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副目 哨長 隊官
楊柳青靠近小清河和運河,土地特別潮濕,石鋪的街道也很窄狹,到處都是污泥。地方上雖有些大財主,可是對于這種公益的事業(yè),誰也不去關心。我們在這里住不到一星期,袁世凱派了人來挑選小隊子。出我意外的,哨官竟把我藏了起來。我參加挑選的權利就被剝奪了。那時充當一名小隊子,餉銀每月十兩八。一個普通兵每月才四兩八,相差一倍還多。這事我委實萬分不高興。這次挑選的結果,同伴中比我個兒矮的也被挑走了。我要是能參加,一定可以挑得上的。我覺得這是官長惡意拿捏我,一時心里很是氣憤。后來我回頭想想,才知道這是我的誤會。他們那么辦,原是另眼看待我,有意要留下我的。因為那時在同伴中,要算我最為用功。我們在楊柳青,租住著民房,大家都在地上打草鋪。我因為要讀書練字,特意買了一只箱子,坐在地鋪上,就用箱子當做桌子,每天利用余暇,埋頭讀書寫字,自己覺得非常自在,進步也很快。營中的功課,最注重野地實習,經常分成小隊,練習猝然遇敵的戰(zhàn)法。每天操演的陣勢,官長的說明、教訓,回來我都統(tǒng)統(tǒng)記下來,自己又加以研究,得益實在不淺。營長和哨官看見我努力的情形,又知道我會喊操,就暗中特別看重我。有時叫我喊一哨的操,有時叫我喊三哨的操,有時我們全隊的人,都交給我喊。他們的意思,是早就準備著要把我升用上去的。不過我那時一心一意只想拿那十兩八錢銀子,心想經濟寬裕一點,可以把我父親接回來同住。所以他們的用意,我根本沒有去了解。
九月初,隊伍又奉令開往韓家墅,離天津整整二十里。到韓家墅后,隊伍暫時住在帳篷里,同時即動工蓋造營房。十月尾上天氣冷起來,河溝里已經結了薄冰。營房的蓋造,須我們自己現(xiàn)脫坯,都是幾個人合在一起并伙做。我因為沒做過這工作,便自告奮勇,擔任了在坑里取水的工作。在晌午陽光正暖的時候,這個工作還不怎樣吃苦,可是早晚溫度低冷,站在坑里,先要鑿冰,而后才可到水里去取水,這實在不是容易的事。這樣工作了一個星期,我的下腿遂受了寒,到而今,每到初冬,兩腿便隱隱作痛,就是這時種下病根的。
不久,保定府籌辦二十營大規(guī)模的擴軍。新軍的官長,很多是由武衛(wèi)右軍挑選去擔任。我之升為副目,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升任副目不是容易的。因為每連共計六棚,每棚十二人,合計要在七十二個正兵中挑選一個副目。至于正目就比較容易升,因為競逐正目的只有六個副目。
我升為副目,頭棚里的士兵都很不高興。因為我是六棚中入伍不久的新兵。他們認為我經歷太淺,沒有資格當頭目。正目丁守富也和我處得很不好。這人一個大字不識,操法也不懂,但是卻會千方百計地同我為難。那時棚子里有兩個兵—一個姓劉,另一個姓陳—正生著傷寒病,渾身發(fā)燒,鼻孔流血。就在他們這樣重病的時候,丁守富常常站在旁邊,手里玩弄著皮帶,嘴里嘮嘮叨叨對他們亂罵:“賤骨頭,好吃零嘴,不小心,自己作了自己受,活該!”如此這般,麻煩不已。他的面貌生得很丑,嘴唇特別厚,往上撅著,如同豬嘴一樣。因此大家給他送了一個外號,叫做“老豬精”。老豬精罵人時候嘴唇益發(fā)撅得厲害,臉子也更加顯得難看。他常常對他們罵著,越罵越厲害,越罵越生氣。我在旁邊望著,實在有點看不過。有一次我就說:“他們生病,你應該侍候才對呀!你天天只會罵,難道他們的病罵得好不成?”丁守富聽了火上加油,接過來就同我吵罵起來。我一時按不住心頭火氣,跳起來把他按倒,照他身上打了幾十拳。丁守富就大聲地嚷起來。嚷得哨官李殿文知道了,把我們叫到跟前,問什么事。丁說:“副目馮某打我?!崩钌诠賳栁艺f:“你為什么打他?”我說:“你叫他自己說。”丁守富說:“我只罵了兵兩句,他就打我。”李哨官把兩個生病的兵叫出來,兩個兵就大哭,說正目如何虐待他們。李哨官知道了原委,鼻子里哼了一聲,罵丁守富說:“打得好,該打!”同時也申斥了我?guī)拙洹拇艘院筮@兩個兵的湯藥屎尿,一概由我照應料理,一直伺候了兩個月,他們的病才好。這事不但兩個兵感謝我,就是全棚子里的士兵,也受了很大的感動,對我的感情一天一天地好起來。不久,全哨的士兵知道了這事,不約而同地對我生起敬愛之心。此外還有一件事,給我很好的教訓,我也在這里順便一述。
韓家墅有一個姓馬的大財主,擁有十幾頃地,街上開有一座大雜貨行。有一天那兩個生病剛好的士兵上街買東西,在雜貨行門首遇見馬先生。馬先生和他們原是熟識的,就問他們倆為什么好久不上街。兩個兵說是病了,并且將經過的情形也告訴他。馬先生聽見我打抱不平,以及細心看護他們的事,心里十分高興,說:“你們的副目是什么樣的人,我倒沒有見過?!?/p>
“我們副目個兒頂大,操法好,極用功,他不大上街?!?/p>
“你們想法子介紹我見見他不好嗎?”
“好!”
兩個士兵回來,就將上述的經過說給我聽,并且堅持要我上街會見馬先生。我當時笑了一笑,我說我不去。兩個兵很失望,百般央告我,無論如何要我去一趟,纏得我實在沒辦法了,只好答應去。
馬先生為人很誠懇,待人接物也都很好。我們相識不久,他就要和我拜把兄弟。那時他已四十多歲,我卻是個青年。我說我是個營混子,你同我拜把兄弟,可要辱沒了你。但是他堅持要拜,我也未再拒絕,于是就結為異姓兄弟。后來我當了哨長,把父親接了來,一時沒有找得適當?shù)淖√?,就住在馬先生家里。馬先生全家對我父親都很親熱,招待得如同他們自己的老人一樣。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五年,我在南苑駐兵,曾把馬先生接了去同住好久,新近他才故去的。
光緒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四月,我升為四棚正目,十二月中旬,又被提升為第二營右哨哨長。
新升的官長同舊官長容易鬧意見,這差不多是軍隊中的一個慣例。這時右哨哨官齊振標,是從袁世凱的小隊子里升上來的。因為他的尾巴粗,來頭大,所以雖然一個大字不識,氣焰卻極高,張口就罵人。練操的時候,就是他罵人的時候,那些下流字眼,字典里都是找不到的。有一天在操場里下操,因為士兵動作不整齊,他抓住了這個題目,就破口大罵,罵得人家簡直沒法受得了。士兵都敢怒而不敢言,氣也不敢出,只瞪著大眼睛向我注視著。我是早已忍耐不住了,看見這光景,我就對齊振標說:“咱們練兵,只是罵可不成,要是罵能練好兵,那咱們就不必下操了,專門來罵好了!”齊振標聽了我的話,惡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接著就說:“我是哨官,我有權罵人!”
“你有權練兵,你沒權罵人!”
操場里的士兵,看見我們吵起來,都唧唧咕咕地嚷:“打!打!打!”于是我們就真的動了手,我一時性起,拔出刀來,一直向他腦袋上砍去。他一看不好,回頭就跑。他跑,我追,像這樣繞著操場跑了一大周。后來他跑出操場,到騎兵王統(tǒng)領那里去告狀,我就跟著追了去。見了王統(tǒng)領,他告我以下犯上,目無官長。我說:“不管犯上不犯上,先要論論誰有理誰沒理?!蓖踅y(tǒng)領外號叫做王蛤蟆,和齊振標同是小隊子出身。他說:“不問什么理不理,我要先打了再說話?!碑敃r齊振標罰了跪,卻把我按倒地上,打了二十軍棍。第二天王蛤蟆又做和事佬,請我們倆去吃飯,叫我們消釋意見,言歸于好。
我當副目不久,就和正目打了一架;剛當哨長,又打哨官?,F(xiàn)在回想起來,覺得當時這種行為,并沒有什么思想或主義上的根據(jù),一般都是一種義憤和一種不平之氣驅使出來的。后來民國十三年(一九三四)我從灤平班師,發(fā)動“首都革命”,依然多少含有這種成分。
光緒三十一年(一九〇五),武衛(wèi)右軍奉令離開韓家墅,開往南苑駐防,改為第六鎮(zhèn)。原來第三營的中左右三哨,改成第六鎮(zhèn)第二十四標第三營前左兩隊。我也由哨長改任司務長。
改編以后,一切都采用新軍的辦法,因此軍中頗有一番新氣象。那時統(tǒng)制是段祺瑞,協(xié)統(tǒng)十一協(xié)是陸建章,十二協(xié)是何宗廉,標統(tǒng)是王化東。王化東文武兼長,文筆固好,軍學也研究得不錯,并且為人態(tài)度誠懇,勤于訓練,這算是我從軍以來第一次遇著的好長官。
我們在南苑訓練,每日官長目兵都上講堂,學術兩科并重。段祺瑞對于官長頭目的訓練,尤為認真。一時全鎮(zhèn)空氣緊張,人人興奮。是年七月十三日,第三營后隊排長出缺,我便升補了上去。
一天,“兩宮”到萬壽山巡游。第六鎮(zhèn)二十四標奉命在路上警戒。那嬌貴威武的行列走出西直門不遠,不想有一個喊冤的百姓,因為不能接近,化裝了衛(wèi)隊的樣子,戴著紅纓帽,混了進來,等到兩宮駕到,就沖到轎子前面大聲喊冤。慈禧太后吃了一驚,幾乎從轎子里沖出來。于是太后大發(fā)威風,立刻下諭把當事的隊官撤職,標統(tǒng)和管帶的領帶摘去,段祺瑞也記了一次大過。這樣一來,隊官降為排長,各方紛紛保薦人去補這個缺。因為保薦的人太多了,無法決定取舍,乃舉行考選,以昭公允。
這次考選,有四團十二營,共計四十八連,每連派一位排長參加。結果我竟僥幸考取了第一,當升為二十四標第二營后隊隊官。
我升為隊官后一個月,我父親即患肺疾,晝夜咳嗽,痰中微帶血色,請遍了附近的醫(yī)生診治,總是不見功效。后來派人到北京請了一位陸大夫來。他是北京普仁醫(yī)院的內科大夫,醫(yī)術很精(現(xiàn)在徐州開醫(yī)院),但診治月余,依然不見起色。延至十二月十五日,即溘然長逝。父親北來不久,我即遭此大故,真是悲痛萬分!他老人家一生顛連艱苦,可以說沒過一天好日子。如今我稍能菽水承歡,而他老人家竟與我長別了。這為我留下一生永不忘懷的遺痛!
父親的喪事辦完,靈柩暫停離南苑二里的海子潘家廟。那時南苑圍墻內不許停厝棺柩,因此隔了兩個月,又將靈柩運往保定府,安葬到安徽義地里。這時已是光緒三十二年(一九○六)了。
我當?shù)诙I隊官,本營管帶名叫回富興的,為人忠厚怕事,完全是一位好好先生,不是一個有為的人。平素他認為官長不可信賴,常派幾個親信的頭目,到各隊中監(jiān)視,這是他帶兵的秘訣。我?guī)ьI的隊伍中有一個頭目名叫張青云的,就是他派了來的。因為他偷東西,被我查明,立即把他開除。他就回去見回管帶,于是回管帶又讓他重返原任。我當時非常氣憤,戴上帽子,拿著刀,就去見回管帶。見了面,他說:“張頭目犯了錯,你應當教導他,使他學好才是,開除是不可能的?!蔽艺f:“這種害群之馬,非鏟除不可,像他這種人,不但擾害別人,而且使別人受他的惡影響。如果不辦,將來隊伍里什么事都不能辦了?!闭f著我把帽子摘下,連刀一起扔到回富興的懷里,回頭就走。同時一邊走,嘴里還氣憤憤地這樣說著:“能給好漢子牽馬墜鐙,不給賴漢子當祖宗。”后來由統(tǒng)領王化東從中一再苦勸,我們倆才和好無事。我當了隊官以后,這一次又算是同管帶鬧了一場。
關于帶兵,有幾點應注意的事,這里我也順便拉雜說一說。
第一,士兵知識淺陋,有什么隱衷,都不能自己解決,或適當?shù)貞?。當官長的必須時常和他們接近,洞悉他們的苦衷,隨時替他們解決,或是予以安慰,否則就很容易發(fā)生弊端。有一次,我們營里后隊有一個兵,在屋內上了吊,企圖自盡,幸而被人發(fā)覺,未釀事端。消息一經傳出,標里協(xié)里鎮(zhèn)里都派人來調查原委。原來這個兵,這天因為他的父親從家里來,找他要錢,他就到左哨他朋友那里去借,他的朋友把一份整餉借給他。他心里很高興,就把借得的錢,連同他自己的餉包放在一起,和那朋友談起天來。不料轉眼之間,兩個餉包竟從桌子上不翼而飛。兩錢包丟了,除他父親沒法打發(fā)以外,他還欠棚子里一元菜錢,棚頭正逼著他要,并且恐嚇他,說如果不還菜錢,以后就不許他吃菜。后來大家都出外上操去了,只留他一個人在屋里。他想:父親怎么打發(fā)呢?菜錢拿不出,以后自己又怎么吃伙食呢?他想來想去,沒有辦法,一時情急,所以上吊了。這事當時雖然沒有鬧出人命來,然而已經弄得人言嘖嘖了,說一定是官長打了他,不然,他為什么自盡?所以當官長不但不可壓迫士兵,就是疏忽大意,也是極不妥當?shù)摹?/p>
第二,帶兵的人互相鬧意見,隊伍就永難帶得好。我這一隊的二排排長徐得勝,原來是從隊官降級下來的。因此他一天到晚不高興,最好同大家鬧意見。有一次他督工,一個患病的士兵向他掛號,說去解大便。過了一會兒,又要掛號,一連掛了幾次號。徐得勝就不耐煩,大罵他故意搗亂。這天因為下雨,中途收了工,士兵回來,從營房后門過,這兒有一口井,剛走到這兒,患病的那個兵,一時氣急心窄,忽然向井里跳了進去。大家見狀大駭,急忙打撈,幸而人多手快,沒有出事。不過后來隊伍中就嚷開了,說后隊的排長逼成士兵跳井的事。鑼鼓不齊沒有法子唱好戲,假如營長同連長鬧意見,那更是怎么也帶不好兵的了。
第三,營中的軍醫(yī)長應當慎重選擇,萬不可濫竽充數(shù)。有一天我檢查內務,發(fā)現(xiàn)六棚有一個士兵名叫褚懷軍的,身染時疫,于是立即派人請軍醫(yī)長來看病。軍醫(yī)長來到,診完脈,一副藥吃了下去,當即把那個兵打發(fā)了。當時那兵斷了氣,大家都不知道,只聽見他吃下藥去,直嚷肚子疼,以后就再沒有做聲。大家都以為他睡著了,等到出早操的時候,協(xié)統(tǒng)跑來查營房,大家急忙整頓內務,一看屋內還有一個人沒起床,喊了半天,不聽見聲音,走近去一看,原來早已沒氣了。當時氣得我急忙去找軍醫(yī)長—他是協(xié)統(tǒng)的兒女親家,外號叫催命鬼。我問他:“好好的一個兵,不過生了點小病,你一服藥怎么就把他吃死了?你這是怎么治的?你這算什么醫(yī)生?”催命鬼聽我質問后,竟這樣回答:“我是治病,可治不了命。”吵了半天,也沒有結果。我就說:“你不過是協(xié)統(tǒng)的親家,哼!……”那時軍隊中用人,大多憑靠親戚關系,濫任私人,學識能力,往往不大管的。下級官長和士兵氣憤不平,也只好悶在肚子里,無可奈何。
清末,國家軍務組織中有軍學司的設置,位職很高。這時任軍學司的是馮國璋。他不知怎么犯了神經病,忽然上了個奏折,大意是:行伍出身的只能當?shù)剿緞臻L為止,排長以上的官長須任用軍官學?;蜿戃姶髮W的畢業(yè)生。消息傳到各處,隊伍中立即沸騰起來。我對于這件事情當時發(fā)生兩種感想:第一,其時軍官學校太少,而且開辦不久,一時訓練不出那么些畢業(yè)生,以畢業(yè)人數(shù)論,平均一營也派不著一個。事先沒有詳細的計劃,就貿然提出這樣的建議,搖動軍心,不能不算是失著。第二,奏折的用意,完全替富家子弟打算,根本沒有給窮人設想。因為能上軍官學校的,十九都是官僚和地主的子弟和皇家權貴的親戚。并且升入陸大,必須有軍官學校畢業(yè)的資格。試想窮苦人家子弟,如何有此能力?這類折雖然沒有立即施行,但因此軍隊中的窮苦弟兄們,都對馮國璋大大不滿,并且進而遷怒于昏庸的清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