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我依依不舍的,不止石勒溝的溫柔

激情,在脫貧攻堅一線揮灑 作者:本書編寫組


讓我依依不舍的,不止石勒溝的溫柔

人民日報記者◎喬棟

個人感言

端午節(jié)的晨霧籠罩在窗外,一個月的駐村生涯就要結束了。這一個月,有目睹農民辛苦的辛酸,有感嘆基層干部不易的共鳴,也看到了這里人們奔向更美好未來的希望。清晨,村民們去給村頭的那棵兩百年樹齡“老人家”上香,他們世代在這里,也世代愛著這里,衷心祝福他們一切順利。

風卷著楊樹葉子發(fā)出嘩嘩的聲響,黑云籠罩在石勒溝的上方,終于要下雨了。

我的第一反應是山上剛栽下的苗不用受罪了。這雨,今年來得格外晚。5月1日,我來山西省和順縣下石勒村駐村一個月,只是在剛來的第三天晚上擠了幾滴雨,將將能把石勒溝干涸的黃土潤濕一層。而這,對于剛從拱棚里轉栽到山上的萬壽菊苗來說,遠遠不夠。這幾天,暴曬而死的苗太多了。

“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鞭r家不易,沒來蹲點之前,只是會在采訪的時候走馬觀花,看看農村的“新產業(yè)”,就以為農民們已經集體解放雙手雙腳了。

哪有那么容易。我駐的村,是石勒溝里經濟底子搞得最好的一個,但是這里大部分農民,還是會每天下午兩點頂著烈日暴曬,去地里栽萬壽菊苗。雖然不是再種僅能維持溫飽的玉米,而是回報更高的萬壽菊,雖然不用像以前那樣趕著牛、頭挖渠、澆水干活,取而代之的是栽花器、自來水管等,,但受的苦依然不輕。

農民們是合作社成員,雖然成了“股東”,他們依然是最辛苦、最純樸的人??吹轿译p手笨拙地拿著栽花器用力捶地時,他們會哈哈大笑,也會在我雙手快起泡時,善意地接過我手里的農具,并在晚上邀請我去他們家吃一碗端午節(jié)的涼粉。

駐村故事:村第一書記是頂“責任帽”

這就是山里的農民,這些年來,也許他們一直是這樣,又或許他們改變了很多。去年,石勒溝里的土路都硬化了,摁著喇叭穿行的小轎車越來越多,溝里兩側山上架起來的信號塔也越來越多,墻上的“電商進村”的標語刷得醒目。60歲的老農,也費力地劃拉著手機要掃我的微信,盡管手上的繭子讓他操作起觸屏手機來不是那么順溜。

時代裹挾著石勒溝和這里的人們,都在往前走。但其實,留守的人們都想走了的人回來。村支書杜繼英點燃一根煙,一聲長嘆:“村里現在的主要勞力年齡都在50歲以上,60多歲都得頂一個‘硬勞力’,年輕人都走了,沒辦法?!?/p>

杜繼英煙癮很大,一天要抽兩包。他今年49歲,算是村里的年輕人。和他搭班子的村主任張瑞紅年齡和他一般大,兩人經常蹲在山上,邊抽煙邊望著平整出來的一塊塊土地:“錢都不愁,就愁沒人?!?/p>

周邊村鎮(zhèn)的情況都大抵如此。隔壁溝里的梧桐掌村,最少的時候只剩下三戶人家。他們不可避免地卷入了這場城鎮(zhèn)化的洪流,但杜繼英他們的理解比較微觀:“學校撤了。村子里沒了學校,孩子和年輕家長們就都跑到城里啦。”

我在《回村操起老本行》的文章里說:“下午六七點,合作社的老李等幾個人吹著口哨,趕著20多頭牛回來了,牛脖子上叮叮當當的鈴聲在夕陽里回響。村頭,楊桃祝老人正在翹首盯著眼前的盤山路,兒子女兒晚上要開車回來看他?!?/p>

我沒敢點出來的是,在這場城市和農村對人口的爭奪戰(zhàn)中,走與歸,成了一個常態(tài)化的命題。對于村干部而言,他們是矛盾的:覺得城里方便、生活水平好,但村子不能沒有人、村子不能在他們手上消失。

村干部的難題還有很多。杜繼英是個耿直、爽朗的人,在他家只吃了兩頓飯,他說話也不跟我避諱:“縣里光說讓限時拆牛棚,說是為了搞好環(huán)境,但你看看,沒有任何拆遷補助就算了,這幾天能動的勞力都在山上栽苗,哪能顧得上這些!”

我還沒敢跟他說接班人的事情。他看好村里的會計,想重點培養(yǎng)。但前幾天和會計閑聊,這個38歲的年輕人表達了想走的意思,原因還是孩子上學需要人照顧,村里事多、雜,但掙得太少了。

村里的事確實雜。我剛來沒幾天,隔壁的義興鎮(zhèn)著了大火。當天下午,杜繼英領著村里的森林防火隊員趕去救援。晚上10點,我順著他給我發(fā)的定位摸了過去,發(fā)現他們一堆人蜷在離著火處200米遠的地方,慶幸著剛才跑得快,要不然就被突變風向的火給包圍了。凌晨1點我下山的時候,他們才領到了縣里送來的面包、火腿、礦泉水,有了這些干糧,他們能夠撐到后半夜了。

滴答滴答,時間在走,雨還在下。明天就是端午了,這一個月,意猶未盡,收獲滿滿。還沒回去,已經開始懷念和感傷。其實我最怕的,是我在這里打攪了他們一個月,除了發(fā)了幾篇關于村里的稿子、協(xié)調下石勒村的新聞在中央電視臺經濟新聞聯(lián)播播出,別的啥也幫不上。但杜繼英、張瑞紅老哥倆說,要給我頒發(fā)一個下石勒榮譽村民的證書,還讓以后結婚的時候記得告訴他,他要跑到太原、北京給我上禮。

我想,讓我最留戀的,應該就是這種村里的人情味了吧。而這種人情味,也將繼續(xù)施力給出去的人們,讓他們在心累的時候,看到歸途在哪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