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幼年喪父

我的父親常連安 作者:常寶豐 口述,鮑震培 執(zhí)筆 著


二、幼年喪父

1906年秋天,父親7歲那年,爺爺由于長年的勞累和生活的重壓,得了重病,一病不起。一天下午父親放學回家,見家門口圍著許多人,太太一把抱住他失聲痛哭起來:

“兒子,我可憐的兒子。安他爹,你個狠心的,你走了不要緊,撇下我們孤兒寡母可怎么活呀!”

“爹爹呢,我要爹爹,我不能沒有爹爹。嗚嗚嗚……”父親看著空落落的床鋪,也大聲哭起來。

爺爺走后,父親無心上學,經(jīng)常在上課的時候走神。他的腦子里想的全是他母親要改嫁這件事。

失去了依靠的太太給人縫窮、洗衣服,忙得沒日沒夜,累得形容憔悴。一天鄰居白大媽來家說:

“她常嬸兒,你這么年紀輕輕的守寡不是個事,我看還是再走一步吧?”

太太把頭低下去。“好女不嫁二夫,我有常安呢,說出去不好聽?!?/p>

“為了常安,你也得找個好人家,他念書要花錢,要不你上哪給他弄學費呢?”

“可是……難哪?!碧O率掷锏幕睿瑵M臉愁容。

父親小小年紀不懂得什么叫“走一步”,什么叫“二夫”,可是有一天看見有個男的來找太太,他打心眼里感到不自在。

正想著,頭上挨了一記猛敲,趙先生厲聲呵斥:“你不好好念書想什么呢?”

“常安要去當拖油瓶了!”同學們嗤嗤笑,小聲議論。

父親感到很難堪,他不想待在這個家里做拖油瓶。什么叫“拖油瓶”呢?這是舊社會的一句俗語,是說婦女改嫁,前夫所生的子女被帶到后夫家去的,俗稱“拖油瓶”。其實這是以訛傳訛,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拖有病”而不是“拖油瓶”。古時候寡婦再嫁,后夫娶寡婦做妻子的,家境一般都不太好。舊社會天災人禍頻繁,一旦寡婦帶來的子女有什么三長兩短,往往引起前夫親屬的責難。后夫為避免這類糾葛,娶寡婦做妻子時,就要請人寫一字據(jù),言明前夫子女來時就有病,今后如有不測與后夫無關。因而人們就把再嫁婦女的子女稱為“拖有病”。由于“拖有病”與“拖油瓶”字音相近,就被人說成了“拖油瓶”。其實這就是舊社會歧視婦女的一種老觀念,放在現(xiàn)在都不叫事。但那時在父親看來是一種羞恥,他的心里過不去這個坎兒。

生活還是要繼續(xù),太太最終還是改嫁了。父親的“嫁父”(繼父之意)是一個老實厚道的人,充當巡警,雖然一個月薪金只有6元錢,但他愿意負擔父親的學費。父親見太太每日起早貪黑地操勞,節(jié)衣縮食為他攢學費,非常不落忍地說:“媽媽,我不念書了,省下錢來給家里用吧?!?/p>

太太當然不同意,他只好繼續(xù)去私塾念書。

這年正月十五,京城處處張燈結彩,大鬧元宵,父親和幾個小伙伴到天橋看紅火,正是“酒旗戲鼓天橋市,多少游人不憶家”,那天也不知道有多少江湖藝人在天橋“撂地”,表演什樣雜耍。武的看了些拉弓、舉刀、爬竿、抖空竹、油錘灌頂?shù)挠矚夤?,文的聽了老、少云里飛的滑稽二黃,還有窮不怕和他徒弟貧有本的相聲。

小云里飛是“八大怪”中名氣最大的。他原是京戲班里的武丑,10歲開始登臺。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在逃往西安時帶走了一批藝人,其中就有他。慈禧死后,戲班解散,他才來到天橋撂地。他在空中連翻兩個筋斗的絕技在天橋名震一時。小云里飛的表演特點是在京戲中夾雜著相聲。他鑲著一顆金牙,嗓音圓潤,表演滑稽。表演時不但能在空中連翻兩個筋斗,還能頭點地,連翻40個筋斗。他在要錢時有兩個絕活兒,一是舌頭伸出來,能貼在鼻梁骨上;一是把耳輪塞進耳朵眼里,要完了錢,耳輪再彈出來。

父親正笑得快岔氣,突然人們都往一處跑去,人聲沸騰起來:“耍中幡的來啦!快去看呀!”頓時里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泄不通,父親仗著人小從人縫擠進去一看,原來是耍中幡的。

中幡由一根又粗又長的竹竿制成,有三丈來高。竿頂有一把紅羅傘,傘下掛著一面繡字的標旗,上面寫著“天橋絕活中幡”。表演的藝人將竿子豎起托在手中,舞出許多花樣,一會兒將幡竿豎于一個肘彎處,用力將幡竿顛起,用另一個肘彎接住;一會兒用后脖窩、腦門接??;或者用單手托住竿底,反腕將幡竿移到背后,再將竿拋到前邊,然后用肘彎或者肩膀頭將竿接住。眾人一陣歡呼。

輪到吳三上場了,他大喝一聲,將竿子高高拋起,用下邊的牙齒接住幡竿底部一個邊,很重的中幡紋絲不動,保持直立的姿態(tài)。眾人屏住呼吸,看呆了,隨即一片喝彩。

天橋藝人的高超技藝深深吸引了父親,在他7歲之前還算“幸?!钡挠洃浿?,天橋無疑是一個散發(fā)著溫暖和光亮的地方。

有一天“嫁父”領來一個人,一進門讓父親叫他叔叔,父親一見這人非常面熟,這不是耍中幡的吳三嗎?就高興地叫了一聲“叔叔”。沒想到這個譽滿天橋的中幡藝人竟然是自己的親叔叔,父親和叔叔相談甚歡,漸漸說出了自己想學唱戲的心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