yuǎn)。

來了這么多軍隊,山上的條件變得很差了。部隊沒有冬衣,糧食奇缺。我們有好幾個月幾乎只靠吃南瓜過活,戰(zhàn)士們喊出他們自己的口號:“打倒資本主義吃南瓜!”——在他們看來資本主義就是地主和地主的南瓜。朱德留下彭德懷守井岡山,自己突破了白軍的封鎖,一九二九年一月,我們的第一次守山就此結(jié)束。

毛澤東和朱德率紅四軍三千人馬從井岡山出發(fā),向贛南、閩西進(jìn)軍。

采訪過朱德的美國作家史沫萊特在她的書中這樣描述:

在那出發(fā)作戰(zhàn)的三千人里面,只有不到一半人攜有某一類新式武器,其他的人只手持梭鏢。有一些人穿得破破爛爛,倒還能看得出那衣服過去曾經(jīng)是軍裝,其余的則穿著滿是補(bǔ)丁的褲褂,腳下是繩鞋,頭上纏著中國窮漢通常裹纏的五顏六色的頭巾。

他們是消瘦饑餓的人群,許多人不過十五六歲或靠近二十歲,手掌又大又硬,腳板生滿厚繭,對于他們來說,人生不過是經(jīng)年勞累、窮困、缺乏安全和飽受欺凌。大部分人不識字。每一個人攜帶一條長得像香腸似的干糧帶,斜掛在一邊肩頭上,另一頭扎緊,斜拖到臀部。袋里裝著夠吃兩三天的大米,過后只有靠地主的米缸,或是截獲敵人運(yùn)輸隊的大米來補(bǔ)充了。

他們的第二件裝備是一條布制的子彈帶,長的除了可以斜掛在兩個肩膀上、在前胸和后背打兩個交叉,還可以纏在腰部。手中有步槍的人,子彈帶里還裝有幾發(fā)子彈;那些手持梭鏢的,子彈帶里卻空空如也。朱德最后檢閱部隊的時候,便對梭鏢戰(zhàn)士們說:“你們過不了多久就會拿上槍,你們的子彈帶里也會裝滿子彈?!?/p>

朱德沒有說錯,轉(zhuǎn)折是從朱毛紅軍攻占長汀開始的。

史沫萊特繼續(xù)寫道:

長汀那時由過去當(dāng)過土匪頭子的郭鳳鳴把守,他是從土匪頭子搖身一變而成為大地主和國民黨將領(lǐng)的。他的隊伍大部分是從慣匪和鴉片客里收編為國民黨軍的。只要能把這支隊伍從長汀城墻后面引出城外,就有辦法擊潰它;不過,它除非確信紅軍又小又弱,是不敢出城的。

它只能從一條路線出城,這就是長汀北面的一條狹長山谷間的小路,山谷中間還有一條又急又深的河流奔騰穿過。紅軍露營的地點正在可以俯瞰這條山谷的岡巒上。

紅軍派遣他們的農(nóng)民向?qū)нM(jìn)入長汀,散布“赤匪”在城外一箭之遙的地方安營扎寨的消息,說他們的武器既少,彈藥又缺;然后,他們就枕著步槍睡大覺,一直到天亮。

第二天午前。敵軍兩個團(tuán)沿著山谷間的小路以一路縱隊的隊形開出來。通訊員跑來報告說,敵軍司令坐著四人大轎跟著隊伍。朱將軍笑道:“大概是郭鳳鳴親自撿便宜來了。”敵軍來到朱德和毛澤東計算好的地方,紅軍前哨便稀稀拉拉地開了幾槍,裝作倉皇失措,大叫大嚷地跑上山去。朱將軍猜道,“我們的前哨只要放幾槍,一定會把他們引上山來?!睌耻姽涣⒖滔蛏馅s,而且越爬越高,一邊喘氣,一邊流汗;一路上絲毫沒有遇到抵抗,膽子越來越大。紅軍最后終于從隱蔽地點一擁而出,敵軍嚇得心驚肉跳,掉頭便跑下山去。紅軍則如泰山壓頂,直撲下來。在小路上雖然也有一些戰(zhàn)斗,但敵軍到了河邊絕路,完全被解除了武裝。

最后階段正打得熱鬧,一名衛(wèi)兵跑進(jìn)朱將軍的指揮所高叫道:“一個穿著高級軍裝,帶著一身貴重財物的大胖子想坐船從河上逃走,被打死了!”

事后證明,這大胖子不是別人,正是郭鳳鳴,那身貴重財物包括大金表、金鏈和在他肥胖手指上所戴的好幾個戒指。

黃昏時分,紅軍占領(lǐng)了長汀,把城內(nèi)的敵軍統(tǒng)統(tǒng)繳械,第二天黎明,就在城內(nèi)和城外方圓五十英里的地方建立起政權(quán)。毛澤東一如往常,毫不休息就展開工作,像在土地革命開始時一樣,重新建立群眾組織,并且籌備人民代表會議——或稱蘇維埃。長汀是整個地區(qū)的中心。有一些地主被捕了,有一些潛往南面的上杭城。不久,這一地區(qū)的土地就由村委會和區(qū)委會分配了。

長汀一戰(zhàn),繳獲了郭鳳鳴兩千支步槍和幾十挺機(jī)關(guān)槍,正如朱德下山時所說,手持梭鏢的戰(zhàn)士都端起了步槍。

不僅如此,朱毛還奪得了郭鳳鳴一個擁有日本縫紉機(jī)的被服廠,紅軍終于有了第一批正規(guī)的紅軍軍裝:八角帽、紅五星、一副裹腿和灰藍(lán)色的軍裝。紅軍每人領(lǐng)到四塊錢的津貼,上街理發(fā)洗澡,清除身上的虱子,全身上下煥然一新。

這首寫于1929年秋的《清平樂·蔣桂戰(zhàn)爭》足以表達(dá)毛澤東那一刻的心情:

風(fēng)云突變,

軍閥重開戰(zhàn)。

灑向人間都是怨,

一枕黃粱再現(xiàn)。

紅旗躍過汀江,

直下龍巖上杭。

收拾金甌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