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木心》
今晚亞洲學會(Asian Society)放映紀錄片《木心》,我當然要看。木心去世三年多了,非常想再見到他,聽到他的聲音,心里卻又忐忑不安。木心一向愛美,這部拍攝于他逝世前一年的影片中,他留下的會是怎樣的風貌呢?木心就是木心,容顏端好,語含機鋒,始終保持十足的紳士風度。
這部紀錄片介紹了許多他的畫作,給我很獨特的感受,像詩。木心訪談部分,配合畫外音和陳丹青的補充。木心本人語言則簡約生動。問及他的創(chuàng)作是否從經(jīng)歷苦難中得來,他回答說自己沒有這種鄉(xiāng)愁,強調(diào)他活著他就創(chuàng)作?;蛟S正是因為如此,他有一句名言:白天是奴隸,夜里是王子。即使關在監(jiān)牢,夜晚仍是他獨自擁有的王國,他用能找到的一切紙張寫作,然后折成小塊塞進棉褲。
陳丹青認為Francisco Bello和Tim Sternberg從紐約去烏鎮(zhèn)拍攝《木心》很不尋常。木心不是著名人物,紐約不認識他,他們兩位卻看中他。這部片子拍完,尚未剪輯完好,木心已離開人間。他過世后,作品在大陸竟是越來越受歡迎,雖然比他在臺灣造成的轟動晚了二十年。
回家的路上,我想到陳丹青說木心留下的手稿很多,腳步輕快起來,而且覺得天上一彎新月,特別美麗。
寫于201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