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布施
“我以佛陀的名義求你布施,
喂!世人們,誰是醒了的?”
給孤獨(dú)長者用低沉的聲音
——莊嚴(yán)地呼喚。
那時候,初升的太陽,
在舍衛(wèi)城接天的宮闕上
恰才睜開了睡意蒙眬的
絳紅的笑眼。
頌神的彈唱者酣睡正濃
祝福的晨歌還不曾唱起,
杜鵑懷疑著天色是否黎明
啼聲輕緩而遲疑。
比丘高呼:“酣睡的城市,
覺醒起來吧!給我布施?!?/p>
這呼聲使夢寐中的男女
引起一陣顫栗。
“世人們!六月里的云霞
灑下甘霖情愿犧牲自己。
大千世界上一切宗教里
施舍最第一?!?/p>
這聲音仿佛濕婆天的樂章
傳自遙遠(yuǎn)的凱拉薩深山里,
深深地震撼了紅塵十丈中
歡醉的男女。
江山財富填不滿國王心中的空虛,
忙碌的家主為家務(wù)的繁瑣而嘆息,
年輕美貌的姑娘們卻無緣無故地
滾下了淚滴。
那為愛欲的歡樂而心跳的人們
回憶起逝去的昨夜的柔情蜜意,
正好似被踏碎了的花環(huán)上一朵
干枯的茉莉。
人們打開了自家的窗戶,
眨動著睡意蒙眬的眼睛
伸出頭來好奇地凝望著
薄暗中的街路。
“醒來,為佛陀施舍財富”的
呼聲傳進(jìn)沉睡的千門萬戶,
空曠的街心里獨(dú)自走來了
釋迦的門徒。
珠寶商人們的愛女與嬌妻
一捧捧把珍寶拋在街心里,
有人摘下項(xiàng)鏈,有人獻(xiàn)出
頭上的摩尼。
財主們捧出了一盤盤黃金,
比丘不睬,任它棄置在地,
只高喊著:“為了佛陀我向
你們乞求?!?/p>
塵土蒙上了施舍的錦繡衣裾,
金銀珠寶泛異彩在晨光里,
給孤獨(dú)長者卻依舊手托著
空空的缽盂。
“世人們,注意!福佑我們的
是眾比丘的主人——釋迦牟尼,
布施給他,你們所有財富里
那最好的?!?/p>
國王回宮,珠寶商人也轉(zhuǎn)回家去,
任何供養(yǎng)都不配作為敬佛的獻(xiàn)禮,
舍衛(wèi)國偌大的繁華城市在羞慚里
垂下頭去。
太陽升起在東方的天際,
城市的人們已不再休息,
比丘從大街上緩緩踱進(jìn)
城邊的樹林里。
地上躺著一位貧窮的婦女,
身上裹著一件襤褸的破衣,
她走來跪在比丘蓮花足前
雙手接足頂禮。
婦人躲進(jìn)樹林,從身上
脫掉那件惟一的破布衣,
伸出手來,毫不顧惜地
把它拋出林際。
比丘歡呼著高舉雙臂:
“祝福你,可敬的母親,
是你在一念間圓成了
佛陀的心意?!?/p>
比丘歡喜地離開城市,
頭頂著那件破爛布衣,
前去把它獻(xiàn)在釋迦佛
光輝的腳底。
1898年10月
- 這故事取自《撰集百緣經(jīng)》,它是印度佛教譬喻文學(xué)中最古的典籍。此書在公元三世紀(jì)時由吳月氏支謙譯成漢語。
- 給孤獨(dú)長者:佛的大弟子。中印度薩羅國舍衛(wèi)城的富商,性慈善,好施孤獨(dú),因有此名。
- 濕婆天:印度教毀滅之神,同時也是再生之神。
- 凱拉薩:山名,意云妙高峰,濕婆的天宮所在地。
- 摩尼: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