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更漏子·本意

白香詞譜 作者:(清)舒夢蘭 著


更漏子·本意

唐·溫庭筠


題考:唐人稱夜間為“更漏”,杜甫《江邊新樂詩》有詩句云:“余光隱更漏,況乃露華濃。”許渾《韶州驛樓》亦有詩句曰:“主人不醉下樓去,月在南軒更漏長?!币话阏J為,此詞調(diào)創(chuàng)制于晚唐時候,其創(chuàng)制者可能是溫庭筠?!盾嫦獫O隱叢話》中說:“庭筠工于造語,極為綺靡,《花間集》可見矣:《更漏子》一詞尤佳。其詞云:‘玉爐香,紅蠟淚……’”毛先舒《填詞名解》中也說道:“唐溫庭筠做《秋思詞》,中詠“更漏”,后以名詞?!?/p>


作法:本詞調(diào)共46字,為上下闕之雙調(diào)詞牌。起首兩句為三字句對偶,因而平仄互異。第三句為六字句,第一、第三和第五字均為可平可仄。第四、第五句換為平聲韻,也是三字句對偶。第六句為五字句,其中第一字為仄聲。第三字為平聲。下闋起首第一句即入韻,第二句則不要求對偶。然而本詞調(diào)下闋第一句入韻的只有這一首詞,宋代及以后人們填詞均不入韻,因而對此不必有過嚴之要求。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⑴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⑵。

●○○  ○●▲  ⊙●⊙○  ⊙▲  ○●●  ●○△  ●○○●△

香霧薄,透重幕,惆悵謝家池閣⑶。紅燭背,繡簾垂,夢君君不知。

○⊙▲  ⊙○▲  ⊙●⊙○⊙▲    ○●●  ●○△  ●○⊙●△


注釋:

⑴ 漏聲:古代以漏壺盛水,通過水的滴漏來計時。此處指夜間打更擊點的報時聲。

⑵ 金鷓鴣:用金線繡成的鷓鴣。鷓鴣,一種鳥,性畏霜露、喜光照,其形體狀如山雞,叫聲像是“行不得也哥哥”,古詩詞中常用來表示思念和傷感。

⑶ 謝家池閣:泛指女子的居所。謝家,謝娘家,魏晉六朝時已有此種稱呼。


評析:這首詞同樣寫的是一位女子對遠方良人的思念,不過不是寫女子登樓眺望,而是寫女子居所的環(huán)境與女子在閨房內(nèi)的活動。這是溫庭筠所擅長的,而事實上這首詞也確實寫得非常成功。特別是最后一句“夢君君不知”,與古詩“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在藝術(shù)構(gòu)思上有暗合之處,同樣令人唏噓不已。

這首詞一開始就描寫了一種動人的春夜情景,最易引發(fā)人們的思念之情。柳絲依依,夜雨霏霏,盛開的花叢之外傳來聲聲打更的聲音。這聲音驚起了塞外的大雁,也驚起了城中棲息的烏鴉,卻對畫屏之上金線繡成的鷓鴣毫無影響。在這里,塞雁、城烏和鷓鴣可能并非實寫,而只是用來點綴詞句、渲染氣氛。溫庭筠作閨怨詞,有《菩薩蠻》14首、《更漏子》6首,使用了大雁、鷓鴣、鳳凰、雀、燕、鶯等多種禽鳥,許多地方只是取其成雙成對之意罷了。下闋香霧已見稀薄,說明已經(jīng)到了深夜,熏香快要燃盡。香霧透過重重的簾幕,這位女子只感到無限的惆悵。算了吧,既然夜已深了,還是去睡吧。她用燈罩遮住紅燭,放下床幃,在思念和惆悵中進入了睡眠。在睡夢之中,她可能已經(jīng)夢到了遠方的他,可是他卻可能并不知道。一方是深切的思念,另一方卻是“夢君君不知”,豈不令人頓生傷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