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充閭文集:古文今賞 作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論語》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錄,主要記錄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哲學觀點、道德觀念與教育思想,映現(xiàn)了他的德行、人格、形象。

作為語錄體散文的典范,《論語》蘊涵豐富,章節(jié)簡短,語言精練,善于通過簡短對話,表達深刻的思想和人物的品格、個性、神情、語態(tài)。

本文選自《先進》篇。從孔子提出“言志”的話題入手,通過侍坐的四個弟子的對答,展現(xiàn)每個人的思想追求、個性特點,也反映出孔子的長者形象和情感取向。子路開朗、率直,答問時未加深思,比較隨意;冉有、公西華的對答,則表現(xiàn)得謙遜、平和,同樣也有特色;最生動的是曾皙的從容不迫、頓挫有致的動作表現(xiàn),“言志”也極富詩性,得到了孔子的贊許。

全篇不過三百字,便把師生五人的精神風貌、思想取向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堪稱短章極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缁蛑獱?,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p>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p>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p>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p>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1. 子路:仲由,字子路。曾皙:名點,字皙,曾參父親。冉有:名求,字子有。公西華:公西氏,名赤,字子華。侍坐:陪孔子坐著。

  2. 毋吾以也:不要因為我就受拘束。吾以:以吾的倒裝。

  3. 率爾:草率,不加思考。

  4. 千乘之國:擁有一千輛戰(zhàn)車的國家。一般屬于中等諸侯國。

  5. 攝乎大國之間:處在大國夾縫中。

  6. 加之以師旅:加上有戰(zhàn)爭。

  7. 知方:知道禮義。方:大道理。

  8. 哂:微笑。

  9. 如會同:或者是諸侯會盟。如:或者。會同:諸侯開會或結盟。

  10. 端:玄端,一種禮服。章甫:禮帽。

  11. 相:祭祀、會同時贊禮、司儀的職位。

  12. 鼓瑟希:鼓瑟的聲音稀疏下來。希:通稀。

  13. 鏗爾:象聲詞。將瑟放下的聲音。

  14. 莫春:即暮春,農(nóng)歷三月。莫:同暮。

  15. 冠者:成年男子,一般還是指年輕人。

  16. 浴乎沂:在沂水中洗澡。沂水:在今山東曲阜南。

  17. 風乎舞雩:在舞雩上吹吹風。舞雩:魯國祭天求雨的場所,也是曲阜郊區(qū)一風景區(qū)。

  18. 與:贊成。

  19. 其言不讓:他的話一點也不謙讓。ft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