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淡課
方文竹
生活已被生活淹沒一場雨的加法中
我的內(nèi)心正在施行減法
這即我的恬淡課像宛溪河畔的石馬
石頭是石頭馬是馬
若石頭與馬相加就是一千年的沉默
為找時代的出口需要消除夢幻的把柄
攔路虎顯示它的八面威風
在潔白的紙張上不置一字
報復呢喃
假裝不是手法內(nèi)心的風景讓她永存內(nèi)心
重述一遍就是迷宮
就是將一臺舞臺劇搬到生活的中央
一朵花可以擺開一頓盛宴
一滴水可以擊退一座大海
一個恬淡的人喝退背后的十萬座大山
你和我一起可以拉扯出耀眼的火星
可是我減法之后所剩下的
除了石馬的骨骼
就是無邊的虛空
(選自《草原》2013年第4期)
作者簡介
方文竹,男,20世紀60年代出生,安徽懷寧縣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碩士,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出版詩集《90年代實驗室》等各類著作19部。獲安徽省政府文學獎(2005-2006),中國當代詩歌獎·創(chuàng)作獎(2011-2012)。
導讀
首句“生活已被生活淹沒”,是拷問嗎?由此我們能想到烙上北島特點的一些詩,“在內(nèi)心施行一場雨”,很高明的用法,如此運用現(xiàn)代漢語,實為一大突破,這讓我想到方文竹倡導的滴撒詩歌理念:“通過語言滴撒的美學形態(tài),找到漢語詩歌的純構成境域……”他似乎正是在踐行這一原則。這是當代詩學最為可貴的探索,一些關乎人類生存生活的話題,隱隱感覺他已經(jīng)把握住了方向。石頭與馬相加,是一千年的沉默。還是無言,無言是大境界,大藝術。關鍵是石與馬這一風貌的保存,保存在一顆經(jīng)過洗練的內(nèi)心中。后面果然就有“時代”二字的出現(xiàn),而在眾多的淹沒中,這種時代就有了介乎“墳墓”的意義。就像一場劇的上演,變幻的是手法,所謂的迷宮也只是一種虛幻。后面進一步虛幻了一朵花,一滴水,都是為了映襯“恬淡”,有無數(shù)的能指與所指。“適量未知”是好詩的標志之一,這首詩思想藝術俱佳,顯然是高標準的。(梅府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