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
班固(32—92),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附近)人。史學家班彪之子。永平中,召為校書郎,遷蘭臺令史,作成《漢書》。永元初,隨大將軍竇憲征匈奴,為中護軍。后因竇憲擅權被殺株連入獄而死。
詠史(1)
三王德彌薄(2),惟后用肉刑(3)。太倉令有罪,就遞長安城。自恨身無子,困急獨煢煢。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書詣闕下(4),思古歌雞鳴(5)。憂心摧折裂(6),晨風揚激聲(7)。圣漢孝文帝,惻然感至情。百男何憒憒(8),不如一緹縈。
【簡釋】
(1) 據(jù)《史記》載:“太倉公者,齊太倉長,臨淄人,姓淳于氏,名意?!睘槿酥尾《囹??!拔牡凼哪曛校松蠒砸?,以刑罪當傳西之長安。意有五女,隨而泣。意怒,罵曰:‘生子不生男,緩急無可使者!’少女緹縈傷父之言,乃隨父西。上書曰:‘妾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xù),雖欲改過自新,其道莫由,終不可得。妾愿入身為宮婢,以贖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瘯劊媳湟?,此歲中亦除肉刑法?!北驹娂词窃伌耸?。
(2) 三王:指夏禹、商湯、周文王。彌?。簼u漸淡薄。
(3) 惟后:以后。
(4) 此句指上書朝廷。
(5) 雞鳴:指古歌《雞鳴》“蟲來嚙桃根,李樹代桃僵”的詩句。
(6) 摧折裂:使天地折裂。
(7) 此句說晨風傳頌其悲壯之行。
(8) 憒憒(kuì):糊涂昏庸。
根據(jù)現(xiàn)在文獻,此詩是最早的文人五言詩。敘述和歌詠了緹縈救父的事。全詩忠于史實,樸實無華。雖其文采不足,但因其屬五言詩的開創(chuàng)之作,在詩史上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