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語出唐·李白《把酒問月》。詩中句曰:“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边@兩句詩“造語備極重復、錯綜、回環(huán)之美,且有互文之妙”(見《唐詩鑒賞辭典》)。說“今人不見古時月”,也意味著“古人不見今時月”;說“今月曾經照古人”,也意味著“古月依然照今人”。意思是:今天之人見不到古時之月,古時之人也見不到今時之月;今天之月曾經照過古時之人,古時之月依然照著今天之人。以明月之永恒,烘托出人生之短促,宇宙之無窮,感慨系之。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詩來描述月夜,或表現(xiàn)宇宙永恒、人生短促之意。
例如
①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天地悠悠,萬古茫茫中,神秘和幻想讓位給求實精神,讓位給精確的計算和科學的分析了。(摘自邵燕祥《神鬼之什·科學與人》)
②在月亮底下發(fā)一點感慨,是詩人們常有之事,李白的“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蘇軾的“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對古今變幻,世事無常,都是感慨系之。(摘自馮英子《今夜月明人盡望》)
③“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詩仙李白所嘆的時光流逝雖不能與這40年并語,可這40年的時光使多少白發(fā)人撫今追昔,感慨萬端。(摘自齊九鵬《伴著年輪的思考——市美術·書法·攝影展觀后沉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