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香煙畫片

云鄉(xiāng)漫錄 作者:鄧云鄉(xiāng) 著


香煙畫片

諸多商標的香煙,除去開煙廠的老板而外,要許許多多從業(yè)人員。這中間管理人員、生產(chǎn)工人、運輸、銷售等不要說了,而且還要好的印刷廠、印刷工人,更重要的是美術設計人員。漂亮的煙盒要美術設計,廣告要設計,要畫師畫時裝仕女畫。為“美麗牌”畫廣告的謝之光,就是一時著名的專畫香煙廣告的畫家。還有不少專門給香煙畫片作畫稿的不知名畫師,這些畫片最為兒童、小學、初中的學生喜愛,因而這些不知名的畫師也可以說是早期的“兒童讀物畫家”。因為香煙是大人吸的,而煙盒里的畫片卻是當年兒童最愛玩的玩具。煙盒里的畫片是什么時候開始有的,這個問題恐怕很難確切回答,但可以肯定,在清代光緒末年、宣統(tǒng)年間就十分普遍了。手頭的畫片資料,里面畫的三百六十行,就全是梳辮子的。有一張上海瑞華煙公司的畫片,背面印著龍旗,這是清末大清國的國旗,現(xiàn)代人已很少見到了。

我開始懂得玩香煙畫片,要推回到六十七八年前,即一九二八年左右,那時我虛齡五歲,剛剛有記憶,開始懂事。家住在太原,每天家中客人不少,常常在打開煙盒吸煙時,把煙盒中的畫片順手拿給我玩,花花綠綠,雖然好玩,但我年齡還太小,太幼稚,玩玩就扔了,也不知上面畫的什么?第二年冬天由省會太原回到山鄉(xiāng)老家,后來讀書了,同學們也有攢香煙畫片的,鄉(xiāng)下叫“洋片”,或叫“洋畫”,我雖然不是專一地玩這些畫片,但總也不時收集一些,一扎一扎地用線綁起來,放在書箱中。但鄉(xiāng)間吸香煙的少,牌子也不多。再過五六年,到了北京,當時父親已經(jīng)不吸香煙了,家中也不再像鄉(xiāng)間一樣,準備一些待客的香煙,因而在家中收集香煙畫片,已十分困難了。但在我上學的路上,卻發(fā)現(xiàn)了鄉(xiāng)間沒有的東西,一個花白頭發(fā)擺小攤賣買舊畫片、舊郵票的老頭,每天放學時,總招引許多小學生、初中生圍著攤子看,這使在鄉(xiāng)間就愛好香煙畫片的我,一下子大開眼界了,他攤上也買、也賣,小朋友三五張,十張八張他都要,兩三個、十來個銅元的生意。買的價錢稍有高低,但賣的價錢相差就懸殊了。因為成套的香煙畫片,如《水滸》、《三國》、《封神演義》等人物,煙廠裝盒子時,并不平均,有的人物特別多,有的特別少,要配成一套,如“水滸”一百零八將,常常配到一百零幾了,獨缺三五張,十分難找,這樣,這幾張稀少的就特別值錢了。當年“大聯(lián)珠”牌香煙中的畫片攢成全套的,可以換一部自行車,但熟悉的小朋友中卻沒有一個人能攢成全套的,但這個誘惑和幻想也一直在吸引著每一個玩香煙畫片的幼稚的心。我是鄉(xiāng)下孩子初到北京,對于那一種獨缺哪幾張,另一種又獨缺哪幾張,聽同學們和那小販老人講說起來,津津有味,如數(shù)家珍,但我常常是茫然的。在這小攤上,人少的時候,老人也給我看過黃邊整套《水滸》、《紅樓夢》人物。我對一個個彩色小人,各種古裝,并不十分感興趣。我在鄉(xiāng)下家中,玩得最多的是哈德門香煙中的戲文畫片,什么《三娘教子》、《南天門》、《武家坡》、《回荊州》等戲劇人物,鄉(xiāng)下一年幾次唱,因此很熟,也感興趣。印象中有兩張獨特的印刷最精美,好像是薛仁貴、陸文龍,四周有金線花邊,印刷的紙也好。家中每隔個把月就買一大盒香煙“五十小盒”,如現(xiàn)在皮鞋盒大小,來人多時,一天就能得到兩三張畫片,但重復的多,而且始終不知這套戲劇畫片一共有多少張。當時香煙一般都是十支裝的,二十支大盒很少,大盒中放有大畫片,十分難得。我記不清是哪里得到的,有十幾張印刷精美的風景大畫片,是近似照相的西洋畫,水邊橋的倒影、樹的倒影都十分清楚,我十分喜愛這些畫片,常常一個人拿出來玩,夢想著山鄉(xiāng)外面的世界。

我為了寫這篇文章,曾討教于比我大十來歲的老友,請他們寫信告訴我一些回憶,以補我記憶之不足。這幾位朋友都是老上海:他們是外國語學院退休的周退密教授,出身上海名門,其尊人是舊上?!癌柀栆弧碧柶嚀碛姓?。他認識美麗牌香煙法律糾紛的當事人及其外子。第二位是曾在林語堂主辦的《論語》時代就出名的作家周劭先生,他是華成煙公司老板戴耕莘先生公子戴龍翔在東吳大學的同窗好友。第三位是畫家錢夷齋(名定一)老先生,是不少當年著名香煙廣告畫家的好友。幾位老人都告訴我不少故事,現(xiàn)將夷齋先生信抄兩段在下面:

煙草公司當時在聽裝或匣裝香煙(當時只有十支裝硬匣,尚未風行二十支軟匣)內(nèi),都附入一張香煙牌子,上面都印有單色或彩色的圖畫或照片。如明星照和風景照片,但多數(shù)是畫的《三國志》和《封神榜》人物,每張一人,也有戲出多人場面,還有花鳥及民間風俗等畫面,內(nèi)容極為廣泛,數(shù)量也龐大,有的一整套要一百多張。以后不乏收集香煙牌子的收藏家。我曾在四十年代在孟德蘭路(今江陰路)一姚姓家(忘卻名字)看過他收藏的各種香煙牌子,有數(shù)萬種之多,而且大多是整套的,大小各不相同,真是洋洋大觀。所以在抗戰(zhàn)前,像我在幼年時,都有收集香煙牌子的愛好,孩子們玩弄香煙牌子,風氣很盛,直到抗戰(zhàn)爆發(fā)前后,香煙匣內(nèi)才取消了附贈香煙牌子,目前在過去年代盛行的香煙牌子,已難于看到了,已成歷史陳跡。

幾位老年好友都說香煙畫片是在抗日戰(zhàn)爭后消失的,當時戰(zhàn)火紛飛,已無暇及此了。一個小小的香煙畫片也縈系著承平時代的童年歡樂夢,也均破滅于日寇的侵略炮火,幾位老年好友,均感慨系之。

兒童玩的香煙小畫片之外,還有為香煙作廣告的月份牌,夷齋兄也在函中介紹說:

除香煙牌子外,香煙公司另外做廣告的方法,就是每年印送月份牌,亦即現(xiàn)在的年歷。當時的月份牌印得很大,有整張,也印得比較講究,民間都把它懸掛室內(nèi)。內(nèi)容都是畫的美人,畫得很時髦,也有畫兒童的形象。畫法是用擦筆畫加水彩,用噴筆畫出來。這是專門在月份牌上流行的一種特殊畫法。因此畫面十分細膩準確,美麗悅目,容易吸引人。但這是商業(yè)性的,并非藝術性的。在當時流行全國,極為風行,這種類似月份牌的畫,一九四九年以后還有生產(chǎn),都改為新內(nèi)容的月份牌年畫了。在春節(jié)專銷農(nóng)村,近年已衰落。

關于香煙廣告月份牌的作者,最早開始于民國初年,由鄭曼陀最早使用這種畫法,所以他是中國使用擦筆水彩噴畫最早的一人。其后有杭穉英、謝之光、金梅生、張碧梧、金雪塵、李慕白,都是擅畫月份牌香煙廣告畫的人,其中杭穉英名望最大,另外謝之光及華成煙公司的張秋寒等,均擅畫報刊香煙廣告(黑白的),名聲很大,謝后改畫國畫,張則專畫香煙包裝。一度在五十年代和我共事過。

從老友錢夷齋先生函中,可為本世紀前半的香煙畫片、廣告等等美術從業(yè)人員留一歷史資料紀錄,也是十分有意義的。

香煙是高稅率商品,利潤從開始就是很高的,記得有一年年終時天津《大公報》刊載著頤中英美煙公司,一年純利潤四百萬銀元。先父漢英公看了非常吃驚,從那年春以后就不再吸紙煙,并且自嘲道:“從今年開始,你再賺不到我的錢了?!边@時還在鄉(xiāng)下,后來不久,就到了北京(當時叫北平),直到一九六七年去世,就沒有吸過香煙。可是社會上這樣不吸煙的人還是太少了。許多著名學人都吸香煙,魯迅先生不要說了,據(jù)知堂老人回憶,青年時,魯迅先生每天早起一醒來先在枕上吸兩支煙再起床,平時和人談話,總是一支接一支的。胡適之先生酒量驚人,而且愛喝酒,后來有個時期卻戒酒了,但仍未戒煙,留下了著名的“縱然從此不飲酒,未可全忘淡巴菇”的名句。只有知堂老人從來不吸香煙,說:“用看閑書代替吸香煙?!边@在當年專講“煙士披里純”(inspiration,“靈感”的譯音)——(恕我說笑話)——的時代,似乎也是絕無而僅有的了。上海在本世紀開始,就開過禁吸紙煙的大會,而一百年過去了,卻到處煙霧騰騰,買紙煙比買什么東西都方便……真是值得人們深思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