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
昏鴉盡①,小立恨因誰?急雪乍翻香閣絮②,輕風吹到膽瓶梅③。心字已成灰④。
【注釋】
①昏鴉:黃昏時歸巢的烏鴉群。
②急雪乍翻香閣絮:據《晉書·列女傳》“王凝之妻謝氏”條記載,王凝之的妻子謝道韞聰慧有才辯,在一次家庭聚會的時候,剛好下大雪,叔父謝安問這大雪紛紛像什么,謝安的侄子謝朗回答:“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卻認為是“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大悅。以絮詠雪即出自此處,“詠絮之才”從此也成了形容才女的新詞匯。香閣:古代年輕女子居住的內室。
③輕風:料峭薄寒的春風。膽瓶:花瓶,長頸大腹形如懸膽,故名。
④心字:心字香,明楊慎《詞品·心字香》:“范石湖《驂鸞錄》云:‘番禺人作心字香,用素馨茉莉半開者著凈器中,以沉香薄劈層層相間,密封之,日一易,不待花蔫,花過香成。’所謂心字香者,以香末縈篆成心字也?!彼问Y捷《一剪梅·舟過吳江》:“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p>
【譯文】
黃昏時分,烏鴉都飛盡了,而她卻仍站在那里凝神遠望,滿懷的怨恨都是因為誰呢?柳絮像飄飛的急雪,散落到香閣里,微微的晚風吹拂著膽瓶里的梅花。心字形的篆香不知不覺中已經燃成灰燼。
赤棗子
驚曉漏,護春眠①。格外嬌慵只自憐。寄語釀花風日好②,綠窗來與上琴弦。
【注釋】
①“驚曉漏”二句:意謂清曉,漏聲將人驚醒,但卻依然貪睡。
②釀花:催花開放。
【譯文】
好夢正香的她被清晨的更漏聲驚醒,卻不愿起床而賴在床上。那柔弱倦怠的樣子楚楚動人,惹人憐愛。寄語那催花開放的和風麗日,穿過紗窗,來與她一起撥弄琴弦。
憶王孫
西風一夜剪芭蕉①。倦眼經秋耐寂寥②?強把心情付濁醪③。讀《離騷》④。愁似湘江日夜潮。
【注釋】
①剪芭蕉:指風吹搖折損了芭蕉。
②寂寥:寂寂無生氣,指花草將要枯萎時的狀態(tài)。
③濁醪(láo):即濁酒,帶糟的酒。
④《離騷》:屈原的代表作,《楚辭》中的名篇,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
【譯文】
吹了一夜的西風,園中的芭蕉凋殘了。滿眼望去遍地狼藉,盡是落花敗葉,不禁讓人陷入寂寥。取來一壺濁酒,勉強將這無限的寂寥飲下,隨意讀一段《離騷》,心中的愁悶,如那日夜奔騰不息的湘江水一般。
玉連環(huán)影
何處?幾葉蕭蕭雨。濕盡檐花①,花底人無語。掩屏山②,玉爐寒。誰見兩眉愁聚倚闌干③。
【注釋】
①檐花:屋檐下的花。
②屏山:即屏風,因屏風多折合組成,排列開時似山峰疊狀,故云。
③闌干:同“欄桿”。
【譯文】
是在哪里呢?瀟瀟細雨打著稀疏的枝葉。屋檐下的花已經濕透,而佇立在花前的人依舊默然無語。將屏風掩緊,玉爐中所焚的香也已經燃盡,退去最后一絲暖意。那人愁聚眉梢,默默地靠著欄桿。
遐方怨
欹角枕①,掩紅窗。夢到江南伊家,博山沉水香②。湔裙歸晚坐思量③。輕煙籠翠黛④,月茫茫。
【注釋】
①欹角枕:斜靠著枕頭。欹(qī):通“倚”,斜靠著。角枕:角制或用角裝飾的枕頭。
②博山:即博山爐,一種香爐。以蓋上的造型似傳說中的海上博山而得名。這里代指名貴的香爐。沉水香:即沉香,一種香料。
③湔裙:洗衣、浣衣。
④翠黛:指女子的眉毛,亦可指碧綠的遠山。
【譯文】
斜倚著角枕,掩住紅窗。夢中我又去了江南,去了她的家中,她家中的香爐中裊裊升起沉水香燃出了煙。她到河邊去洗衣,回來時天色已晚,她閑坐在窗前,心事滿腹,若有所思。淡淡的霧氣升起來,漸漸籠罩著遠處的青山,薄薄的月光浩浩蕩蕩。
訴衷情
冷落繡衾誰與伴?倚香篝①。春睡起,斜日照梳頭。欲寫兩眉愁②,休休③。遠山殘翠收④。莫登樓。
【注釋】
①香篝:焚香用的熏籠。
②寫:這里指描眉。
③休休:罷了。
④收:消失、消散。
【譯文】
她孤零零地睡在繡衾里,倚靠著熏籠睡去。春睡乍起,醒來已是黃昏時分,在落日的余暉里梳頭理妝。對著鏡子想要描畫雙眉時,看到鏡中的自己愁容滿面,打不起精神,還是算了吧。遠處山峰的綠意在夕陽中漸漸消散,這時候不要去登樓遠眺,那樣只會徒增悲傷。
如夢令
正是轆轤金井①,滿砌落花紅冷。驀地一相逢②,心事眼波難定。誰?、??誰省?從此簟紋燈影④。
【注釋】
①轆轤:古代安置在井上用來汲水的工具。
②驀地:突然地。
③省(xǐng):明白。
④簟紋:指竹席的紋路,這里借指孤眠幽獨的境況。
【譯文】
清晨睡起,井臺上響起了轆轤聲,一夜風雨,昨夜掉落的紅花鋪滿了井旁的石階,凋零中透出一絲冷意。就在這時,我和她驀然相逢,眼神交錯,我卻難以明了她迷離不定的眼神中暗藏的心事。誰能明白?誰能明白呢?從此以后,無論是獨枕席上,還是靜坐燈下,我都會思念她。
又
纖月黃昏庭院①,語密翻教醉淺。知否那人心?舊恨新歡相半。誰見?誰見?珊枕淚痕紅泫②。
【注釋】
①纖:細小。
②珊枕:珊瑚枕。泫:流淚。
【譯文】
纖細的月牙照進了黃昏時分的庭院,相愛的人在喃喃細語中散去了些許醉意。是否了解她的心事?在她心底是否有舊愛與新歡糾纏不清。誰能夠理解?誰能夠理解?。克难蹨I浸濕了枕頭而無法安眠。
又
木葉紛紛歸路。殘月曉風何處。消息半浮沉①,今夜相思幾許。秋雨②,秋雨。一半西風吹去。
【注釋】
①浮沉:意謂消息隔絕。
②秋雨:用清朱彝尊《轉應曲》詞句:“秋雨,秋雨。一半因風吹去?!?/p>
【譯文】
秋風吹落透著微黃的葉子,紛紛飄落在歸來的道路上。曉風吹動,西天殘月,不知都去向了何處。相愛之人杳無音訊,今夜我又有多少相思無處寄托呢。秋雨被西風吹散了,如同我繚亂的心緒,難以釋懷。
天仙子
夢里蘼蕪青一剪①,玉郎經歲音書斷②。暗鐘明月不歸來③,梁上燕,輕羅扇④,好風又落桃花片。
【注釋】
①蘼蕪:一種香草,又名蘄、薇蕪、江蘺,據辭書解釋,苗似芎,葉似當歸,香氣似白芷,葉子風干可以做香料,也可以作為香囊的填充物。古人認為蘼蕪可以使婦人多子,而在古詩詞里蘼蕪一詞多與夫妻分離或閨怨有關。
②玉郎:古代對男子的美稱,或為女子對丈夫或情人的愛稱。
③暗鐘:即晚鐘,暮鐘。
④輕羅扇:質地極薄的絲織品所制的扇子,多為女子夏日所用。詩詞中常以此隱喻女子的孤寂。
【譯文】
夢里的蘼蕪已經青青蔥蔥,想到相愛的人久別不歸,杳無音信。低沉的鐘聲里,明月一去不復返,梁上的燕子已經春歸,青羅小扇陪伴著獨眠,春風又吹落了幾片桃花。
又
好在軟綃紅淚積①,漏痕斜罥菱絲碧②。古釵封寄玉關秋③,天咫尺④,人南北,不信鴛鴦頭不白。
【注釋】
①軟綃:一種柔軟輕薄的絲織物,即輕紗。這里指輕柔精致的絲質衣物。紅淚:形容女子的眼淚。據說當初魏文帝曹丕迎娶美女薛靈蕓,薛姑娘不忍遠離父母,傷心欲絕,等到登車啟程后,仍然止不住哭泣,眼淚流在玉唾壺里,染得玉唾壺漸漸變成了紅色。待車隊到了京城,壺中已經淚凝如血。
②漏痕:草書的一種筆法。斜罥(juàn):斜掛著。菱絲:菱蔓。
③古釵:本指古人用的釵頭,后比喻書法筆力遒勁。玉關:玉門關,古代以玉門關代指遙遠的征戍之地。
④咫尺:周制八寸為一咫,十寸為一尺,指接近或剛滿一尺,形容距離近。
【譯文】
寫信用的碧色軟綃上,積滿了我的眼淚,一手草書寫下對守邊征人的無盡思念。天際咫尺相隔,有情人南北千里,人怎能不憔悴白頭呢。
又
水浴涼蟾風入袂①,魚鱗觸損金波碎②。好天良夜酒盈樽,心自醉,愁難睡,西南月落城烏起。
【注釋】
①水浴涼蟾:指月亮照映在水中。蟾:蟾蜍,指月亮。
②金波:指月光照在水面上,水波浮動,映射出的金光。
【譯文】
池塘水波上倒映著月影,徐徐的秋風吹入衣袖,水中嬉游的魚兒沖碎了粼粼波光。我在如此良宵里獨自飲酒,不等酒醉,心已沉迷,滿懷的愁緒讓我難以入睡,月亮在西南方落下,城頭上飛起烏鴉。
江城子
濕云全壓數峰低①,影凄迷,望中疑②。非霧非煙③,神女欲來時④。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里,沒人知。
【注釋】
①濕云:濕度大的云。
②望中疑:指遠眺的視線迷離模糊。疑:不分明,難確定。
③非霧非煙:指多變的云氣。
④神女:指巫山神女。
【譯文】
巫山上云霧繚繞,煙雨迷蒙,高高的山峰好似被沉沉的云壓低下來,山影凄迷,一眼望去,并不分明。并非霧氣也非云煙,好像巫山神女快要騰云駕霧而來。如果覺得這生涯原是夢一場,這種美好只有在夢中,除了在夢里,沒有人能夠知曉。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①,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②,故園無此聲。
【注釋】
①榆關:即山海關,古稱渝關、臨渝關,明代時改為榆關,在今河北秦皇島。那畔:那邊。
②聒:絮聒,吵鬧之聲。鄉(xiāng)心:思念家鄉(xiāng)的心情。
【譯文】
跋山涉水走過一程又一程,將士們馬不停蹄地向著山海關進發(fā),夜已經深了,千萬個帳篷里都點起了燈。
外面風聲不斷,雪花不住,擾得思鄉(xiāng)的將士們無法入睡,在我溫暖寧靜的故鄉(xiāng),沒有這般寒風呼嘯、雪花亂舞的聒噪之聲。
相見歡
微云一抹遙峰①,冷溶溶,恰與個人清曉畫眉同。
紅蠟淚,青綾被②,水沉濃③。卻與黃茅野店聽西風④。
【注釋】
①微云一抹:即一片微云。
②青綾:青色的有花紋的絲織物,古時貴族常用以制作被服帷帳。
③水沉:即水沉香,沉香所制成的香。這里指香氣。
④黃茅野店:指荒村野店。
【譯文】
一抹淡淡的云彩,籠罩在遠方山峰周圍,透著寒氣,與我所思念的女子在清早畫出的眉樣相像。
紅燭滴著殷紅的燭淚,照著青色的絲被,沉水香飄出濃郁的香味。家里是如此舒適,而我卻獨自在這荒村野店中,聽窗外的西風呼嘯。
又
落花如夢凄迷①,麝煙微,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
愁無限,消瘦盡,有誰知?閑教玉籠鸚鵡念郎詩②。
【注釋】
①凄迷:形容景物凄涼迷茫,這里指悲傷惆悵。
②閑教玉籠鸚鵡念郎詩:化用柳永“卻傍金籠共鸚鵡,念粉郎言語”之句。
【譯文】
殘花凋落,滿地凄迷,如同我的夢一般。熏爐里的麝香散發(fā)出淡淡的輕煙,又是夕陽西下的時候了。
有誰知道樓中的女子正因為無限的愁緒而日漸消瘦?她只能將情郎的詩句教給玉籠中的鸚鵡以排解她的寂寞和情愁。
昭君怨
深禁好春誰惜①?薄暮瑤階佇立②。別院管弦聲③,不分明。
又是梨花欲謝,繡被春寒今夜。寂寂鎖朱門④,夢承恩⑤。
【注釋】
①深禁:深宮,冷宮。禁:帝王的宮殿。
②薄暮: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庪A:玉砌的臺階,這里指宮中的階砌。
③管弦聲:音樂聲。
④朱門:宮門,這里指禁宮。
⑤承恩:蒙受恩澤,謂被君王寵幸。
【譯文】
禁苑深深,里面美好的春景有誰來憐惜?暮色中,升起薄薄的煙霧,她在臺階上久久地佇立。別的院子里傳來管弦的樂聲,只隱隱約約,并不分明。
又到了梨花凋謝的季節(jié),她將獨自擁著繡被度過這寒冷的夜晚。禁宮的門緊緊的鎖著,只有在夢中才能得到君王的恩寵。
又
暮雨絲絲吹濕①,倦柳愁荷風急。瘦骨不禁秋,總成愁。
別有心情怎說?未是訴愁時節(jié)。譙鼓已三更,夢須成。
【注釋】
①暮雨:傍晚的雨。
【譯文】
暮雨絲絲,疾風吹濕了柳條和荷葉。憔悴的人禁不住秋天的寒冷,在秋寒里平添愁緒。
滿腹的心事該向誰人訴說?現在還沒有到訴說愁懷的時節(jié)。譙樓的更鼓已經報響了三更,我卻遲遲不能入夢。
酒泉子
謝卻荼蘼①,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②,猶未睡,早鴉啼。
嫩寒無賴羅衣?、郏莅@干角。最愁人,燈欲落,雁還飛。
【注釋】
①荼蘼:落葉或半常綠蔓生小灌木,攀緣莖,莖綠色,莖上有鉤狀的刺,上面有多個側脈,形似皺紋,夏季開白花。王琪《春暮游小園》:“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p>
②篆香(zhuàn xiāng):盤香,為篆字形狀。
③嫩寒:輕寒,春寒。無賴:無奈。
【譯文】
在一片明月如水的夜色中,白色的茶蘼花凋謝了。篆香已經燃盡,我卻還沒有睡著,早鴉已經開始啼叫,又是一夜未眠。
絲絲的寒冷穿透單薄的衣衫,不要再倚靠欄桿相思了。燈要燃盡,大雁還飛的情景是最讓人惆悵的?。?/p>
生查子
東風不解愁,偷展湘裙衩①。獨夜背紗籠②,影著纖腰畫。
爇盡水沉煙③,露滴鴛鴦瓦?;ü抢湟讼恽?,小立櫻桃下。
【注釋】
①湘裙:指用湘地絲綢制作的裙子。
②紗籠:紗制的燈籠。
③爇:燃燒。水沉:即水沉香、沉香。
④花骨:花骨朵,即花蕾。
【譯文】
東風不解風情,偷偷吹展她的湘裙。孤獨的夜晚,她背靠著絲紗的燈籠,燈光勾勒出她纖弱的身影,好像一幅畫。
水沉香已經燃盡,露水浸濕了鴛鴦瓦?;ǘ涞南銡庠谶@清冷的空氣中更顯清香,她安靜地立于櫻桃花下。
又
鞭影落春堤①,綠錦障泥卷②。脈脈逗菱絲,嫩水吳姬眼③。
嚙膝帶香歸④,誰整櫻桃宴⑤?蠟淚惱東風,舊壘眠新燕⑥。
【注釋】
①鞭影:馬鞭的影子。
②障泥:即馬韉,墊在馬鞍下,垂于馬腹兩側以擋塵土,故稱。
③嫩水:微微的水波。亦用以比喻眼波。吳姬:指吳地的美女。
④嚙膝:良馬名。元末高明《琵琶記·杏園春宴》:“飛龍、赤兔、嚙膝……正是青海月氏生下,大宛越睒將來?!?/p>
⑤櫻桃宴:科舉時代慶賀新進士及第的宴席。始于唐僖宗時期。王定?!短妻浴ご榷魉骂}書游賞賦詠雜記》:“新進士尤重櫻桃宴。乾符四年,永寧劉公第二子覃及第……獨置是宴,大會公卿,時京國櫻桃初出,雖貴達未適。而覃山積鋪席,復和以糖酪者,人享蠻榼一小盎,亦不啻數升?!?/p>
⑥舊壘:舊巢。
【譯文】
駿馬馳過長堤,馬鞍兩邊的垂障上輕塵騰飛。水面上菱絲嬌嫩,碧綠的春水好像吳地美女柔媚的眼波。
騎馬歸來,帶回一縷春日的芬芳,是誰主持了慶賀新科進士的櫻桃宴會。東風徐來,蠟燭被撩撥得流下燭淚,舊的燕巢里睡著新來的燕子,一切都是這么安詳美好。
又
散帙坐凝塵①,吹氣幽蘭并②。茶名龍鳳團③,香字鴛鴦餅④。
玉局類彈棋⑤,顛倒雙棲影?;ㄔ虏辉e⑥,莫放相思醒。
【注釋】
①散帙:本指打開書帙,此處借指讀書。凝塵:塵土聚積。
②吹氣幽蘭:指美女氣息之香勝于蘭花。
③龍鳳團:茶名,即龍團鳳餅,為宋代著名的貢茶,餅狀,上有龍紋,故名。
④鴛鴦餅:形似鴛鴦的焚香餅。一餅之火,可熏燃一日。
⑤玉局:棋盤的美稱。彈棋:古代一種棋類游戲。始于漢代,李賢注《后漢書·梁冀傳》引《藝經》曰:“彈棋,兩人對局,白黑棋各六枚,先列棋相當,更先彈之。其局以石為之?!焙笾廖焊臑槭镀澹茷槎拿镀?。宋代以后,因象棋盛行而漸趨衰落。
⑥花月:花前月下。
【譯文】
打開書卷,坐在塵土聚積的書房里,有呼氣如蘭的女子與我并肩而坐。書房里的龍團鳳餅,散發(fā)著幽幽清香,點燃的鴛鴦焚香的香氣,氤氤氳氳。
棋盤好似古代的彈棋,潤潔的棋盤上映出枝頭雙棲鳥的身影,也倒映出你我的身影。花與月都不曾閑著,千萬不要觸動我相思的情緒。
又
短焰剔殘花①,夜久邊聲寂②。倦舞卻聞雞③,暗覺青綾濕。
天水接冥蒙④,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⑤,遠夢輕無力。
【注釋】
①殘花:殘存的燭花。
②邊聲:指邊境上的羌管、畫角等聲音。
③倦舞卻聞雞:《晉書·祖逖傳》:“(祖逖)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惡聲也?!蚱鹞??!焙笠源俗鳛閴咽繆^發(fā)的典故。這里則謂倦于“起舞”卻偏偏“聞雞”的矛盾心情。
④冥蒙:幽暗不明。江淹《雜體詩·效顏延之侍宴》:“青林結冥蒙,丹嶸被蔥蒨?!?/p>
⑤浣花溪:又名濯錦江、百花潭,在今四川成都西郊,為錦江滯留,溪旁有杜甫故居浣花草堂。
【譯文】
燈光昏暗,我剔去燈花,周圍亮了許多。夜深了,邊塞的羌笛和胡笳的聲音都已經沉寂。不愿意像祖狄那樣聞雞起舞,卻偏偏聽到了雞鳴的聲音,不由得暗自流淚,青綾上滿是淚痕。
遠處天水相接,晨霧朦朧,西南角的天邊露出了魚肚白色。想要回到家中,再次泛舟在浣花溪上,然而鄉(xiāng)夢幽遠,軟弱無力,無法抗拒這命運。
又
惆悵彩云飛,碧落知何許?不見合歡花①,空倚相思樹②。
總是別時情,那得分明語。判得最長宵③,數盡厭厭雨④。
【注釋】
①合歡花:樹名,又名夜合樹、絨花樹、鳥絨樹,落葉喬木,樹皮灰色,羽狀復葉,小葉對生,白天對開,夜間合攏。
②相思樹:木名,指有些具有紅色種子的樹種。如紅豆樹、海紅豆等,象征忠貞不渝的愛情。
③判得:甘心情愿地。
④厭厭:綿長、安靜的樣子。南唐馮延巳《長相思》:“紅滿枝,綠滿枝,宿雨厭厭睡起遲?!?/p>
【譯文】
惆悵地看著彩云飛去,卻不知道飛到哪里。看不見合歡花開,只得徒然倚靠著相思樹。
離別的愁緒總是縈繞在心中,那種悵惘惋惜的心情,又有誰能說清呢?相思的夜晚最是漫長,我情愿在無眠中傾聽一夜的雨聲。
點絳唇 詠風蘭①
別樣幽芬②,更無濃艷催開處③。凌波欲去④,且為東風住。
忒煞蕭疏⑤,怎耐秋如許?還留取,冷香半縷⑥,第一湘江雨。
【注釋】
①風蘭:一種寄生蘭,因喜歡在通風、濕度高的地方生長而得名。
②別樣:另一樣,特有一樣。幽芬:清幽香氣。
③濃艷:(色彩)濃麗艷麗,代指鮮艷的花朵。
④凌波:形容在水上行走的輕盈柔美的姿態(tài)。此處是形容風蘭在秋風中搖曳的姿態(tài)。
⑤忒(tuī)煞:亦作“忒殺”,太、過分。蕭疏:稀疏、蕭條。
⑥冷香:清香,也指清香之花。多喻菊、梅之香氣。
【譯文】
風蘭散發(fā)出別樣的幽香,素雅恬淡沒有一絲濃艷浮華。它在秋風中輕揚的姿態(tài),猶如凌波仙子輕輕飄逸。暫且為春風留住腳步。
它的葉子如此稀疏,怎么能抵抗得住那寒冷的清秋呢?還是留取半縷清冷的花香,在這最美的湘江雨色里吧。
又 對月
一種蛾眉①,下弦不似初弦好②。庚郎未老③,何事傷心早?
素壁斜輝④,竹影橫窗掃⑤??辗壳?,烏啼欲曉,又下西樓了⑥。
【注釋】
①一種:同是。蛾眉:蠶蛾的觸須彎曲細長,故用以比喻女子的眉毛。此借指月亮。
②下弦:農歷每月二十三日前后的殘月,月彎如眉。初弦:即上弦,指陰歷每月初七、初八的月亮,其時彎月如舟,故稱。上弦月漸見圓滿,下弦月則殘缺以沒,故謂后者不如前者好。
③庚郎:指南朝梁詩人庚信。此處是詞人自指。
④素壁:白色的墻壁、山壁、石壁。斜輝:指傍晚西斜的陽光。
⑤竹影:竹葉影呈“個”字狀,表示不成雙之意。
⑥又下西樓:指月落。
【譯文】
同樣的月亮,但下弦月就不如上弦月好。我的年紀未老,為何過早地開始傷心呢?
白色墻壁上落下月亮的余暉,將竹影投映在窗欞間??辗块g里靜悄悄的,直到烏鴉聲起,天色漸名,月落西樓。
又 黃花城早望①
五夜光寒②,照來積雪平于棧③。西風何限?自起披衣看。
對此茫茫,不覺成長嘆。
何時旦,曉星欲散,飛起平沙雁④。
【注釋】
①黃花城:在十三陵北,軍都山東南麓舊長城一關隘。
②五夜:即五更。古代將一夜分為甲、乙、丙、丁、戊五段為五個更次,故稱。
③積雪:遠處軍都山頭雪。棧:棧道或稱棧閣。于絕險之地架木而成的道路。
④平沙雁:廣漠沙原上之大雁。
【譯文】
五更時分,晨光寒氣逼人,照在積雪上,那積雪深得幾乎埋住了棧道。西風不住的吹,我獨自披上衣衫,放眼望向這難得的雪景。
面對這茫茫天地,不禁長嗟詠嘆。天就要亮了,天邊的星辰就要漸漸淡去,曠野上突然飛起一只大雁,不知飛向了何方……
又
小院新涼,晚來頓覺羅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
蕭寺憐君,別緒應蕭索②。西風惡,夕陽吹角③,一陣槐花落。
【注釋】
①酬?。猴嬀茣r主客相互敬酒,主敬客曰酬,客敬主曰酢。這里是說獨自酌飲,唯有自己的形影相隨,非常孤獨寂寞。
②蕭索:凄清冷落。
③夕陽吹角:在落日中吹響號角。
【譯文】
小院里忽然添了幾分涼意,到了夜里,便覺得身上的衣裳有些單薄了。一個人獨自飲酒,只能對著自己的影子對飲。
掛念你此刻寄居寺院,也許也感到凄清冷落吧。西風強勁,夕陽下響起了號角聲,又是一陣槐花飄落。
浣溪沙
淚浥紅箋第幾行①,喚人嬌鳥怕開窗,那更閑過好時光。
屏障厭看金碧畫②,羅衣不耐水沉香③。遍翻眉譜只尋常④。
【注釋】
①淚浥(yì):被淚水沾濕。紅箋:紅色信紙。
②金碧畫:即以泥金、石青、石綠三種顏色為主的山水畫。古人多將此畫于屏風、屏障之上。
③水沉香:即沉水香,又名沉香。落葉亞喬木,產于亞熱帶,木材是名貴的熏香料,能沉于水,故又名水沉香。
④眉譜:古代女子畫眉所參照的圖樣。
【譯文】
淚水浸濕了精美的信紙,不敢叫人開窗,怕窗外的鳥叫聲加重自己的憂思,這樣美好的春光,怎么能就這樣在寂寞中消磨。
屏風上艷麗的彩畫早就已經看厭,也不再有心思用水沉香來熏染羅衣。想描眉卻翻遍眉譜也找不到想要的式樣。
又
伏雨朝寒愁不勝①,那能還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輕盈②。
漫惹爐煙雙袖紫③,空將酒暈一衫青④。人間何處問多情。
【注釋】
①伏雨:天氣陰沉而未落下的雨。
②斗輕盈:指比賽行動迅捷輕快。輕盈:多用以形容女子體態(tài)之纖柔、輕快。李白《相逢行》:“下車何輕盈,飄然似落梅?!?/p>
③爐煙:熏爐中的煙。
④酒暈:飲酒后臉上泛起的紅暈。
【譯文】
天氣陰沉,雨卻遲遲不肯落下,再加上早晨的寒意,簡直讓人愁緒不斷,那還能再沿著那條杏花盛開的小路散步?想起去年,也是在這條小路旁,我們一起攀上杏樹枝頭摘取花枝,比賽誰最輕盈利落。
熏爐上煙氣縈繞,雙袖被爐煙燃成了紫紅色,酒暈微醺,映照青衫。人間廣大,我這無處寄托的深情又有誰能夠了解呢。
又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①,沉思往事立殘陽②。
被酒莫驚春睡重③,賭書消得潑茶香④。當時只道是尋常。
【注釋】
①蕭蕭:風吹葉落發(fā)出的聲音。疏窗:刻有花紋的窗戶。
②殘陽:夕陽,西沉的太陽。
③被酒:醉酒。春睡:醉困沉睡,臉紅如春色。
④賭書:比賽讀書的記憶力。此處用李清照和趙明誠的典故。李清照《金石錄后序》云:“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則舉,否則笑,或至茶覆懷中,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xiāng)矣!故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贝司湟源说錇橛髡f明詞人往日與亡妻有著像李清照與趙明誠一樣的美滿的夫妻生活。消得:消受、享受。
【譯文】
西風吹來,誰在這風中獨自凄涼?看片片黃葉飛舞遮掩了疏窗。夕陽的余暉映在身上,我久久佇立追憶茫茫的往事。
記得我們曾經因為醉酒,而在春日的早上遲遲不想起床,我們還時常賭書,以至于茶杯傾覆,茶水倒進懷中,真是快樂得忘乎所以。這些在當時看來自以為是平平常常,而如今已不能如愿以償。
又
蓮漏三聲燭半條①,杏花微雨濕輕綃②,那將紅豆寄無聊③?
春色已看濃似酒,歸期安得信如潮④。離魂入夜倩誰招⑤?
【注釋】
①蓮漏:即蓮花漏。古代的一種計時器,以其狀如蓮花,故稱。燭半條:蠟燭燃燒剩下半支。
②輕綃:一種透明而有花紋的絲織品,代指杏花的紅色花瓣。
③紅豆:紅豆樹、海紅豆及相思子所結果實的統(tǒng)稱,鮮紅光亮,古人常用來比喻愛情或相思。無聊:無可憑托、渺茫虛空感。
④信如潮:潮水定期而來,故云。
⑤離魂:思緒。
【譯文】
蓮花漏剛剛響了三聲,蠟燭也燃掉了一半,那略帶寒意的幾點杏花春雨輕打著我的臉龐,我把玩著紅豆,消磨著我百無聊賴的情緒。
春色已經像香醇的美酒一般濃烈,思念的人的歸期卻如同潮水一樣可望而不可即。誰能在入夜后,將我的思緒帶到思念的人的身邊?
又
消息誰傳到拒霜①?兩行斜雁碧天長②,晚秋風景倍凄涼。
銀蒜押簾人寂寂③,玉釵敲竹信茫茫④。黃花開也近重陽⑤。
【注釋】
①拒霜:花名,木芙蓉,農歷八月開花,耐寒不落,故名。
②斜雁:斜飛的雁群。碧天:青天,藍色的天空。
③銀蒜:銀制的蒜形簾墜,用以壓簾幕。
④玉釵敲竹:用玉釵輕輕敲竹,表示心事難耐,借以排遣愁懷。
⑤黃花:菊花。重陽:節(jié)日名,古時以九為陽數之極,九月九日故稱“重九”或“重陽”。
【譯文】
是誰傳來的消息,說到秋天芙蓉花開的時候你就會回來?兩行大雁緩緩向南飛去,這晚秋的景色分外凄涼。
銀制的蒜形的簾墜壓著簾子,有人百無聊賴地用玉釵輕輕敲打著竹子。菊花已經盛開,重陽節(jié)又要到來了。
又
雨歇梧桐淚乍收,遣懷翻自憶從頭①,摘花銷恨舊風流②。
簾影碧桃人已去③,屟痕蒼蘚徑空留④。兩眉何處月如鉤⑤?
【注釋】
①翻自:反而引發(fā)。憶從頭:指往事一件件浮上心頭。
②摘花銷恨:指代當初曾與她有過美好的往事。
③碧桃:桃樹的一種,又名千葉桃。花重瓣,不結實,共觀賞和藥用。
④屟(xiè):原指木制鞋底,多泛指鞋。屟痕:鞋痕。
⑤兩眉:代指所思戀之人。
【譯文】
秋雨剛停,梧桐樹葉不再發(fā)出淅淅瀝瀝的聲音,我也止住了眼淚?;貞洀那?,釋放情懷,我忍不住又想起與你一起度過的那段美好時光。
影簾招招,桃子熟了,人卻已經離我而去,那生者苔蘚的小徑上還印著你的鞋痕。彎彎的月亮,好像你彎彎的眉毛,只是不知道此刻你在哪里?
又 西郊馮氏園看海棠,因憶《香嚴詞》有感①
誰道飄零不可憐,舊游時節(jié)好花天②,斷腸人去自今年。
一片暈紅疑著雨③,晚風吹掠鬢云偏。倩魂銷盡夕陽前④。
【注釋】
①《香嚴詞》:清初詩人龔鼎孽的詞集。龔鼎孽,安徽合肥人,官至禮部尚書,與錢謙益、吳偉業(yè)并稱“江左三大家”。
②舊游:昔日的游覽。
③暈紅:形容海棠花的色澤。
④倩魂銷盡:感觸很深。倩魂,指少女的夢魂。
【譯文】
誰說海棠花凋零就不令人心生憐愛了呢,遙想去年同游之時,正是春花競放的美好時光,而如今那令我肝腸寸斷的人,已經離開我一年了。
胭脂色的花朵好像被雨水暈染,晚風吹去,天邊的云朵如鬃隨風飄去。在這夕陽落照前的光影里,那少女都為之夢斷魂消。
又
酒醒香銷愁不勝,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輕盈。
夜雨幾番銷瘦了,繁華如夢總無憑。人間何處問多情?
【譯文】
醉酒醒后,熏香已經燃燒將盡,但愁緒仍然沒有散去,哪還有心情再到那條鋪滿落花的小路上散步?就在那條小路上,去年我們還在那里比賽誰能摘到更高處的花朵。
接連幾天的夜雨讓我變得更加消瘦憔悴,再奢華的生活也像一場夢一樣留不下什么,人間有誰能夠了解我這無法排遣的深情?
又
欲問江梅瘦幾分①,只看愁損翠羅裙②,麝篝衾冷惜余熏③。
可奈暮寒長倚竹④,便教春好不開門⑤。枇杷花下校書人⑥。
【注釋】
①江梅:梅的一種,多植于江邊野外。此處喻指如江梅般清雅的女子。
②愁損:憂傷。翠羅裙:綠色的絲裙。
③麝篝:熏香器具,指燃燒麝香的熏籠。余熏:余溫。
④可奈:意即“能忍受”,能耐得住寂寞之意。
⑤便教:縱然,即使。
⑥枇杷花下校書人:原指唐蜀妓薛濤,后為妓女之雅稱。唐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萬里橋邊女校書,琵琶花里閉門居?!焙笠蚍Q妓女所居為“枇杷門巷”。這里借指花下讀書之人。校:校訂、校勘。此處為研讀之意。
【譯文】
想要問問那個如江梅般清雅的女子,近來又清瘦了幾分,只看得她身上的綠羅裙又被愁緒折磨得寬容了幾分,熏籠中的燃香已經燃盡,被子漸漸涼了下來,只余下些許殘香讓人憐惜不過。
她忍受著寒風,在暮色里久久地倚門而立,縱然是春光大好,她也緊閉閨門,在枇杷花下索書強讀。
又
一半殘陽下小樓,朱簾斜控軟金鉤①,倚欄無緒不能愁。
有個盈盈騎馬過②,薄妝淺黛亦風流。見人羞澀卻回頭。
【注釋】
①斜控:斜斜地垂掛。控,下垂、彎曲的樣子。
②盈盈:儀態(tài)美好的樣子,此處代指儀態(tài)美好的女子。盈,女子風姿姣好之意。
【譯文】
夕陽的余暉沐浴著小樓,華麗的錦簾斜掛在金色的簾鉤上,背靠著欄桿,不能控制自己的閑愁。
樓下有個姿態(tài)盈盈的女子騎馬走過,她雖然只是略施淡妝,卻也風姿綽約。她看到我在樓上看著她,羞澀地轉過頭去。
又
睡起惺忪強自支①,綠傾蟬鬢下簾時②,夜來愁損小腰肢③。
遠信不歸空佇望④,幽期細數卻參差⑤。更兼何事耐尋思?
【注釋】
①惺松:形容剛睡醒尚未完全清醒的狀態(tài)。
②蟬鬢:古代女子的一種發(fā)式,蟬身黑而光潤,像秀發(fā)一樣,故稱。
③愁損:指愁殺,意即過度的愁怨令身體受損。
④遠信:遠方的書信。佇望:久立而遠望,這里指等候、盼望。
⑤幽期:指男女間的幽會。參差:差池,差錯。
【譯文】
剛剛睡醒,帶著惺忪的睡意強支撐著瘦弱的身體下床,烏黑發(fā)亮的秀發(fā)垂下像瀑布一樣垂落,昨夜的一夜愁眠,消瘦了單薄的身體,腰肢仿佛更見纖弱。
遠方的消息許久沒有傳來,獨倚高樓空佇望,細細算著他要歸來的日子,卻始終沒有歸來。到底是什么事耽擱了他的歸期呢?越想心緒就越煩亂。
又
五月江南麥已?、?,黃梅時節(jié)雨霏微②,閑看燕子教雛飛。
一水濃陰如罨畫③,數峰無恙又晴暉④。湔裙誰獨上魚磯⑤。
【注釋】
①麥已?。阂饧贷溩哟蟛糠忠呀浭崭?,所剩稀少。
②黃梅時節(jié):指春夏時節(jié)黃淮流域連綿陰雨天氣,此時梅子黃熟,故云。霏微:霧氣、細雨等彌漫的樣子。
③罨畫:色彩鮮明的圖畫,常用以形容自然景物或建筑物等美麗如畫。
④數峰無恙又晴暉:煙雨消散,山峰又出現,秀色如初。
⑤湔(jiān)裙:古代風俗,謂女子妊娠后,欲產子易,則于產前到河邊洗裙。這里借指水邊的女子。磯:水邊石灘或突出的大石。
【譯文】
五月的江南,未收的小麥稀疏錯落,恰逢梅雨時節(jié),小雨霏霏,在屋檐下靜坐,看成年的燕子教雛燕學習飛翔。
堤岸上綠蔭深濃,遠遠看去就像濃墨潑出來的山水畫,煙雨消散,山峰又秀色如初。那在水邊石磯上浣洗衣裙的女子是誰呢?
又
殘雪凝輝冷畫屏①,《落梅》橫笛已三更②,更無人處月朧明③。
我是人間惆悵客④,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⑤。
【注釋】
①殘雪:尚未化盡的雪。凝輝:寒光,寒氣。畫屏:繪有山水圖畫的屏風。
②《落梅》:又稱《落梅花》,古代羌族樂曲,以橫笛吹奏。
③月朧明:月色朦朧。
④惆悵客:失意人。
⑤斷腸聲:指笛聲。平生:平昔,往常。
【譯文】
冰冷的月光經殘雪反射到繪有山水圖畫的屏風上,已是三更天了,忽然響起了橫笛聲,月色朦朧,籠罩在空無一人的大地上。
我是人間惆悵的過客,所以知道你淚水縱橫的理由。在這斷腸的笛聲中回憶平生往事。
又 詠五更和湘真韻①
微暈嬌花濕欲流,簟紋燈影一生愁②,夢回疑在遠山樓。
殘月暗窺金屈戍,軟風徐蕩玉簾鉤③。待聽鄰女喚梳頭。
【注釋】
①湘真:即陳子龍(1608—1647年),字人中、臥子,號大樽、軼符,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幾社領袖,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投水殉難。有《湘真閣存稿》一卷。本篇作者所和之詞是陳子龍的《浣溪沙·五更》,陳詞為:“半枕輕寒淚暗流,愁時如夢夢時愁,角聲初到小紅樓。風動殘燈搖繡幕,花籠微月淡簾鉤,陡然舊恨上心頭。”
②簟紋:席紋。燈影:物體在燈光下的投影。此處指人影。
③軟風:和風。玉簾鉤:簾鉤的美稱。
【譯文】
天色微明如暈,嬌嫩的花被雨水打濕,好像要化在水中流淌開來的樣子,那女子含淚的模樣,就像這濕漉漉的花朵一般。暗淡的燈影映照著竹席的紋路,就像縷縷的情思,夢醒之后,恍惚覺得自己還在夢中的那座遠山小樓。
微明的月光照在大門的搭環(huán)上,軟軟的晨風搖動著窗上的簾鉤,再也無法入睡了,只有等待天明以后鄰家女伴來喚自己一同梳妝。
又
五字詩中目乍成①,盡教殘福折書生②,手挼裙帶那時情③。
別后心期和夢杳④,年來憔悴與愁并。夕陽依舊小窗明。
【注釋】
①五字詩:即五言詩。目乍成:即乍目成,剛剛通過眉目傳情而結為親好。
②殘福:謂所余的薄福,可引申為短暫的幸福。
③挼(ruó):揉搓。
④別后心期:分別后期待重逢的心愿。
【譯文】
對你的感情都寫在這首詩里,通過眉目傳情彼此已經結為親好,但幸福因為書生的離開而變得短暫,孤獨的女子低頭擺弄著裙帶,在想著過去的濃情蜜意。
自從分別以后,日思夜想,期待重逢,隨著光陰流逝,我的愁緒與日俱增。窗外依然是不變的夕陽,我對你的思念也不會改變。
又
記綰長條欲別難①,盈盈自此隔銀灣②,便無風雪也摧殘。
青雀幾時裁錦字③,玉蟲連夜剪春幡④。不禁辛苦況相關⑤。
【注釋】
①長條:特指柳枝。
②銀灣:銀河,天河。
③青雀,即青鳥,神話傳說中西王母之信使,代指音訊。錦字:書信。
④玉蟲:比喻燈火。宋陸游《燕堂東偏一室夜讀書其間戲作》:“油減玉蟲暗,灰深紅獸低?!贝横Γ号f俗于立春日,或掛幡(春旗)于樹,或剪小幡戴于頭上,以示迎春。幡:長方而下垂形的旗子。
⑤不禁:承受不得。
【譯文】
記得我們在長亭送別時,楊柳依依,難舍難分,都知道從此遠隔天涯,再難相見,那種刻骨的相思,比風霜雨雪更加摧殘人。
不知道何時才能收到你的音信,現在正是連夜在燈下裁剪春幡、準備迎春之時,你一定是忙得沒有時間寫信吧。你是否和我一樣失落惆悵,是否能夠禁得住離愁別緒的愁苦?
又 古北口①
楊柳千條送馬蹄,北來征雁舊南飛②,客中誰與換春衣③?
終古閑情歸落照④,一春幽夢逐游絲⑤。信回剛道別多時⑥。
【注釋】
①古北口:長城關隘之一,地勢險峻,在今北京密云縣境,為北京與東北往來的必經之路。
②北來征雁:大雁每年春分節(jié)令前后從南方北歸,以其前一年秋分時節(jié)由北南飛,故云北歸雁為“舊南飛”。
③春衣:春季穿的衣服,相對冬衣而言。
④終古:往昔,自古以來。閑情:悠閑、清閑之情。落照:落日的余暉。
⑤幽夢:隱約的夢境。游絲:飄蕩在空中的蜘蛛絲。
⑥剛道:只說。
【譯文】
在楊柳依依的季節(jié),我騎著駿馬遠行,春天北來的大雁都是去年去南方過冬的,只身在外,已經換了季節(jié),有誰為我打點行裝,替我換上春天的衣裳呢?
自古以來,閑情逸致只能寄托在落日的余暉上,而我這一春幽夢,追逐著飄蕩在空中的蜘蛛絲。剛剛寄走家書,只說自己離家太久。
又
身向云山那畔行①,北風吹斷馬嘶聲②,深秋遠塞若為情③!
一抹晚煙荒戍壘④,半竿斜日舊關城。古今幽恨幾時平⑤!
【注釋】
①云山:高聳入云的山峰。那畔:那邊。
②吹斷:指北風的吼聲使馬嘶聲也聽不到了。
③遠塞:邊塞。若為情:若,怎。若為,怎為之意。此處意謂面對如此深秋野塞又是怎樣的情懷呢!
④晚煙:傍晚曠野或山腳每多煙霧?;氖鶋荆夯臎鍪捝臓I壘。戍:保衛(wèi)。
⑤幽恨:深藏于心中的怨恨。
【譯文】
我向那高聳入云的山峰方向一路前進,北風呼嘯,淹沒了戰(zhàn)馬的嘶鳴,在這蕭瑟的深秋時節(jié),在這遙遠的邊塞,使人不禁暗自情傷。
一抹黃煙在廢棄的營壘上裊裊升起,夕陽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城頭的旗桿上,使人不禁想起古往今來那些金戈鐵馬的故事,心緒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又
萬里陰山萬里沙①,誰將綠鬢斗霜華②?年來強半在天涯③。
魂夢不離金屈戍④,畫圖親展玉鴉叉⑤。生憐瘦減一分花⑥。
【注釋】
①陰山:山脈名,今陰山山脈。山間缺口自古為南北交通要道。
②綠鬢:烏黑發(fā)亮的頭發(fā)。古人常借綠、翠等形容頭發(fā)的顏色。斗:斗取,即對著。霜花:指白色的須發(fā)。
③強半:過半,大半時間。天涯:天邊,遠方。
④金屈戍(qū xū):門窗上的銅制環(huán)鈕、搭扣。
⑤玉鴉叉:即玉丫叉。丫叉,本為樹枝分叉之處,后泛指交叉形象的首飾。這里指思念之人的容貌。
⑥生憐:生起憐惜之情,可憐。
【譯文】
連綿的陰山,萬里的黃沙,烏黑發(fā)亮的頭發(fā)還能在邊塞寒霜的侵襲下烏黑多久?想來這一年大半的時間都在這漫天風沙中度過。
總是夢到熟悉的房門,緩緩展開畫有頭戴玉釵妻子的畫卷,才能一睹思念之人的容貌??蓱z畫中的她看起來也瘦損了很多。
又 庚申除夜①
收取閑心冷處濃②,舞裙猶憶柘枝紅③,誰家刻燭待春風④?
竹葉樽空翻彩燕⑤,九枝燈灺顫金蟲⑥。風流端合倚天公⑦。
【注釋】
①庚申除夜:即康熙十九年(1680)除夕,該年容若二十六歲。
②閑心:閑常之心。這里指除夕夜家人聚飲送歲的心情。冷處濃:指心頭浮起強烈的思念。
③柘枝,即柘枝舞。柘枝舞是西北少數民族的民間舞,唐代由西域傳入內地,初為獨舞,后演化為雙人舞,宋時發(fā)展為多人舞。伴奏音樂以鼓為主,間有歌唱,舞姿美妙,表情動人。
④誰家:哪一家,這里指自家??虪T:在蠟燭上刻度數,點燃時以計時間。
⑤竹葉,指竹葉酒。樽空:杯空。翻:翻落,倒落。采燕,舊俗于立春時剪彩色絲綢為燕子的形狀,飾于頭上。九枝燈:一干九枝的花燈。
⑥灺(xiè):蠟燭熄滅。顫金蟲燭蕊將熄時顫動似金蟲。
⑦端合:應該、應當。倚天公:依靠老天爺。
【譯文】
在寒冷的除夕夜里把心里濃烈的思念收起,且看眼前那柘枝舞女的紅裙,還像往年一樣絢爛嗎?想起自家當年在除夕夜里在蠟燭上刻出痕跡來等待新春的到來。
竹葉酒已經喝盡了,大家都在頭上戴著彩綢做成的燕子來歡慶新年的到來,燈燭已經熄滅了,剩下的燈花仿佛一條條金蟲在微微顫抖。如此風流快樂,全仗著天公的庇護啊。
又 紅橋懷古和王阮亭韻①
無恙年年汴水流②,一聲《水調》短亭秋③,舊時明月照揚州。
惆悵絳河何處去?綠楊清瘦綰離愁。至今鼓吹竹西樓。
【注釋】
①紅橋:橋名,在今江蘇揚州市,明崇禎時期建造,為揚州游覽勝地之一。王阮亭:王士禎,字子真,一字阮亭,又號漁洋山人、山東新城人,少時多填詞,有《衍波詞》。
②汴水:古河名,即汴河,原河在今河南滎陽附近受黃河之水,流經開封,東至江蘇徐州轉入泗水。隋煬帝巡幸江都即由此道。今水已湮廢,僅泗縣尚有汴水斷渠。
③《水調》:曲調名,傳為隋煬帝時,開汴渠成,遂作此,唐代將它演變?yōu)榇笄?/p>
【譯文】
汴河水仍然像隋朝時的一樣,年年東流,秋日的短亭傳來《水調》的歌聲,一輪明月仿佛也與舊時相同,靜靜地照著揚州城。
滿載惆悵地絳河水不知道要流向哪里,連河岸楊柳都因此而變得清瘦多愁,如今只有蕭鼓聲從竹西樓傳來。
又
鳳髻拋殘秋草生①,高梧濕月冷無聲②,當時七夕有深盟。
信得羽衣傳鈿合③,悔教羅襪送傾城④。人間空唱《雨淋鈴》⑤!
【注釋】
①鳳髻:古代女子的一種發(fā)型,將頭發(fā)綰結梳成鳳形,或在髻上飾以金鳳。此處借指亡妻。
②濕月:形容月亮如水般濕潤。
③羽衣:原指以鳥羽毛所織的衣服,后代指道士或神仙所著之衣,此處借指神仙。鈿合:鑲有金、銀、玉、貝等的首飾盒子。古代常以之作為愛情的信物。
④羅襪:絲羅織成的襪子。傾城:絕色女子。
⑤雨淋鈴:即雨霖鈴。唐教坊曲名。據唐鄭處誨《唐明皇雜錄補遺》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屬霖雨涉旬,于棧道雨中聞鈴,音與山相應。上既悼念貴妃,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p>
【譯文】
你的墳前已經生滿了荒草,一輪冷月無聲地高掛在梧桐樹梢,回想當初你我兩情相悅,海誓山盟。
相信那個道士有在天界與人世之間傳遞消息的能力,使自己與故人再通音信,卻更教人悔不當初將遺物一起埋葬。如此這般,縱有《雨霖鈴》傳唱著唐明皇的憂傷,卻也是徒勞。
又
腸斷斑騅去未還①,繡屏深鎖鳳簫寒②,一春幽夢有無間。
逗雨疏花濃淡改③,關心芳草淺深難。不成風月轉摧殘④。
【注釋】
①斑騅:指毛色青白相間的駿馬。常用以稱情人所騎的馬。
②鳳簫:樂器名,即排簫,以竹為之,參差如風翼,故名。
③濃淡:指花的顏色。
④不成:難道。風月:風和月,泛指春日的風光,此處喻為男女戀愛的事情。
【譯文】
他騎著斑騅馬飄然遠去,至今未歸,對他的思念叫人痛至腸斷,絲綢織就的繡屏再沒有被打開,曾經與相愛的人相伴的鳳簫也久未吹奏。他總是出現在夢里,但夢境又是那么捉摸不定。
經受風雨滋潤的疏花,顏色漸漸地由濃變淡,散發(fā)著香氣的野草也漸漸茂密起來,顏色由淺變深。春日風光的殆失令人只有嘆息的感慨,難道不由人生出一種怨恨嗎?
又
旋拂輕容寫洛神①,須知淺笑是深顰②,十分天與可憐春。
掩抑薄寒施軟障③,抱持纖影藉芳茵④。無能無意下香塵⑤。
【注釋】
①輕容:一種無花薄紗。宋周密《齊東野語·輕容方空》:“紗之至輕者,有所謂輕容,出唐《類苑》云:‘輕容,無花薄紗也?!甭迳瘢簜髡f中的洛水女神,據傳是宓羲的女兒,故名宓妃。溺死于洛水,成為洛水之神。古代詩文中常以洛神代指美女。
②須知:必須知道。
③薄寒:微寒、輕寒。軟障:綢緞或布的屏帷。
④纖影:清瘦的身影。芳茵:華美芳香的草地。
⑤香塵:作紅塵解,指人間。
【譯文】
輕輕地展開素絹,畫中那位像洛神一樣秀麗的女子,就連皺眉的樣子都像是在微笑,可愛的樣子如春光一般明媚。
將素絹畫掛在屏風上欣賞,用屏風來替畫中的人阻擋寒冷,她的姿態(tài)纖柔輕盈,仿佛被落花托起。也許,她也想從畫中走到人間來吧。
又
十二紅簾窣地深①,才移刬襪又沉吟②,晚晴天氣惜輕陰③。
珠衱佩囊三合字④,寶釵攏髻兩分心⑤。定緣何事濕蘭襟⑥?
【注釋】
①十二紅簾:指繡有十二紅的簾幕。十二紅,太平鳥的別稱,鳥尾末端紅色,故名。窣(sū)地:拂地。
②刬(chǎn)襪:只穿著襪子行走在地上。
③輕陰:疏淡的樹蔭。
④珠衱(jié):綴有珠玉的裙帶。三合字:古代情侶各自佩戴一對香囊,香囊上各繡三個半邊字,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三個完整的字。
⑤寶釵:首飾名,用金銀珠寶制成的雙股簪子。
⑥蘭襟:泛有芬芳氣味的衣襟。
【譯文】
十二紅簾長長地垂下來輕拂地面。她沒有穿鞋,行走在地上,一邊向外看一邊不住地沉吟??粗巴獾那缛?,又為這連下數日的陰雨感到可惜。
她的珍珠裙帶上佩著一個香囊,香囊上繡著三合字。她的頭上梳著發(fā)髻,將頭發(fā)從中間分開。究竟是因為什么事,使她如此傷心,以致流下的淚水都浸透了衣衫。
又
容易濃香近畫屏①,繁枝影著半窗橫,風波狹路倍憐卿②。
未接語言猶悵望,才通商略已瞢騰③。只嫌今夜月偏明。
【注釋】
①畫屏:繪有彩畫的屏風。
②風波:喻指糾紛或亂子。狹路:狹窄、狹小的路。
③商略:原為商討之意,此處謂交談。瞢騰:形容迷糊,神志不清。
【譯文】
一陣撲鼻濃香吸引我走近花屏,才發(fā)現樹影橫斜,將影子投上了窗欞,窗半開著,你探出頭來,微風吹過,杏花微雨,不禁讓窗外的人更生憐愛。
四目相對,忘記了說話只是呆呆地望著,才剛剛開始說話就已經沉迷陶醉。只可惜今晚的月亮稍稍亮了一點。
又
十八年來墮世間,吹花嚼蕊弄冰弦①,多情情寄阿誰邊②?
紫玉釵斜燈影背③,紅綿粉冷枕函偏。相看好處卻無言。
【注釋】
①吹花嚼蕊:指吹奏、歌唱。弄:指吹彈樂器。冰弦:琴弦,箏瑟之類樂器的美稱。
②阿誰:誰,何人。
③紫玉:紫色的玉石,古人認為是祥瑞之物。
【譯文】
她像神仙一樣墮入世間,無憂無慮地吹奏曲子、彈撥琴弦,不知道她的一片真情寄托在誰的身上?
看著她睡著的模樣,枕頭歪斜,頭上的紫玉釵也歪斜著,梳妝用的粉撲早已拋在一邊。我在旁邊凝視著她的嬌媚俊貌,再美的語言也表達不出來。
又 寄嚴蓀友①
藕蕩橋邊理釣筩②,苧蘿西去五湖東③,筆床茶灶太從容④。
況有短墻銀杏雨⑤,更兼高閣玉蘭風⑥。畫眉閑了畫芙蓉⑦。
【注釋】
①嚴蓀友:嚴繩孫(1623—1702年),字蓀友,自號勾吳嚴四,又號藕蕩老人、藕蕩漁人。江蘇無錫人(一說昆山人)。清初詩人、文學家、畫家,與朱彝尊、姜宸英號為“江南三大名布衣”。著有《秋水集》。
②藕蕩橋:嚴蓀友無錫西洋溪宅第附近的一座橋,嚴蓀友以此而自號藕蕩漁人。釣筩:插在水里捕魚的竹器。
③苧蘿:苧蘿山,在浙江省諸暨市南,為西施生長山村所在。五湖:即太湖。
④筆床:擱放毛筆的器具。茶灶:烹茶的小爐灶。
⑤短墻:矮墻。銀杏:即白果樹,又名公孫樹、鴨腳等。
⑥高閣:放置書籍、器物的高架子。玉蘭:花木名。落葉喬木,花瓣九片,色白,芳香如蘭,故名。
⑦畫眉:指漢張敞為妻子畫眉的事,喻夫妻和美。芙蓉:指嚴氏故鄉(xiāng)無錫的芙蓉湖(在無錫西北,又名射貴湖、無錫湖)。
【譯文】
你在夏日的藕蕩橋邊整理釣桶,苧蘿山佇立在西邊,太湖在東邊流淌。你帶著筆架和茶爐在這里垂釣,真是逍遙自在。
更有雨水打濕了矮墻外的銀杏樹,樓閣里吹進帶著玉蘭花清新香氣的微風。你為妻子畫完娥眉,又去畫池塘里的荷花。
又
欲寄愁心朔雁邊①,西風濁酒慘離筵②,黃花時節(jié)碧云天。
古戍烽煙迷斥堠③,夕陽村落解鞍韉④。不知征戰(zhàn)幾人還?
【注釋】
①朔雁:指北方邊陲的大雁。
②濁酒:指用糯米、黃米等釀制的酒,較渾濁。慘離顏:指離別的筵宴上憂愁凄苦的形態(tài)。
③烽煙:烽火。斥堠:用以瞭望敵情的土堡。
④鞍韉:馬鞍子和墊在馬鞍子下面的東西。
【譯文】
想要大雁將我的愁心捎給北方邊塞的友人。西風乍起,我手持一壺濁酒,神情凄苦,獨自酌飲。在這菊花綻放、登高懷人的時節(jié),青云塊塊鑲在天穹,就快要把天給綴滿了。
古老的斥堠上飄起一股股狼煙,夕陽西下,我隨戰(zhàn)友在一個偏僻的村子解開了馬鞍稍事休整?;叵霊?zhàn)爭的慘烈,心生感慨。不知道戰(zhàn)爭結束后,有多少人能夠平安返鄉(xiāng)呢?
又
敗葉填溪水已冰,夕陽猶照短長亭①,行來廢寺失題名。
駐馬客臨碑上字,斗雞人撥佛前燈②。勞勞塵世幾時醒?
【注釋】
①短長亭:短亭和長亭的并稱。
②斗雞人:斗雞本為一種使公雞相斗的游戲,多用來指貴族豪門的公子哥們游手好閑,不務正業(yè)。
【譯文】
干枯凋落的樹葉填滿小溪,溪水已經結冰,黃昏時分,夕陽的余暉依然照著長亭短亭,我在一座廢寺前停下了馬,寺的匾額上已經看不清寺名。
閑游的過客停下馬,用筆抄寫寺院里的碑文,富家子弟挑亮了佛前的燈火。抖落身上的塵土,仿佛抖落了凡塵,凡人幾時能夠醒悟?
霜天曉角
重來對酒①,折盡風前柳。若問看花情緒,似當日,怎能夠?
休為西風瘦,痛飲頻搔首②。自古青蠅白璧③,天已早安排就。
【注釋】
①對酒:指對飲。
②搔首:以手搔頭,是為人焦急或有所思的情態(tài)。
③青蠅白璧:比喻小人陷害忠良,污其青白。青蠅:蒼蠅。白璧:白玉。《楚辭·劉向(九嘆·怨思)》:“若青蠅之偽質兮,晉驪姬之反情?!蓖跻葑ⅲ骸扒嘞壸儼资购?,變白使黑,以喻讒佞?!?/p>
【譯文】
再飲下這一杯酒,看風中飛舞的柳絲。此刻已經沒有了賞花的心情,不能與當日相比了。
不要因為秋風而憔悴,只管盡情飲酒,頻頻搔首。自古以來君子總是遭遇小人陷害,這是上天早就安排好了的規(guī)則。
菩薩蠻 回文①
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花落正啼鴉,鴉啼正落花。
袖羅垂影瘦,瘦影垂羅袖。風剪一絲紅,紅絲一剪風。
【注釋】
①回文:一種游戲性質的修辭手法,正亦成誦,倒亦成誦。這首詞就是逐句倒讀的回文體,每兩句都是反復回文,如“霧窗寒對遙天暮”,從最后一個字倒著往前讀,就是下一句“暮天遙對寒窗霧”。
【譯文】
凝結著霧氣的窗子映出遠處天空的暮色,遠處天空的暮色映照這窗子凝結的霧氣?;涞臅r候,烏鴉在啼叫,烏鴉啼叫的時候,正值花落。
那個人衣袖低垂,顯得身影纖弱,纖弱的人影低垂著衣袖。一陣疾風吹過花枝,花枝上吹過一陣疾風。
又
隔花才歇廉纖雨①,一聲彈指渾無語。梁燕自雙歸②,長條脈脈垂。
小屏山色遠,妝薄鉛華淺。獨自立瑤階③,透寒金縷鞋④。
【注釋】
①廉纖:細小,細微,多用以形容微雨。
②梁燕:梁上的燕子。
③瑤階:本指玉砌的臺階,后為石階之美稱。
④金縷鞋:繡織有金絲的鞋子。南唐李煜《菩薩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p>
【譯文】
細雨剛剛停歇,窗前那叢盛開的花朵上,還點點滴滴地淌著雨水。一時間她似乎有所感悟,沉默無言。梁上的燕子雙雙歸來,長長的柳條含情脈脈地低垂。
透過屏風,看見了遠處的小山,她妝容清淡,腳上踩著金縷鞋,獨自佇立在臺階上,而不覺得寒冷。
又
新寒中酒敲窗雨①,殘香細學秋情緒②。端的是懷人,青衫有淚痕③。
相思不似醉,悶擁孤衾睡。記得別伊時,桃花柳萬絲。
【注釋】
①中酒:酒酣。
②殘香:殘存的香氣。
③青衫:古代學子或官位卑微者所穿的衣服,借指學子、書生。
【譯文】
天氣剛剛轉涼,我喝醉了酒,聆聽窗外落雨敲打窗子的聲音,熏香就快要燒盡了,此時我的情緒就像這秋天一樣悲涼。原來是因為感念在懷,不知不覺中連衣衫都被淚滴沾濕了。
這相思之情不似酒醉,可以倒頭就睡忘記憂愁。依然記得與她分別的時候,桃花開得正艷,柳絲長得正盛。
又
淡花瘦玉輕妝束,粉融輕汗紅綿撲①。妝罷只思眠,江南四月天②。
綠陰簾半揭,此景清幽絕③。行度竹林風,單衫杏子紅④。
【注釋】
①紅綿撲:紅絲綿的粉撲,古代女子的化妝用品。
②四月天:指初夏之時。
③清幽:風景秀麗而幽靜。
④單衫:指單衣。
【譯文】
梳妝臺前,一個白凈消瘦的女子正在梳妝,她用紅絲綿做的粉撲輕輕地抹去香汗。在江南的初夏之時,她剛剛梳妝完畢,竟又慵懶得犯起困來。
在綠蔭的掩映下,半揭起窗簾。這真是無比清幽的風景。她穿著杏子紅的單衣,在暖風中慢慢踱步,來到一片翠竹園下。
又
夢回酒醒三通鼓①,斷腸啼花飛處②。新恨隔紅窗,羅衫淚幾行。
相思何處說,空有當時月。月也異當時,團欒照鬢絲③。
【注釋】
①三通鼓:古人夜里打更報時,一夜分為五更,三更鼓即半夜時。
②啼:杜鵑鳥。
③團欒:指明亮的圓月。鬢絲:鬢發(fā)。
【譯文】
酒醒后從夢中醒來,三更的更鼓剛剛敲過,這時又傳來杜鵑悲鳴的聲音,更添傷情離愁的心緒,淚水漣漣沾濕了衣衫。
我對你的相思無處訴說,陪伴我的只有當初你我共賞的明月。月亮也不是當時的月亮了,此刻的明月只照著我孤獨一人,照著我憔悴的鬢發(fā)。
又
催花未歇花奴鼓①,酒醒已見殘紅舞②。不忍覆馀觴③,臨風淚數行④。
粉香看欲別⑤,空剩當時月。月也異當時,凄清照鬢絲。
【注釋】
①催花:即擊鼓催花,用于酒令,鼓響傳花,聲止,持花未傳者即須飲酒?;ㄅ禾菩跁r汝陽王李琎的小字。李琎善擊羯鼓,玄宗特鐘愛之,曾謂侍臣曰:“速召花奴將羯鼓來,為我解穢?!焙笠蚍Q羯鼓為“花奴鼓”。
②殘紅:指凋殘的花,落花。
③覆:傾翻酒杯,指飲酒。馀觴:杯中所剩的殘酒。
④臨風:迎風,當風。
⑤粉香:代指鐘愛的女子。
【譯文】
催花盛開的花奴鼓還沒有停歇,酒醒之后已經看見落花紛飛。不忍飲盡這酒杯中的殘酒,秋風吹過,不禁流下了眼淚。
心愛的女子眼看著又要與我分別,待她離去,只剩下當時的一輪明月。但只怕這月亮也與當時不同了,這凄涼的清光,照在我漸染風霜的雙鬢上。
又 早春
曉寒瘦著西南月①,丁丁漏箭余香咽②。春已十分宜,東風無是非。
蜀魂羞顧影③,玉照斜紅冷④。誰唱《后庭花》⑤,新年憶舊家。
【注釋】
①瘦著:瘦削之意。此處指彎月或月牙。
②漏箭:漏壺上的部件,形如箭,上有時辰刻度,隨水浮沉以計時。咽:充塞、充滿。
③蜀魂:鳥名,指杜鵑鳥,傳說蜀主杜宇,號望帝,死后化為鵑,春天日夜悲啼,蜀人稱之為“望帝之魂”,亦稱蜀魂。
④玉照:即鏡子。斜紅:指人頭上戴的紅花。
⑤后庭花:即《玉樹后庭花》曲,南朝陳后主所作,其辭清蕩,而其音甚哀,后多作為靡靡之音或亡國之音的象征。此處喻為凄涼之曲。
【譯文】
春曉天寒,西南天際斜掛著一彎月牙,滴漏聲叮叮咚咚,聲聲作響,熏香已經快要燃盡,滿屋的香煙綿轉繚繞。這本是春光十分相宜的時節(jié),東風不管怎么吹都是好的。
杜鵑鳥不愿意去看鏡中自己的身影,那頭上的紅花都給人孤寂之感。是誰在哼唱凄涼的《玉樹后庭花》,讓人在新年里憶及舊家。
又
窗間桃蕊嬌如倦,東風淚洗胭脂面。人在小紅樓,離情唱《石州》①。
夜來雙燕宿,燈背屏腰綠②。香盡雨闌珊③,薄衾寒不寒?
【注釋】
①《石州》:指樂府七調之一的商調曲名。商調之音凄愴哀怨,多表凄清傷感之情。李商隱《代贈》:“東南日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
②綠:指烏黑發(fā)亮的顏色,古詩詞中多以之形容烏黑的頭發(fā)。此處引申為昏暗不明。
③雨闌珊:雨將盡。
【譯文】
窗前桃花的花蕊嬌嫩而又帶著幾分倦意,春風徐來,絲絲雨滴沁濕桃花,仿佛是美人卸妝梳洗的可愛模樣。她獨自坐在小紅樓里,唱著哀怨的《石州》曲。
已至深夜,燕子雙雙來到屋檐下借宿,而她卻一個人,燈燭背對著屏風。熏香逐漸燒盡,春雨也快要停歇,她只蓋著薄薄的被子,是否禁得住這番春寒?
又
朔風吹散三更雪①,倩魂猶戀桃花月②。夢好莫催醒,由他好處行。
無端聽畫角③,枕畔紅冰?、?。塞馬一聲嘶,殘星拂大旗。
【注釋】
①朔風:邊塞外凜冽的北風、寒風。
②倩魂:少女的夢魂,用唐人小說《離魂記》中倩娘的故事,借指夢中共度美好春光的人。
③畫角:古代樂器,外加彩繪,故稱畫角,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
④紅冰:淚水結成的冰,形容感懷之深。
【譯文】
凜冽的北風,吹散三更天還在飄落的雪花,相思之人在夢中還在想念開滿桃花的明月之夜。夢是那么美好,不要催醒他,讓他在美夢中多轉一轉吧。
好夢卻無端被號角聲驚破了,醒來時淚水已經將枕頭打濕。邊塞上的馬兒忽然一聲嘶鳴,軍旗飄揚的夜空中還懸掛著幾顆寒星。
又
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欒月?楊柳乍如絲①,故園春盡時。
春歸歸不得,兩槳松花隔②。舊事逐寒潮③,啼鵑恨未消④。
【注釋】
①楊柳乍如絲:語出唐溫庭筠《菩薩蠻》:“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闭В簞?,初。
②松花:指松花江,黑龍江最大的支流,發(fā)源自長白山,流域經吉林、黑龍江兩省。
③舊事:往事。
④啼鵑:子規(guī)鳥,又名杜鵑。據《華陽國志》載述,古蜀帝死后魂化子規(guī),啼時口邊泣血。后人每以之作為遺恨難化意象。
【譯文】
問你為了何事而與家人輕易地分別,一年中能有幾個團圓的日子。這里楊柳剛剛才抽出嫩芽,故鄉(xiāng)的春天已經過去了吧。
春天已經過去,而我卻無法回家,松花江隔斷了我的歸路。點滴往事隨著冰冷的潮水一并涌上心頭。杜鵑鳥的叫聲凄厲,仿佛滿心的仇恨還沒有消解。
又 為陳其年題照①
《烏絲》曲倩紅兒譜②,蕭然半壁驚秋雨。曲罷髻鬟偏③,風姿真可憐。
須髯渾似戟④,時作簪花?、?。背立訝卿卿⑥,知卿無那情⑦。
【注釋】
①陳其年:陳維崧(1625—1682年),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滴跏四?1679),召試博學鴻儒,取為一等,授翰林院檢討,修《明史》。他工詩詞文賦,為清初陽羨詞派之首,與朱彝尊齊名,有詞1629首,輯為《湖海樓詞》,著有《湖海樓全集》。其年長納蘭30歲,為忘年之交??滴跏吣?1678)閏三月,廣東著名詩畫僧大汕為他畫了小像。是年秋,他應召入京,當時才人名士三十余人為此圖題詠。納蘭的這一首為其中之一。
②烏絲:指陳其年所作《烏絲詞》,順治十三年(1656)至康熙七年(1668),陳其年居京華時所填之詞,結集為《烏絲詞》,譽滿天下,為人稱賞。紅兒:杜紅兒,唐代名妓,后泛指歌妓。此處借指陳其年身邊的歌女。
③髻鬟:指代女子。
④須髯:胡須又長又硬,怒張如戟,形容外貌威武。
⑤簪花:指插花于冠。
⑥訝:迎向。卿卿:男女間表示親昵的稱呼。
⑦無那(nuò)情:無奈情。
【譯文】
歌女輕唱著《烏絲詞》,文風蕭然,仿佛秋雨突然灑落。一曲唱罷,歌女的釵發(fā)凌亂,那姿態(tài)叫人平白生出了憐惜之心。
陳其年的胡須如戟般直立,卻喜歡在帽子上插花為戲。更常與歌女玩笑打趣,別人都驚訝于你的這般模樣,我卻知道你此中的無限情懷。
又 宿灤河①
玉繩斜轉疑清曉②,凄凄白月漁陽道。星影漾寒沙③,微??椑嘶á堋?/p>
金笳鳴故壘⑤,喚起人難睡。無數紫鴛鴦⑥,共嫌今夜涼。
【注釋】
①灤河:即古濡河,俗名上都河,在今河北省東北部。源于閃電河,自內蒙古多倫縣折向東南,入熱河境,會小灤河,始稱灤河,以下流經燕山山地,在樂亭、昌黎之間入渤海。
②玉繩:星名,原指北斗第五星之北兩星,此處代指北斗星。疑:疑似,實際上還未天明。
③漾:水搖動的樣子。
④微茫:這里指落月的光芒暗淡。
⑤故壘:古代的堡壘。
⑥紫鴛鴦:水鳥名,形體大于鴛鴦而多紫色,好并游。
【譯文】
北斗星自西轉北,眼看天就要亮了。略帶寒意的明月照耀著漁陽道。星光點點,映得寒冷的沙灘上影影綽綽。渺茫的河面上有一陣陣浪花清漾。
古代的堡壘里傳來胡笳的聲音,使人難以入眠。河面上棲宿著無數紫鴛鴦。它們也同我一樣感受到今夜的涼意了吧。
又
荒雞再咽天難曉①,星榆落盡秋將老②。氈幕繞牛羊③,敲冰飲酪漿④。
山程兼水宿,漏點清鉦續(xù)⑤。正是夢回時,擁衾無限思⑥。
【注釋】
①荒雞:古人將三更前啼鳴的雞稱為荒雞,舊以其鳴為惡聲,主不詳,認為荒雞鳴叫則主戰(zhàn)事生。再咽:再次啼鳴聲歇。
②星榆:白榆樹,落葉喬木,耐干冷。古樂府《隴西行》:“天上何所有,歷歷種白榆。”以白榆喻星星,故榆有星榆之稱。
③氈幕:即氈帳。
④酪漿:牛羊等動物的乳汁,這里指酒。
⑤鉦(zhēng):鉦鼓,古代軍中樂器,行軍時敲擊,用以節(jié)制步伐。
⑥擁衾:即擁被,謂人以被裹護下體,半臥著。
【譯文】
荒雞再次啼鳴,天色仿佛難以破曉,白榆樹的樹葉已經落盡,時節(jié)將要由秋季轉入冬季了。氈帳四周有牛羊環(huán)繞,人們喝的是敲碎的冰塊化作的水和牛羊的乳汁。
一路上跋山涉水,漏壺聲與鉦聲交參連續(xù)。本是午夜夢酣之時,卻無法入睡,夢醒后擁著被子,陷入對家的無限思念。
又
驚飆掠地冬將半,解鞍正值昏鴉亂①。冰合大河流②,茫茫一片愁。
燒痕空極望③,鼓角高城上④。明日近長安⑤,客心愁未闌。
【注釋】
①解鞍:解下馬鞍,表示停駐。昏鴉亂:黃昏時亂飛的烏鴉。
②冰合:冰封。
③燒痕:草原上野火少過的痕跡。
④鼓角:古代軍隊中用來發(fā)出號令的戰(zhàn)鼓和號角。
⑤長安:故都城名,即今西安城。唐以后詩文中常將其當做都城的通稱,這里借指北京城。
【譯文】
狂風吹起地面的落葉,冬天已經過去了一半,解下馬鞍,找個野店停駐下來,此刻昏鴉亂飛。大河已經被冰封,茫茫千里,叫人愁思無盡。
野地里野火燒過的痕跡一望無邊,城樓上有戰(zhàn)鼓號角的聲音傳來。明天就能回到京城了,但思鄉(xiāng)的愁緒仍然沒有緩解。
又
榛荊滿眼山城路①,征鴻不為愁人?、凇:翁幨情L安,濕云吹雨寒③。
絲絲心欲碎,應是悲秋淚。淚向客中多,歸時又奈何!
【注釋】
①榛荊:猶荊棘,形容荒蕪。山城:依山而筑的城市。
②征鴻:即征雁。多指秋天南飛的大雁。
③濕云:指濕度大的云。
【譯文】
山城的道路上布滿了荊棘,秋天南飛的大雁不會為愁人暫住片刻。哪里才是京城,這一路上只有濃云、寒雨和涼風。
絲絲縷縷的細雨,越發(fā)使思家人覺得寒冷,那細雨仿佛是悲秋的眼淚。異鄉(xiāng)總是最容易讓人黯然淚下,不知道回鄉(xiāng)的時候還會這般惆悵嗎?
又
黃云紫塞三千里①,女墻西畔啼烏起②。落日萬山寒,蕭蕭獵馬還。
笳聲聽不得,入夜空城黑。秋夢不歸家,殘燈落碎花③。
【注釋】
①黃云:指黃云戍,唐時所設的邊戍。紫塞:長城。此處黃云紫塞均指長城。
②女墻:女兒墻在古時叫“女墻”,包含著窺視的含義,是仿照女子“睥睨”的形態(tài)在城墻上筑起的墻垛,后來便演變成一種建筑專用術語,特指房屋外墻高出屋面的矮墻。
③落碎花:燈花掉落。
【譯文】
長城綿延數千里,西邊城墻上有一只烏鴉伴著凄厲的啼鳴飛起。夕陽西下,遠處的群山逐漸被暮色的清寒籠罩,烈馬蕭蕭長鳴,在黃昏下歸來。
不忍聽胡笳的聲音。入夜之后,城里漆黑一片。在這秋葉里,即使在夢中也不能回到家鄉(xiāng),醒來后只看到燈火將盡,燈花如淚碎落了一地。
又 寄顧梁汾苕中①
知君此際情蕭索②,黃蘆苦竹孤舟泊③。煙白酒旗青,水村魚市晴④。
柁樓今夕夢⑤,脈脈春寒送。直過畫眉橋,錢塘江上潮。
【注釋】
①苕中:浙江湖州。東西苕溪流經湖州,故稱苕中。東苕溪源出天目山之陽,東流經臨安、余杭、杭縣,北至湖州又稱霣溪,與西苕溪合流入太湖。
②蕭索:蕭條,落寞惆悵。
③黃蘆:落葉灌木,葉子秋季變紅。苦竹:又名傘柄竹,筍有苦味,不能食用。
④水村:水邊的村落。
⑤柁樓:船上操舵的小樓,代指船。
【譯文】
我知道你現在的心情很抑郁,將孤舟停在黃蘆苦竹叢中發(fā)呆。但你看江南的景色多么美好,白茫茫的煙霧中升起青色的酒旗,水邊村落的集市沐浴在一片晴光里。
你今晚在船上入睡,春天柔和的寒風徐徐吹來。載著你的船一直從畫眉橋下穿過,而此時錢塘江上的春潮正洶涌澎湃。
又
蕭蕭幾葉風兼雨,離人偏識長更苦①。欹枕數秋天②,蟾蜍早下弦③。
夜寒驚被薄,淚與燈花落。無處不傷心,輕塵在玉琴④。
【注釋】
①長更:長夜。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小時。
②欹(qī)枕,斜靠著枕頭。
③蟾蜍:代指月亮。早弦:即上弦。
④玉琴:玉飾的琴,亦為琴的美稱。
【譯文】
窗外秋葉在風雨中發(fā)出凄涼的聲音,遠行的人更懂得長夜的難挨。斜靠在枕頭上,仰望秋天的星空。月亮剛剛過了上弦,卻又變得殘缺。
被深秋之夜的寒冷驚醒,怕是因為被子太單薄了吧,獨自對著燈花,淚水跟著一起掉落。沒有一個地方是不讓人傷心的,早已無心再去彈奏玉琴,上面也已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灰塵。
又
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歸雨。深巷賣櫻桃,雨余紅更嬌①。
黃昏清淚閣②,忍便花飄泊。消得一聲鶯③,東風三月情④。
【注釋】
①雨余:雨后。
②閣:含著。宋范成大《八場坪聞猿》:“天寒林深山石惡,行人舉頭雙淚閣。”
③消得:禁受得起。
④三月情:暮春之傷情。
【譯文】
真誠地想要將春天挽留,無奈突然下起了一陣驟雨,仿佛在催促春天快些離開。深巷中有人在叫賣櫻桃,那櫻桃經過雨水的沖洗顯得更加嬌艷。
黃昏時分,我眼含清淚,不忍心看著落花就這樣飄落凋零。這時一聲鶯啼,讓人更加留戀春天的暖風。
又
晶簾一片傷心白①,云鬟香霧成遙隔②。無語問添衣,桐陰月已西。
西風鳴絡緯③,不許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
【注釋】
①晶簾:水晶簾子,形容其質地精細、色澤瑩澈。
②云鬟香霧:形容女子烏黑的頭發(fā)若云,其香氣如霧氣之襲人。此處代指閨中之人。遙隔,遙遙相隔。
③絡緯(luò wěi):蟲名,即莎雞,俗稱絡絲娘、紡織娘。夏秋夜間振羽作聲,聲如紡線,故名。
【譯文】
孤清的白光映照在水晶簾上,我與你遙遙相隔,看不到你如云的秀發(fā),嗅不到你似霧的濃香。再也沒有辦法問候你一聲要不要多添件衣裳。我呆立在梧桐樹蔭下,不知不覺中月已西沉。
西風起,蟋蟀聲聲鳴響,不讓憂愁的人安睡。秋天還同去年的秋天一樣,可為什么我會在今秋落淚。
又
烏絲畫作回文紙①,香煤暗蝕藏頭字②。箏雁十三雙③,輸他作一行。
相看仍似客,但道休相憶。索性不還家,落殘紅杏花。
【注釋】
①回文:本指回文詩,此處指意含相似之句的詩。
②香煤:和香料的煤煙,指墨。
③箏雁:箏柱。因其斜列如雁行,故稱。
【譯文】
烏絲欄信紙上寫著回文詩,那墨跡卻將詩句每一行的第一個字抹去了。抬頭望見那十三根箏柱前后排列成整齊的一行,且由它靜靜地成行在側吧。
彼此相看仍然感到陌生,她要走了,對我說著不要再惦記。索性就不要回去了吧,在這枯殘杏花從枝頭紛紛飄落的季節(jié)里。
又
闌風伏雨催寒食,櫻桃一夜花狼藉①。剛與病相宜,瑣窗薰繡衣②。
畫眉煩女伴,央及流鶯喚③。半晌試開奩,嬌多直自嫌④。
【注釋】
①“闌風”二句:闌風伏雨,即闌風長雨,本指夏秋之交的風雨,后泛指風雨不止。寒食:寒食節(jié)。舊俗在清明節(jié)前一日或二日,當此節(jié)日,禁火三天,食冷食。狼藉。指櫻桃花敗落。
②“剛與”二句:意謂剛剛病愈,便起而薰衣。鎖窗:雕刻有花紋圖案的窗子。薰繡衣:用香料熏華麗的衣物。
③“畫眉”二句:意謂病愈又逢寒食節(jié)將至,遂煩請女伴幫忙梳妝打扮,而此時小黃鶯也偏偏在窗外啼囀。央及:請求、懇求。流鶯:啼鶯,以其啼鳴婉轉,故云。
④“半響”二句:謂許久才打開妝奩,可是對鏡看自己嬌弱的面容時,又對自己不滿了。半響:許久、好久。自嫌:自己對自己不滿。
【譯文】
風吹不停,陰雨連綿,寒食節(jié)馬上就要到來,櫻桃花被昨夜的風雨吹打的凌亂不堪。剛剛病愈,便起身用爐子烘烤衣物。
央求黃鶯鳥叫女伴來給自己畫眉。過了好久才試探地打開梳妝盒,模樣雖然嬌艷,但還是對自己的容貌不滿意。
又
春云吹散湘簾雨,絮粘蝴蝶飛還住。人在玉樓中①,樓高四面風。
柳煙絲一把②,暝色籠鴛瓦③。休近小闌干,夕陽無限山。
【注釋】
①玉樓:指華麗的樓閣。
②柳煙:柳樹枝葉茂密似籠煙霧,故稱。
③暝色:暮色,夜色。鴛瓦:即鴛鴦瓦。唐李商隱《當句有對》:“秦樓鴛瓦漢宮盤?!敝竿咧呻p成對者。
【譯文】
暮色降臨,云收雨散時,湘妃竹做的簾子被春風吹得噼啪響,蝴蝶的翅膀上沾著柳絮,時飛時停。這玉樓空闊,四面都有風吹過,那人就在這華麗的樓閣中。
楊柳枝在霧靄中柔弱如煙,漸青的天色將鴛鴦瓦鋪滿。不要靠近欄桿眺望遠方,那夕陽正緩緩落入無限山巒中,令人無限惆悵。
減字木蘭花 新月
晚妝欲罷,更把纖眉臨鏡畫①。準待分明②,和雨和煙兩不勝。
莫教星替③,守取團圓終必遂。此夜紅樓,天上人間一樣愁。
【注釋】
①纖眉:纖細的柳眉。
②準待:期待,準備等待。分明:指新月漸滿漸皎潔。
③星替:月亮被星星代替。
【譯文】
化完了晚妝,又手執(zhí)畫筆對鏡畫眉。要等到夜色中的煙霧消散后,才能看到藏在煙雨后的新月的美麗。
不要叫月亮被星星代替,和我一起守著永遠相伴的誓言。今夜守在紅樓,無論是天上的你還是人間的我,在同樣的月光里有著同樣的哀愁。
又
燭花搖影,冷透疏衾剛欲醒①。待不思量②,不許孤眠不斷腸。
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③。銀漢難通④,穩(wěn)耐風波愿始從⑤。
【注釋】
①疏衾(qīn):單薄的被子。疏,本為稀疏不密的意思,這里亦暗示獨擁薄衾,與同衾共枕相對。
②思量:思念。
③天上人間情一諾:指超越生死的愛情誓言。據陳鴻《長恨歌傳》載,天寶十年七月七日之夜唐明皇與楊貴妃在驪山行宮,因感牛郎織女之事而相許永結同心。一諾,指說話守信用。《史記·季布傳》:“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諾?!?/p>
④銀漢:銀河,天河。在這里比喻人天之間難以越過的阻隔。
⑤耐:忍耐,忍受。風波:風險,喻指患難。愿,愿望。始從:再次追隨。從,追隨,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