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華方氏名人與家訓

金華名人與家訓 作者:劉鑫 著


金華方氏名人與家訓

方太古(1471—1547),字符素,自號寒溪子、一壺生,蘭溪女埠人。幼時警敏,愛好吟詠。早年曾從章懋學習經學,通《詩經》《周易》《春秋》。18歲入太學,補為博士弟子員。后棄科舉之業(yè),不應征召,致力讀書寫詩。30歲出游三吳,與姑蘇楊循吉、徐楨卿、沈周、文征明等唱和。繼又南游入閩,與名士林埜成莫逆之交。出閩后,又遍歷匡廬、九華、秣陵等名勝,仍僑居于吳中。嘉靖初年,隱居于蘭溪解石山(今馬澗穆澄源境)中,“跡不出山,影不入俗”。晚年返居女埠故里,建寒溪書屋。潘杲與郡邑官吏以及鄉(xiāng)紳士人皆來登門求教。王陽明寓蘭溪時,與其交往甚契。子孫三代俱工詩。方太古讀書好古,其詩頗似唐代孟郊、賈島。大抵以感時憤俗之意為多。著有《易經發(fā)明》《理學提綱》《寒溪子集》。

溪源村《云源方氏宗譜》中立有《祖訓》

家訓云:凡為子者,必孝其親;為妻者,必敬其夫;為兄者,必愛其弟;為弟者,必恭其兄。毋徇私以妨大義,毋怠惰以荒厥事,毋縱奢必以干天刑,毋用婦言以間和氣,毋為橫非在擾門庭,毋耽曲蘗以亂厥性。有一于此既殞爾德復隳爾胤睠。茲祖訓實系廢興言之再三,爾宜深戒。

男訓云:人家盛衰,皆系于積善與積惡而已。何謂積善?居家則孝弟,處事則仁恕,凡所以濟人者皆是也。何謂積惡?恃己之勢以自強,克人之財以自富,凡所以欺心者皆是也。是故愛子孫者遺之以善,不愛子孫者遺之以惡。傳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天理昭然,各宜自省。

女訓云:家之和與不和皆系婦人之賢否?何謂賢?事舅姑以孝順,奉丈夫以恭敬,待妯娌以溫和,接子孫以慈愛,如此之類是已。何謂不賢?謠狎妒忌,恃強凌弱,謠鼓是非,縱意徇私,如此之類是已。天道甚近,福善禍淫,為婦人者不可不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