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中雪后

飛花令 每天一首好詩詞(第二卷) 作者:婉如 著


山中雪后

清·鄭板橋

起開門雪滿山,
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
一種清孤不等閑[1]。

注釋

[1]清孤:凄清孤獨。ft

賞析

《山中雪后》為鄭板橋感懷之作,他之所以感懷是因為自己一生經(jīng)歷曲折,乾隆元年進士,任山東范縣、濰縣知縣前后十二年,有政聲。因違忤上官而被罷官。歸里后,往還于揚州興化間。為了維持自己的生活,鄭板橋只能以在街頭賣畫為生,有時幾天賣不出一幅畫。這樣的生活現(xiàn)實讓鄭板橋飽嘗艱辛,而這首詩便是當(dāng)他看到山中大雪后的景致有感而發(fā)的感慨之作。詩作開門見山,先是描繪一幅畫者筆下的雪景:清早起來,推門便見外面蒼茫一片,世界被白雪包裹,凄清之中透著寒涼,哪怕太陽已經(jīng)升起,但因為冷寒的落雪也變得毫無活力。在這樣的現(xiàn)實下,屋檐結(jié)起了長長的冰凌,連一向傲冬的梅花都被凍而不發(fā),這次第分明凄涼不已。但詩人卻別有深意,于詩末寫下“一種清孤不等閑”之句,這不只是一種對現(xiàn)實的反抗,更是自我清高之質(zhì)不肯妥協(xié)的吶喊。古人說于景中見真情,在這樣凄清之景內(nèi),我們可以看到的便是鄭板橋身處凄冷之境不畏世態(tài)炎涼的形象。因為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鄭板橋的詩作才被賦予不同凡俗的別樣之感,就好比嚴(yán)迪昌先生對他的評價一般:“板橋詩毫無可‘怪’之處,唯其從‘正’的尺度繩衡之,乃屬‘變’且‘俗’,既不古雅,又乏高華,更無含蓄溫醇可言。少見則怪,在一片‘真’氣匱乏的習(xí)尚中,驟然吹來迥異的風(fēng),自不免有怪異感?!?/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