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藝術立心的大千居士——序馮幼衡作《印象之外》

看山還是故鄉(xiāng)青:回憶張大千 作者:徐悲鴻,吳作人


為藝術立心的大千居士
——序馮幼衡作《印象之外》

臺靜農(nóng)[1]

幼衡將她近年所寫關于大千先生的文章編成集子,要我寫一小序。此時大千正臥病醫(yī)院,我們心情都非常沉重,而她的書正待出版,一時實不知怎樣下筆。幼衡因言:你只寫點你對他的藝事的看法,或朋友間的雜事;我的文章則是忠實的記錄,不必有何稱美。幼衡在摩耶精舍任記室多年,日在大千畫室左右,見聞自為親切。以她真誠的性格,凡所敘述,皆寫實可信,而她明潔的文筆又足以達之,其為大千傳記部分的資料,則是無可置疑的。大千一生絢爛,世人多當他是傳奇人物,其實他也是凡夫。大千平日告訴后生,三分天才七分功力,大千本人并不如此,他是無比的天才與功力,才得超凡入圣的。幼衡希望我能對大千的藝事有所評價,我固無此能力,即并世的評論,也未必能全窺其真風貌,將來歷史自有定評。

且談一二舊事吧。猶記30年前陪大千去臺中北溝“故宮博物院”看畫,當時由莊慕陵兄接待,每一名跡到手,隨看隨卷,亦隨時向我們說出此畫的精微與源流,看畫的速度,不免為之吃驚??墒怯幸环鹈鹗薅f是贗品的著色山水,他不但看得仔細,并且將畫的結(jié)構(gòu)及某一山頭、叢林,某一流水的位置與顏色,都分別注在另一紙片上。這一幅畫,他在南京時僅一過目,卻不同于其他名跡,早已記在心中,這次來一溫舊夢而已。由這一小事,使我看出他平日如何用功,追索前人,雖贗品也不放過其藝術的價值。

當晚在招待所客廳據(jù)案作畫,分贈“故宮博物院”執(zhí)事諸君。大家一起圍觀,只見其信筆揮灑,疾若風雨,瞬息便成一幅,觀者歡喜贊嘆,此老亦掀髯快意,一氣畫了20余幅。因而想到抗戰(zhàn)前,大千任中央大學教授,每周來南京,落腳在張目寒兄家。有次在目寒家客廳,一面作畫,一面同朋友說笑,畫一完成,即釘在墻上,看“亮不亮”,這是我第一次才聽到畫法上有所謂“亮”這一名詞。其實便是西畫法的“透視”。

幼衡談到大風堂鎮(zhèn)山之寶董源的《江堤晚景》。要知大風堂鎮(zhèn)山之寶豈止一件,多著呢。如顧閎中《夜宴圖》,董源《瀟湘圖》,黃山谷書《張大同手卷》,都是大風堂至寶,這三件至寶于我有幸,曾在我家存放過短短時間。早年大千將這三件至寶帶來臺北,臺北鑒藏家一時為之震撼。時大千有日本之行,有一老輩想暫時借去,好好賞玩,而大千表示這三件上面都鈐有“東西南北只有相隨無別離”的印,有似京戲里楊香武要盜九龍玉杯,對方卻“杯不離手,手不離杯”。畢竟短時間去日本,帶來帶去,海關出入,有些不便,由目寒建議,暫存在我家。我于字畫古玩,既無可買,亦無可賣,不引人注意。于是他同目寒親自送到我家,我當時有說不出的惶恐,只得將這三件至寶供養(yǎng)在壁櫥舊衣堆里。傳說凡寶物所在處,必有神光射入斗生,可是在寒舍的寶物,卻沒有神光射出,也許寶物自知借地躲藏,姑且收斂,不然定有人追踵而至。

大千擁有那些人間至寶,也以此自豪,因有“敵國之富”一印鈐在那些名跡上。他愿“相隨無別離”,卻又有一印“別時容易”,往往兩印同時鈐在一幅書畫上。他又說:“曾經(jīng)我眼即我有”,這話好像是自嘲,其實不然,海內(nèi)外中國名跡,他不特都經(jīng)眼過,并且都記在心目中。例如他對“故宮博物院”名跡之熟悉。既能中心藏之,一旦斥去,更無惋惜,故云“別時容易”。

他初到巴西,發(fā)現(xiàn)一平原,頗像故國成都,竟斥去所有,開山鑿湖,經(jīng)營數(shù)年,居然建成一座中國園林。一旦巴西政府要此土地,則掉頭而去,毫不留戀。雖說“我真不成材啊”,可是古往今來有如此襟懷的人么?唯其有如此的襟懷,才能有他那樣突破傳統(tǒng)創(chuàng)造新風格的盛業(yè)。

大千在敦煌親身調(diào)查石窟,編號標明,其編號久為國內(nèi)外學者所引用,要算國內(nèi)從事此項工作者第一人。另記每窟大小,窟中壁畫畫風與時代,或所畫某一佛經(jīng)故事,最為詳細,名曰《莫高山石窟記》,久已成書,卻長秘行篋中。30年前我就請他印出,竟未成事實。近年又不止一次與之談及此事,在他入醫(yī)院前曾向我說,石窟記稿已找出,日內(nèi)交給我,要我先讀一過。當時我建議,石窟記中未有的有關問題,如石窟之真正發(fā)現(xiàn)人,壁畫上有洛神賦題材,以及壁畫畫法與印度有無關系種種,由他口授,幼衡筆記,分題附在書后,好供研究者參考,他也欣然認可。沒想到他又入了醫(yī)院,我想幼衡這一文集出版時,他已經(jīng)康復了,再繼續(xù)這一工作。我們祝福他。

1983年3月21日于龍坡精舍

(原載香港《大成》雜志第114期)


[1]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書畫評論家、臺灣大學教授。大千先生生前好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