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發(fā)展
●毛澤東說:“儀仗兵就要有儀仗兵的樣子,要從眼睛里體現(xiàn)出儀仗兵的精神氣質(zhì),要從動作上體現(xiàn)出我軍過硬的軍事素質(zhì)。”
●周恩來說:“爭取吃得面紅體胖些,個個都像黑鐵塔一樣,儀仗兵是國家的臉面,所以,你們還應該多曬曬太陽,臉蛋應該像蘋果一樣?!?/p>
●毛澤東轉(zhuǎn)過身,他握住翟白元的手說:“小翟,儀仗隊交給你來帶,我很放心?!?/p>
毛澤東決定成立儀仗隊
1949年12月16日至2月17日,毛澤東、周恩來首次以新中國元首和總理的身份出訪蘇聯(lián)。
在莫斯科火車站,毛澤東檢閱了蘇聯(lián)儀仗隊,那些士兵高大剽悍的形象,整齊優(yōu)美的動作,給毛澤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到紅地毯的盡頭,毛澤東再一次回過頭來看了一眼蘇聯(lián)儀仗隊。
第一次訪問蘇聯(lián)回來,在火車上,毛澤東問周恩來:“在莫斯科,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周恩來毫不遲疑地說:“紅軍儀仗隊?!?/p>
毛澤東說:“英雄所見略同??!”
之后,毛澤東陷入了思考,他把目光投向了窗外。
早在1946年3月4日,為迎接美國總統(tǒng)特使馬歇爾上將,展現(xiàn)解放區(qū)人民軍隊的力量,中共中央決定組建一支儀仗隊。
當時,從駐南泥灣某團中挑選500名戰(zhàn)士,編成3個連,由該團團長羅少偉任營長,魏志明任教導員,組成了我軍歷史上第一支儀仗隊。
組隊伊始,戰(zhàn)士們聽說要去歡迎一個支持蔣介石打內(nèi)戰(zhàn)的美國人,抵觸情緒很大。許多戰(zhàn)士心里都很不高興。
隊領導向大家講了執(zhí)行這次任務的重大意義,傳達了周恩來的指示:
我們以這樣的形式歡迎馬歇爾,表明了我黨要求和平的誠意,表明了我們的強大和力量;同時也警告美國政府,如果他們支持蔣介石打內(nèi)戰(zhàn),中國人民是決不答應的。因此,這項工作有非常重大的政治意義。
1946年3月4日上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人陪同馬歇爾在延安機場停機坪檢閱了這支儀仗隊。
儀仗隊三個連隊呈橫隊排列,每連排頭是炮班,其次是機槍班。戰(zhàn)士們穿著嶄新的軍裝,緊握從日寇手中繳獲的武器,昂首挺胸,精神百倍,向馬歇爾行了注目禮。
1949年10月底,毛澤東指示中央警衛(wèi)團將警衛(wèi)營的一連改為儀仗連,擔負外國大使呈遞國書時的儀仗任務。
儀仗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毛澤東把他們請進中南海,一是想看看他們的動作,再是讓他們熟悉一下執(zhí)行任務的場地和環(huán)境。
100多名官兵,由指導員向富朝帶入中南海毛澤東接見大使的懷仁堂。
指導員向富朝向毛澤東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大聲報告:
報告主席,儀仗連100名官兵列隊完畢,請您檢閱!
毛澤東第一次看到儀仗連,確實跟警衛(wèi)連相比變了不少,儀仗隊員上身是凡爾丁禮服,下身著東洋式馬褲,頭戴鋼盔,手持從日軍手中繳獲的三八式馬槍和步槍,分列在懷仁堂的門口兩側(cè)。
毛澤東很認真地看了看每一位隊員,對外交部的人說:“個頭選得好,很整齊?!?/p>
然后,毛澤東回過頭來對向富朝說:“咱們演練一下吧,我來當外國大使?!?/p>
向富朝立正答道:“是!”
當“外國大使”的車來到門口的時候,《國歌》聲響起,毛澤東走出轎車。
向富朝下達“向右看”的命令。官兵們在擺頭的同時舉槍,并行注目禮,目光隨著毛澤東的腳步移動,直到進入懷仁堂。
毛澤東從懷仁堂里走出來以后,部隊仍然舉槍行注目禮,一直到他離去。
毛澤東笑著對周恩來說:“恩來,我演得怎么樣?。俊?/p>
周恩來把雙臂一抱,笑著說:“像,可以說是形神兼?zhèn)浒?!?/p>
但周恩來轉(zhuǎn)過臉來對儀仗隊員們說:“總的來看,還不錯,但我糾正一下,大家不繃著臉,尤其是向右看的時候,人家高高興興的,我們也要愉快一點嘛!”
毛澤東補充道:“儀仗兵就要有儀仗兵的樣子,要從眼睛里體現(xiàn)出儀仗兵的精神氣質(zhì),要從動作上體現(xiàn)出我軍過硬的軍事素質(zhì)。剛才的表演,動作是不是太復雜了,應該再干練一些?!?/p>
儀仗連根據(jù)毛澤東、周恩來的指示,在聶榮臻的督促下,大家抓緊練習,同年10月16日,儀仗連首次出現(xiàn)在蘇聯(lián)駐中國大使向毛澤東遞交國書的儀式上。
1952年9月,蒙古總理澤登巴爾來華訪問。但是當時中國的儀仗隊還沒有組建。中央軍委再三考慮后,決定用擔負呈遞國書司禮任務的儀仗連代替。
但是,儀仗連從來沒有經(jīng)過分列式的專業(yè)訓練,經(jīng)過兩年的訓練,仍然覺得不到位。
這時,接受命令的公安部隊只好向沈陽軍區(qū)參加校閱部隊的第七步校緊急求援。因為這支部隊曾經(jīng)參加過建國時的閱兵式,有較好的基礎。
隨后,100多人的隊伍迅速趕到北京,在蘇聯(lián)專家的精心指導下,經(jīng)過幾天的強化訓練,這支儀仗隊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了。
9月28日,這支臨時組建的儀仗隊接受了周恩來和蒙古總理澤登巴爾的檢閱。盡管沒有出現(xiàn)大的紕漏,但離專業(yè)水平仍然相差甚遠。他們執(zhí)行完任務后,就返回了自己的工作崗位。
毛澤東深切地感受到,隨著對外交往的日益增多,建立一支專業(yè)的儀仗隊已經(jīng)迫在眉睫。他把這一想法告訴了周恩來。
毛澤東知道,儀仗司禮雖是一種禮賓形式,但它象征著本國的尊嚴和對別國的友誼、親善。
假若某個國家元首出訪,未遇如國葬、戰(zhàn)爭或大地震那樣的非常情況而沒有受到儀仗隊的歡迎,會感到是一種不可忍受的輕蔑。
因此,各國政府對儀仗司禮都十分重視,即使兩國沒有正式的外交關系,對來訪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也都安排儀仗迎送。
后來的1957年11月2日,毛澤東率代表團第二次訪問蘇聯(lián)。參加十月革命40周年慶?;顒樱⒊鱿?4國共產(chǎn)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
在出訪前,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奉毛澤東指示,派翻譯趕到蘇聯(lián)駐華大使館,向尤金大使轉(zhuǎn)達毛澤東的個人意見:在他抵達莫斯科時,請?zhí)K聯(lián)方面把機場的迎賓儀式統(tǒng)統(tǒng)去掉,迎接的人不要多,不要儀仗隊,最好一下飛機就走。
尤金大使感到驚愕:一個國家元首的出訪,主動請求東道主不搞歡迎儀式,這在國際外交活動中尚屬首例,更何況毛澤東此行意義非凡。
因此,蘇共中央和赫魯曉夫曾多次電令尤金,一定要把毛澤東訪蘇之事辦好。
尤金為難了,他說:“他是毛主席呀,中國的毛主席呀,沒有儀仗隊,沒有歡迎儀式,那怎么行?我不敢做主,我要立即向國內(nèi)報告?!?/p>
11月2日莫斯科時間下午15時,中國代表團乘坐的圖104飛機在伏努科夫機場降落。
舷梯下是紅地毯鋪路,赫魯曉夫、布爾加寧、伏羅希洛夫、庫西寧、米高揚、蘇斯洛夫、福爾采娃、柯西金等蘇聯(lián)黨政領導人前來迎接。
在一陣擁抱、親頰之后,毛澤東看到,蘇聯(lián)紅軍的三軍儀仗隊,挺立在紅地毯的另一端,等待著毛澤東的檢閱。
隨后,毛澤東檢閱了三軍儀仗隊。
在大家的掌聲不斷變得熱烈的同時,毛澤東似乎也感到了新中國在世界上的分量和位置。
乘車前往克里姆林宮的路上,毛澤東對赫魯曉夫說:“我不是請你們的不要搞什么歡迎儀式嗎?怎么還這么隆重?”
赫魯曉夫說:“我們收到了尤金的報告,說你有這樣的請求。大家討論了,認為不行,其他國家的領導人來了都是依照慣例辦的,你這樣的客人,禮遇更是不能簡化的?!?/p>
11月7日上午,為慶祝十月革命勝利40周年,蘇聯(lián)在紅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和群眾游行。
毛澤東和中國代表團步行到紅場觀看了閱兵和群眾游行。
群眾通過列寧墓時,總是高呼:
毛主席!
毛主席!
游行結(jié)束時,當毛澤東和赫魯曉夫等蘇聯(lián)領導人從列寧墓上走下來,群眾圍上前來,熱烈歡呼。
這種場面是前所未有的。
毛澤東認為,中國需要建立一支特殊的儀仗部隊。他說:
中國是禮儀之邦。熱情好客、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新中國應該有自己的儀仗隊。
周恩來組建外事警衛(wèi)營
1952年底,周恩來按照毛澤東的指示,開始組建儀仗隊。
具體條件是:
政治素質(zhì)一流,身體條件好,個頭適中,相貌英俊。
對儀仗兵的身體素質(zhì)條件是:
身高180厘米以上,體重80公斤左右。
儀仗營剛開始組建,周恩來就明確指出:
儀仗兵代表三軍的威武、國家的門面和民族的尊嚴,要求每個儀仗隊員個頭要高,長相要帥,氣質(zhì)要好??傊瑥耐庥^上要區(qū)別于其他軍人。
儀仗營組建初期,沒有直接去地方帶兵,而是從全軍范圍內(nèi)挑選已經(jīng)訓練好的新兵,盡管在幾百萬軍隊中挑幾十個上百個儀仗兵,不算大的問題。而且無論挑到哪個軍種、兵種、機關、部隊的兵,也都一律大開綠燈放行。但是,挑選的余地還是受到了限制,有時不得不把標準放低。
6月29日,公安部隊領導李天煥、鄧少東、吳烈、熊伯濤、羅文坊共同簽署命令:
將警衛(wèi)師一團三營第九、十兩個連隊改編為師直儀仗營第三、四連,在全團范圍內(nèi)挑選儀仗隊員。
由此,組成了由王立堂任營長,翟白元任政治教導員,韓俊章任副營長,劉玉明任副教導員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營。
下屬四個連隊,每個連隊編制為178人,每人一支蘇式長約165厘米的762步槍。
自此,由陸??哲姺N組成的代表“三軍的形象,國家的尊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在首都北京正式誕生了。
一開始,這支軍營里的特殊隊伍叫外事警衛(wèi)營,擔負儀仗和警衛(wèi)兩大任務。儀仗任務,即迎接外賓及國內(nèi)一些重大場合的慶典活動;警衛(wèi)任務包括武裝警衛(wèi)和便衣警衛(wèi),主要負責中央領導人的安全。
由此,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正式組建。
儀仗營的第一代儀仗隊員都是從各野戰(zhàn)軍中挑選來的,每個單位幾十個,來到后還要經(jīng)過反復篩選,不合格的退回原單位。
經(jīng)過篩選后,剩下的隊員大多是從延安來的,是經(jīng)過戰(zhàn)斗洗禮的紅軍骨干,年齡參差不齊,有的十七八歲,有的已經(jīng)30多了。有些是干部,有些是戰(zhàn)士,但到了儀仗營,一律降職使用。
因為聽說是專門保衛(wèi)毛澤東的,官兵們誰也不在乎降職不降職,直接保衛(wèi)毛主席,本身就意味著政治上升格了。
翟白元擔任儀仗教導員
1954年,越南總理范文同來華訪問,毛澤東、周恩來以及聶榮臻、彭真等到前門火車站迎接。
儀仗隊教導員翟白元和營長王立堂帶隊來到迎賓場。當時,由于翟白元個頭不高,沒有編入儀仗隊,等候在預備隊里。
毛澤東在火車還沒有到來之前走出了休息室,他一眼就看到了翟白元。毛澤東高興地說:“呵,你小鬼怎么又來了?”
翟白元說:“你老頭都來了,我‘小鬼’也得來。”
毛澤東和周恩來都笑了,彭真說:“主席跟警衛(wèi)戰(zhàn)士這么熟悉,到現(xiàn)在還開玩笑?!?/p>
聶榮臻則笑著說:“他們關系可不一般哪,甚至比咱們還好?!?/p>
翟白元18歲那年,就站到了毛澤東延安的窯洞前,從此,他一直跟隨了毛澤東10多年。
1939年初春,毛澤東在延安那間窯洞里寫作,翟白元是毛澤東的警衛(wèi)班班長。
因為天氣太冷,翟白元就和戰(zhàn)士們在毛澤東的辦公桌下放了一個炭火盆。
但沒有想到,毛澤東寫作太專注了,他無意中將腳放在了火盆架上,鞋子竟然被燒了一個大窟窿。
毛澤東就去找翟白元說:“小翟,我的鞋被你的火盆燒了一個洞,你手藝好,看能不能補一補?”
翟白元接過鞋看了一眼就說:“布鞋都這么舊了,整個底都燒沒了,還補什么補?!钡园自f完就順手把鞋扔到了窗外。
毛澤東生氣地說:“你扔我的鞋子,讓我光著腳干革命啊!不行,你要賠?!?/p>
翟白元就把自己的鞋子脫下來推給了毛澤東,毛澤東看了一眼,不屑地說:“不行,我要你賠新的。”
翟白元找到班里的戰(zhàn)士牛紀元,他們分工一個做幫一個做底。
但是,當時實在找不到鞋面布,翟白元突然想出一個主意,他從倉庫里拿到一個子彈袋,剪成了鞋面,兩個人干了一個通宵,一雙嶄新的鞋就做成了。
翟白元來到毛澤東的房間,把鞋遞給了他。
毛澤東接過鞋,他仔細地觀察了一陣子說:“唔,還不錯,手藝確實名不虛傳嘛?!?/p>
在最困難的時候,毛澤東的伙食也很差,排長李文德在排委會上和大家一商量,打算請毛澤東吃頓好飯。于是派翟白元帶一個戰(zhàn)士出去打獵。
翟白元回來的時候,狍子、野雞、兔子掛滿了一身。
李文德對翟白元說:“你跟主席要好,這廚師我來當,你出面去請主席。”
翟白元想,就這樣直接去請,毛澤東肯定不會來,還不如去做炊事員老周的工作。
開飯的時間到了,老周來到毛澤東的房間。
毛澤東看著老周兩手空空的,他疑惑地問:“怎么,今天沒飯吃了?”
老周說:“警衛(wèi)排要請你吃飯呢,我就沒有做?!?/p>
毛澤東說:“這怎么行?警衛(wèi)排那點糧食,就他們那些大肚漢也吃不飽,我怎么能去吃他們的?!?/p>
翟白元在旁邊說:“既然請您去,就肯定不會讓您餓著,而且,這些肯定都是您愛吃的?!?/p>
毛澤東笑了,他對翟白元說:“小鬼,你說說,都有什么好吃的?”
翟白元作了個鬼臉說:“這個保密。哦,還有其他首長呢?!?/p>
毛澤東問:“還有誰?”
“還有朱總?!?/p>
毛澤東說:“好,那就去?!?/p>
自從接受了警衛(wèi)排的那次盛情款待后,毛澤東就有了請警衛(wèi)排吃飯的念頭。
有一次,毛澤東找翟白元和其他兩名戰(zhàn)士給他的窯洞再開一個門。大家正修著門時,老周神秘地對翟白元說:“有好事,主席要請你們吃飯。
過了一會,毛澤東果然來叫他們:“小鬼,今天呢,就算我毛澤東回請你們了?!闭f完,幫助老周從里面端出幾盤青菜,其中一盤是黃瓜,還有兩盆米飯,一籠小包子。
1949年,翟白元等警衛(wèi)戰(zhàn)士隨著毛澤東來到北京。
1950年5月,毛澤東點名叫翟白了陪他去盧溝橋。毛澤東看了盧溝橋以后,忽然又要到橋西邊看一看,西邊的橋早已經(jīng)老化了,走起來很危險。
但當時中央警衛(wèi)局副局長卻不好意思說,因為他知道毛澤東一旦決定了就很難改變。于是他找到翟白元說:“請你給主席做做工作吧。”
這時毛澤東已經(jīng)開始邁步向那邊走了。翟白元急中生智,他對毛澤東說:“主席,橋那邊就是老百姓的村莊,咱們過去了圍的人很多,影響老百姓的交通和生活。”
毛澤東聽到這話,他立即停下了腳步。
……
解放后,毛澤東對翟白元說:“小鬼,下部隊鍛煉鍛煉吧?!?/p>
后來,翟白元就做了儀仗營的第一任政治教導員。
毛澤東走到了儀仗隊面前,他向儀仗隊揮了揮手。按照慣例,翟白元該向毛澤東報告的,但因為他與毛澤東一直并肩而行,兩個人的距離太近了,所以就沒有這么做。
毛澤東轉(zhuǎn)過身,他握住翟白元的手說:“小翟,儀仗隊交給你來帶,我很放心?!?/p>
按照高標準挑選儀仗兵
從60年代初,國防部對儀仗營實行特殊政策: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qū)可以自由挑選儀仗兵。
這樣,儀仗兵的條件也就變得很高了。當時,最基本的標準是:
身高:1.80以上;
體重:80公斤左右;
身體:健康,無疾病史,無傳染病,無終身瘡疤,無羅圈腿……
五官:端正,脖子粗細長短均勻,額頭大小寬容均勻,顴骨高低均勻……
眼睛:目光有神,以雙眼皮為主,大而亮,無任何眼疾……
舉止:端莊……
這些條件遠遠超過了挑選飛行員、潛水員、文藝兵、禮儀小姐、服裝模特的標準。
有人說:“歷朝歷代的皇帝選美,都把目標盯在江南而尤其是蘇杭,那里的美景確實養(yǎng)育了美人,但大都是指女性。儀仗營是一片雄性的天空,雄性的美首先和健康、高大、剽悍連在一起?!?/p>
因此,由于這些特征原因,儀仗隊將視線對準了東北、華北黑土地和黃土地上生長的大漢。
將這一切完美地融合在一個人身上,便是眾人眼中的男子美了。
而以上這些條件,只是對儀仗兵身高、體型等方面要求的一部分,作為一個儀仗兵的前提是:政治可靠、作風正派。
三中隊中隊長劉永杰多年擔任帶新兵的任務,他說:“有一對又胞胎,哥倆長得一樣精干,身體條件和政治素質(zhì)都非常過硬。但儀仗隊在這個縣只有一個名額,我便將兩個小伙子叫到一塊反復對比。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這種情況選擇一個雙眼皮即可??墒敲媲暗倪@兩位小伙子都是雙眼皮。最終,我將眼睛稍大的弟弟帶入了儀仗隊。”
據(jù)“儀仗兵的故鄉(xiāng)”山東省煙臺地區(qū)某縣征兵辦公室介紹:因為這里的水土較好,儀仗兵每隔三五年都要挑選一次。盡管如此,每次選擇的數(shù)額也只有兩三名,因此,送上一個儀仗兵,比送上名牌大學生還要難上幾十倍。
在第七屆全國運動會排練現(xiàn)場工人體育館里,儀仗隊140名隊員分別擔負會旗方隊、升旗等任務。在現(xiàn)場排練的另一隊來自北京禮儀學校,表演開幕式的舞蹈節(jié)目。
兩個表演隊,一邊是展現(xiàn)華夏雄風的儀仗小伙,一邊是顯示東方女性神韻的小姐。陽剛與溫柔,豪壯與俊雅,在這里巧妙地匯合。
大概是因為美的撞擊,兩個隊伍只要拉進體育館,訓練勁頭大增,根本無需督促。
開始的時候,禮儀小姐們?nèi)宄扇涸趦x仗隊邊上轉(zhuǎn),以會旗方隊為背景照相。
后來熟悉了,休息10分鐘的哨音剛吹響,禮儀小姐們便一擁而上,每人拉上一位儀仗兵要單獨合影留念。140人的隊伍,轉(zhuǎn)眼間就只剩下大隊長程志強一個人。
再看升旗這邊,分隊長姜成林帶4名隊員一停下訓練,早被9個姑娘盯上。
姑娘們和儀仗隊員剛擺開照相的架式,大隊長程志強就吹響了訓練的哨音。
姑娘們便喊:“稍等一下!”
哨音就是命令,儀仗戰(zhàn)士立即跑進集合的隊伍。等姑娘們按下快門再看身后,儀仗兵早沒了蹤影。
在外賓眼中,一切都無可挑剔。坐如鐘,站如松,疾如電,快如風;橫成列,縱成行。每個動作都像是從同一個模子里托出一般。
沈陽某體校,這里是東北大漢云集的場所,在校學生都在1.80米以上,而且也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是挑選儀仗兵的好地方。儀仗隊到這里來招兵,在招待所剛住下,就有300多名學生來報名。
但是,儀仗隊在這里卻只能招收5名儀仗兵。
按一般部隊帶兵的標準,300多名學生都夠入伍的條件。政審:工農(nóng)家庭出身,根正苗紅,政治可靠,思想先進,作風正派。目測:身材高大,五官端正。體檢:無任何遺傳與病變,各科均合格。
接兵干部用挑剔的眼睛審視著每一個報名的學生。
皮膚粗糙,頭發(fā)微黃,肩膀微斜,頸部稍曲,兩腿夾不緊,走路內(nèi)八字,對于陸軍來說,并不傷大雅,且通過訓練可以矯正,但對于儀仗兵來說,卻絕對過不了關。就這樣,一個個小伙子被刷掉了。
一名參加飛行員體檢合格的學生,改變了自己的初衷要當儀仗兵,他自豪地對領兵的人說:“我可是過五關斬六將殺出來的,在學校就是排頭兵?!?/p>
領兵的人一看,小伙子論個頭、相貌、氣質(zhì)無可挑剔,但仔細一看,左邊的額頭上有一個線條般粗細不到一厘米的疤痕,而且還被濃密的頭發(fā)遮掩著,不特意留心,很難發(fā)現(xiàn)。這樣,接兵干部只能對這個自信而虔誠的小伙子說了聲“對不起”。
1968年3月,儀仗隊的接兵干部來到河南省襄城縣,在縣城一家照相館里,他們看到了一張放大了的照片,畫面上的小伙子年方20上下,長得英俊瀟灑,相貌堂堂,上身穿軍裝,精神而干練。
接兵干部們不約而同地感到:這是塊儀仗兵的材料,但不知個頭怎么樣。
他們問照相館的經(jīng)理:“照片上的小伙子是誰?”
經(jīng)理卻說:“是我在照片中選出來的。”
第二天,他們就去了武裝部,接待他們的是從縣委辦公室抽調(diào)來的干事焦衛(wèi)東,接兵干部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他就是照片上的人,個頭也在1.80米以上。
經(jīng)過政審和再一次體檢,焦衛(wèi)東完全合格,但是他的家里不同意,焦衛(wèi)東就跟父母急了,他說:“這是專門保衛(wèi)毛主席的部隊?!崩先俗詈蠓判辛?。
焦衛(wèi)東來到儀仗隊第三年,就由士兵變成了干部。
山西某縣的武裝部長在火車上遇到儀仗隊的接兵干部,剛握完手他就發(fā)牢騷:“我送了20年兵,沒送過一個儀仗兵,就算全國各縣輪流攤派現(xiàn)在也該有我們一份了吧。你到我們縣轉(zhuǎn)轉(zhuǎn),漂亮小伙子多得是?!薄?/p>
河北獻縣是個窮地方,歷史上出賣藝的和討飯的,也出精神小伙子,儀仗隊隔三年五載就來接一次兵??h長驕傲地說:“能不能與儀仗隊簽一個長期合同,把獻縣作為儀仗隊的征兵基地?!泵裾珠L說:“儀仗兵退伍回來一律農(nóng)轉(zhuǎn)非,統(tǒng)一安排工作?!?/p>
在江蘇,一位中外合資企業(yè)的總經(jīng)理把幾十萬元的現(xiàn)金支票拍在儀仗隊接兵干部面前說:“1000多個適齡青年任你們挑,接走一個10萬元,算我們對儀仗隊的贊助?!比欢魏我粋€接兵干部也不敢接。
在四川,一對農(nóng)民夫婦千里迢迢把兒子送到儀仗隊,對儀仗隊領導說:“我們兒子在村子里是最高的,你們留下吧。”
儀仗營正式組建禮炮連
1964年5月16日,蘇丹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主席阿布德訪問中國。
當阿布德在劉少奇、周恩來的陪同下,走上長長的紅地毯的時候,軍樂隊奏響了蘇丹、中國兩國國歌,也在同時21響禮炮有節(jié)奏地隨著國歌樂曲鳴響,歌落炮停,分秒不差。
火炮是戰(zhàn)爭中殺傷力較大的武器,禮炮則是和平的天使。
在隆重歡迎國賓和盛大慶典儀式上鳴放禮炮,是一項重要的禮儀活動。
禮炮最早起源于英國的海軍,最大的戰(zhàn)艦裝有21門炮,21響為最高禮節(jié),19響次之。
后來,這一禮儀從海上沿用到陸地上。
早在1875年,美國首先采用了這一禮儀,以后逐漸成為世界各國迎賓的一種方式。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舉行開國大典的時候,曾鳴放禮炮進行慶祝。
毛澤東在當時,曾下命令鳴放28響禮炮,比國際慣例多出7響,于是,在后人心中留下了許多傳說。
開國大典禮炮隊108門火炮組成,分兩組,一組裝填時,一組發(fā)射,輪流作業(yè),這樣可以減少發(fā)射時間。
禮炮隊的訓練也是艱苦的,他們由一支炮兵部隊官兵組成,擔任拉火手和裝填手的禮炮隊員們進行了超出生理極限的強化訓練。
當時,54位填炮手要求快速把炮彈塞進炮膛,而54位拉炮手便要同時拉火,否則,前一炮后一炮,那就會亂套了。
開國大典那天,禮炮一字排開,背向天安門,靠著一截城墻,位置在前門附近。
當毛澤東親自按下電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升起的時候,28發(fā)無頭的空炮彈射向天空,這就是新中國的禮炮,這就是中華民族千年沉睡的怒吼,這就是中國人民對世界的激昂宣誓!
但在1964年4月以前,中國的迎送國賓中則沒有鳴放過禮炮。
1963年6月,為了完善我國的外交禮儀,更好地迎送來訪的國賓,周恩來指示,在中央警衛(wèi)師增建一個禮炮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