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的魅力
年方三十,沙毅阿扎(Said Azad)卻已是阿塞拜疆(Azerbaizan)一家大旅行社的老板了。
沙毅阿扎自小喜歡建筑,長大后,負笈美國,理所當然地選擇了建筑學??墒?,在美國求學期間,他卻屢屢碰上讓他萬分尷尬的事兒—不論在校內或校外,每當他告訴別人他來自阿塞拜疆時,對方總一臉茫然地問他:“阿塞拜疆在哪里?我怎么從來沒有聽過?”他滿臉糾結地對我說道:“阿塞拜疆是我出生、成長的地方啊,它與我血脈相連,可是,在別人的心里,它卻僅僅是一個陌生的地理名詞!”
這促使他深思,他究竟該走一條什么樣的人生道路?是該發(fā)揮天分,設計出一幢又一幢獨樹一幟的建筑,在無人認識的寂寞里孤芳自賞;還是改弦易轍,把世界各國的旅客帶進國門,讓他們深切地領略阿塞拜疆獨特的魅力?
這是截然不同的兩個選擇,只要雙腳一邁出去,便沒有回頭路了。
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加利福尼亞大學,美國多家公司愿意以優(yōu)渥的薪金聘用他,然而,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后,下定決心,為自己的國家做一點實實在在的事情。2012年回國之后,25歲的他,便和朋友合股,在首都巴庫(Baku)開設了一家旅行社。
沙毅阿扎自豪地指出,阿塞拜疆就像是個萬花筒,不同的人能從不同的角度找到吸引自己的東西。有人以為受蘇聯(lián)管制長達70年的阿塞拜疆,不論起居飲食都和蘇聯(lián)沒啥不同,這是大錯特錯的。阿塞拜疆位于昔日古絲綢之路之上,各種宗教、資訊和文化在此碰撞出絢麗的火花;此外,它的地理位置居于亞洲和歐洲之間,既有西方的開放熱誠,也有東方的含蓄謙和,這種歐亞糅合而形成的面貌散發(fā)出一種磁鐵般的魅力,是獨一無二的。
首都巴庫是我到阿塞拜疆的第一站,初抵便被徹底驚艷。機場建設得宛若童話城堡,10條車道的馬路,筆直寬敞,氣勢浩大。沿途建筑,千姿百態(tài)。
我下榻于巴庫古城,古城之美,不是謙虛內斂的,反之,它張揚而澎湃。厚重的歷史,靜靜地沉淀;斑斕的文化,厚厚地累積。在古里古氣的石板路上逛來逛去,整個人,墮入了迷離的時光隧道內。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只是閑閑地逛、慢慢地看,曬曬太陽喝喝茶,就是莫大的享受了。
在巴庫廣袤的天幕里,有三叢巨大的“火焰”,日夜不停壯烈地燃燒著;那是以火焰為原型而設計的三座高塔,每座高達30余層,建筑竣工于2013年。這三座設計靈感取自拜火教的“火焰塔”,活力抖擻,如今已成為巴庫的地標了。白天,它獨特的造型使人傾心;夜晚,它變化多端的璀璨燈火讓人傾倒。
建設華美的首都巴庫
美若童話的巴庫機場
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巴庫這個建設得金碧輝煌的城市,在2005年之前,居然是個邋里邋遢的城市。它在短短10余年間脫胎換骨,當然得歸功于石油了。
巴庫位于里海之畔,沙毅阿扎開玩笑地說:
“你只要對著里海注視10分鐘,便可以看到閃閃發(fā)亮的石油浮上來了!”
遐邇聞名的火焰塔
阿塞拜疆是赫赫有名的石油王國,產量之豐富,令人咋舌。當?shù)厝艘宰院赖恼Z調告訴我,遠在1848年,阿塞拜疆是全世界第一個從地底下掘取石油的國家呢!在巴庫的石油生產區(qū),當我看到大量黑乎乎的石油滲出地面時,就仿佛看到白花花的銀子撒滿一地。更絕的是,附近有個湖泊,湖面上浮滿了肥肥的黑油,當?shù)厝司头Q它為“油湖”。嘿嘿,“肥得流油”這句話,不折不扣正是阿塞拜疆的寫照哪!
盡管油田遍布,然而,阿塞拜疆開采石油的道路卻不是一帆風順的。
沙毅阿扎告訴我一則趣聞。
1848年,德國人驚喜萬分地在阿塞拜疆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油田,打算大舉開采,但是,缺乏人力。當時,阿塞拜疆人多數(shù)從事畜牧業(yè),無人愿意轉行。后來,德國人心生一計,帶來了大量的珠寶,展示給當?shù)嘏涌?。目迷五色的她們,紛紛要求丈夫購買,然而,畜牧人又哪有購買的能力呢?這時,德國人便出高薪,游說他們去油田工作,這才解決了人力短缺的問題。
這個傳聞的真實性有待考證,但是,德國人在阿塞拜疆賺取了巨額的石油財富,卻是不爭的事實。
在阿塞拜疆受蘇聯(lián)管轄期間,大量的石油財富流向了莫斯科。
好不容易等到獨立,阿塞拜疆人卻沒有掌握探勘、開采與提煉石油的技術,只好在1997年與英國公司合作開采,然而,所得利益70%歸英國,阿塞拜疆僅得寥寥30%。
2005年,合約結束,阿塞拜疆才得以完全獨立。
這時,石油給國家?guī)砹藷o可計數(shù)的財富,巴庫和其他的許多城市才興旺蓬勃地發(fā)展起來了。
沙毅阿扎冷靜地分析道:
“阿塞拜疆有發(fā)展旅游業(yè)的潛能、決心和誠意,可是,條件還未成熟,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p>
他舉了兩個例子說明心中的隱憂。
距巴庫不遠,有個地方,因為天然氣從地底滲出,著火燃燒,形成了“不滅之火”。許多游客舟車勞頓地來到了這個號稱“火焰山”的地方,一看到那叢“不滅之火”,便啞然失笑,火勢才兩米來高,八米來寬,小小的一叢,和土庫曼斯坦聲勢浩大的“地獄之門”相比較,這“火焰山”,即使連小巫也算不上。
沙毅阿扎振振有詞地說道:
“土庫曼斯坦地獄之門那把火才燒了40余年,我們這叢火,你知道燒了多少年嗎?”他豎起了四根手指,說:“4000年!長長長長的4000年??!”頓了頓,又說,“4000年,才是它真正的魅力所在,然而,旅游促進局卻只是輕描淡寫地把這宣傳為一叢不滅之火,游客去到現(xiàn)場,只看到一叢火在鬼鬼祟祟地燃燒,根本感覺不到絲毫的震撼性,更談不上印象深刻了!”
說實話,不值一看,正是我參觀后的感覺?。?/p>
“如果有關方面能給予它應有的尊重,在火叢周遭做個漂亮的圍欄,再突出地宣傳它4000年不滅的神奇性,游客可能就會有截然不同的觀感了呀!”
沙毅阿扎接著又舉出了另外一個讓他生氣的例子。
在巴庫的戈布斯坦巖石藝術文化景觀(Gobustan)處,發(fā)現(xiàn)了6000余個雕于4萬年前的巖畫,是原始住民以尖削的石頭在堅硬的巖塊上一點一點慢慢地雕成的,其中2000多個以野牛為素材,余者雕的是眾生百態(tài)。目前,這些巖雕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了。
“其中一個巖雕,顯示了幾個人密密地挨著,站成一個半圓形,旁邊的說明是:原住民在跳舞。嘿,這根本就是在誤導他人呀!根據研究,這是原住民狩獵的一種方式。這樣重要的巖雕,在處理時卻掉以輕心,真是貽笑大方!我已經向有關方面反映了,可是現(xiàn)在幾個月過去了,卻還沒有妥為處理,真叫人揪心啊!”
尤今和沙毅阿扎在林中品茶
愛之深,責之切。
沙毅阿扎語重心長地說:
“大家都知道阿塞拜疆在海上和陸地上都有豐富的油田,可是,油田不是農田。擁有農田,只要有一雙勤勞的手,便能生生不息地種出果腹的莊稼,千秋萬世餓不著。油田呢,恰恰相反,它會因為不斷地開采而枯竭。我們必須未雨綢繆,開拓其他的資源,而旅游業(yè),就是阿塞拜疆予取予求的一大資源了,我們一定得好好開發(fā)、保護,才能有長足的發(fā)展呀!發(fā)掘亮點、尊重文物,就是開發(fā)與保護之道?!?/p>
這話,醍醐灌頂。
千山鳥飛絕——記阿塞拜疆的五千年古村
在陡峭的山上,一幢幢以鵝卵石建成的屋子,迤迤邐邐地依山而建,和環(huán)繞著村莊那起起伏伏的高加索山脈形成了完美的配搭。這個擁有長達5000年歷史的古老村莊希努格(Khinalug),位于高加索山脈中部海拔2335米處,是阿塞拜疆最高、最偏遠和最孤立的村莊,連啁啾的鳥聲也難得一聞。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長久以來,村民得以在沒有入侵者的情況下,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步伐,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村里住著380戶人家,人口僅僅2000余人,迄今還在使用屬于自己群體的獨特語言,是個讓人難以置信的童話世界。
到上述村莊去游覽,于我而言,是阿塞拜疆之行最大的魅力。由于山路崎嶇難行,加上語言不通,我們通過一家旅行社,安排了一位司機和一名向導。
出乎意料而又讓我們萬分驚喜的,這位向導沙毅阿扎老馬識途,既是旅行社的老板,又是第一個把古村希努格開發(fā)成旅游景點的人,對于古村的一切了如指掌。
沙毅阿扎如數(shù)家珍地對我們說道:
“我在2015年只身來這個古村游逛,第一眼便深深地著迷了。這是一個絕無僅有的世外桃源,風光絕佳、民風淳樸。由于村莊生活快樂簡單而毫無壓力,健康人瑞極多,有的人居然活到130歲!他們善于在深山中采集藥草,制成草藥,用以進補和治病。然而,由于村里缺乏先進的醫(yī)療設備,倘若他們患上較為嚴重的疾病,便束手無策了。”
古村生活步伐緩慢
沙毅阿扎首次到訪這個村莊,便親眼目睹了他們的困境。當時,他下榻于老村民拉馬的家,發(fā)現(xiàn)他的女兒瑪季娜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不能言語,也不能行走;一問之下,原來她罹患腦瘤已有一段時間了。他當即做出安排,帶她進城檢驗,醫(yī)生為她割除了腦袋里那個良性的瘤,她現(xiàn)在已經回返學校上課了。自此之后,沙毅阿扎和拉馬一家便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為了幫助村民改善生活,沙毅阿扎積極幫助他們和外界建立聯(lián)系,不時帶游客到村中游覽,讓他們認識阿塞拜疆古村之美。
前往古村那長達好幾個小時的山路,充滿了驚悸與驚喜。
五千年的古村風情
高加索山脈,大氣、霸氣而又充滿了傲氣,蜿蜒其間的山路,狹窄而又彎曲,旁邊不設圍欄,朝下一看,是千仞峻山。如果兩車迎面相遇,一輛車子必須停下來,讓另一輛車擦身而過,驚險萬分。幸好司機經驗老到,每次都有驚無險。最怕的是碰上雨天,道路濕滑且不說,山上沙石崩瀉,往往會帶來致命的危險。不過,撇開這些不談,沿途風光,倒是一個驚嘆號連接著另一個驚嘆號,讓人深深地墮進了大自然的情網里。山脈,在高聳入云處,顯出了千年的淡定;在陡峭巍峨處,露出了睥睨眾生的姿態(tài);在白雪皚皚處,呈現(xiàn)了雍容華貴的面貌;在云霧繚繞處,流現(xiàn)了妖嬈誘惑的艷色。我們就好像來回穿梭于一幀一幀明信片中,眸子有了前所未有的大享受。
當一幢一幢屋齡兩三百年的古老房屋撞入眼簾時,沙毅阿扎高興地說道:
“到了,到了!”
金納奈格被政府劃定為自然保護區(qū),嚴禁村民恣意新建或擴建房屋,因此,所有以鵝卵石建成的房屋,都有著相同的氣味和相似的內部結構,完整而又完美地保存了那種古雅的魅力。
沙毅阿扎的老朋友拉馬,早已準備了午餐,等著我們到來了。
沙毅阿扎與少女瑪季娜
一進門,便有個10來歲的少女親熱地撲進了沙毅阿扎懷里。沙毅阿扎告訴我,她就是那位曾割除腦瘤而今痊愈的少女瑪季娜了;幾乎消失的生命啊,卻在難得的機緣下,絕處逢生。對于給予她重生機會的沙毅阿扎,瑪季娜大大的眸子在看他時充滿了無聲的感激。
和所有古村的房屋一樣,拉馬在地上鋪了五彩繽紛的地毯,在墻上掛了精美絕倫的刺繡,整間屋子,有著一種花團錦簇的熱鬧。
我們在收拾得纖塵不染的大廳里坐下,拉馬的妻子手腳麻利地端上了面包、牛油、羊乳酪,主食是熱氣騰騰的燉牛肉湯。
沙毅阿扎特別推薦羊乳酪,我說我不吃一切和羊兒沾邊的東西,怕那一股腥膻的味道??墒牵骋惆⒃鷧s堅持要我嘗一嘗。他說:
“我從事旅游業(yè),阿塞拜疆大大小小的村莊與城市,我全都逛過了,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這個古村的羊乳酪,是全阿塞拜疆質地最優(yōu)良的。古村海拔高,空氣澄凈、山泉清澈,春夏兩季長出的草兒柔嫩多汁,羊兒在全無污染的環(huán)境里成長,長成了他處難以企及的優(yōu)質羊兒。羊毛厚軟、羊肉嫩滑、羊奶可口。”說著,把那一盤羊乳酪推到我面前來,說,“試試,你一定要試試”。
不愿拂逆他的美意,平生第一次,我讓羊乳酪進入了口里。非常非常驚訝的,全然沒有想象中的那種腥膻,質地柔滑如水,好似在品嘗一塊甘香鮮軟的油膏哪!
沙毅阿扎告訴我,羊兒是古村的經濟命脈。家家戶戶都養(yǎng)羊、牧羊。羔羊大了,便到山下賣羊,然后,換取生活所需。此外,由于羊毛質地佳,羊毛紡織業(yè)遠近聞名,羊毛制成的地毯、掛毯、披巾、衣物、鞋子,在市場供不應求。平日里,家家戶戶吃羊肉、喝羊奶、食羊乳酪,不可一日無羊。沙毅阿扎說,古村的羊肉,滋味之美,無與倫比。
遺憾的是,我事先已聲明不吃羊肉,所以,拉馬特地給我煮了牛肉湯。
看似簡簡單單的一鍋湯,卻是在柴火上千回百轉地熬煮了好幾個小時的,全然融化了的番茄和大蔥,煨成了多層次的豐富味覺,使湯水在甘醇濃郁中透著一種非常清純的口感,而湯水里那千錘百煉的牛肉,肉質細嫩無渣,是難以復制的獨家滋味。
餐后喝茶。
阿塞拜疆人喝茶,有個奇特的方式,他們先把方糖在茶里蘸了蘸,放進口里咀嚼,之后,才慢條斯理地啜茶入口,讓糖和茶你儂我儂地在舌面上融為一體。據說這種飲茶習慣始于皇室,昔日皇帝怕人在茶里下毒,便以糖塊測試,如果茶中有毒,糖塊會立刻變成綠色,皇帝便因此幸免于難。百姓不明緣由,群起效尤,這種獨特的喝茶方式因此而流傳廣遠,乃至代代相傳。
邊吃邊聊,一頓飯,足足吃了長長的兩個多小時。沙毅阿扎告訴我,阿塞拜疆人吃飯最討厭速戰(zhàn)速決,他們認為細嚼慢咽是一種生活的大享受,而且,這也是對廚藝的一種尊重。他笑嘻嘻地說,當?shù)厝说倪@種生活哲學,使國際品牌的快餐店始終無法在阿塞拜疆大展拳腳。
餐后,沙毅阿扎帶我到村里去逛。他告訴我,這個古村的來源,有個有趣的傳說。村里人相信他們是諾亞的后裔,根據《圣經》的描述,他們的祖先在洶涌洪水里,乘坐方舟,來到了高加索山脈這個隱秘的高地,就此定居,按照古老的方式過活。另有人指出,諾亞原本選擇的,其實是另外一個村莊,然而,定居下來后,那兒卻不幸地發(fā)生了地震,摧毀了一切,幸存者這才遷移到希努格來。這些古老而無從查證的傳說,著實為這個古村增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
自12世紀起,伊斯蘭教便開始在這兒傳播,目前,古村居民全都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小小的村莊,建有10座清真寺。我們參觀了分別建于12世紀和15世紀的兩所清真寺后,沙毅阿扎偕同我們參觀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