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寫在前面的話

愿有人陪你顛沛流離 作者:盧思浩 著


寫在前面的話

2009年,我來到墨爾本。在飛機上,我給自己列了一個單子,寫滿了這幾年要做的事。轉眼到了2014年,回頭看,單子上的事除了學會做飯以外,做到的寥寥無幾。

其中有一條是要交到很多好朋友,最好是來自不同國家的。要和各國人民打成一片,最好孤獨這種東西永遠不要出現在自己的生活里。然而,孤獨在很短的時間內席卷了我的生活。

這是我之前完全想不到的情形,那時我覺得以我的個性,交朋友肯定不是難事。然而詭異的是,盡管我有五花八門的朋友,卻始終沒有好友或者知己。久而久之,我認識的人越來越多,朋友圈卻越來越小,直到前幾年才最終確定下來。

好像應該難過一下,可又覺得沒什么好難過的。我們之所以覺得成長是一件糟糕的事,是因為我們沒有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還好我沒有,雖然很多事情沒能做到,至今仍然覺得可惜,但好在我沒有變成自己鄙視的那種人,還不準備把我的世界讓出去。

出乎意料的事除了這件,還有一件:如今,我正坐在電腦桌前為新書寫序。

我們是幸運的,卻也是孤獨的。我們發(fā)現世界遠比自己想象的寬廣,卻又找不到適合自己的路;我們發(fā)現人與人之間認識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可能走進心里的人卻越來越少;我們發(fā)現自己已經到了兒時羨慕的年紀,卻沒變成兒時羨慕的那種人。

然而,我們只能選擇向前走。即使迷茫,也得往前走。我們碰壁,我們跌倒,我們迷茫,然后爬起來繼續(xù)往前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因為突如其來的孤獨感,和朋友之間越來越少的聯(lián)系,我開始覺得自己是孤身一人。

這個時候,我開始寫字。

我開始嘗試寫下自己的心情,了解自己在想什么;我嘗試著記錄生活,從中了解我能夠做什么。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無比依賴音樂。只要一有空閑,我就會戴上耳機。在每篇文字的最后,我會選上一首當時寫那篇文字時聽的歌。很多時候,我沒明白這些歌對我的意義。當開始寫字的時候,我開始明白,我之所以會這么熱愛音樂,是因為在音樂里,我能聽到我自己。我可以清晰地感覺到自己不是孤單的,至少自己孤身一人時的所有心情都被寫進歌里了。

文字也是如此。

于是便有了這本書,這本書里記載著很多關于我,或者是我身邊的故事。寫著我是怎樣在孤獨中熬了過來,寫著我是怎樣在迷茫中走到了現在,寫著我是怎樣在一次次熬夜中找到了自己的節(jié)奏。

我如今依舊迷茫,但這不是對現狀的不安,而是不知道未來會發(fā)生什么。我想,只要我們還在向前走,就無法確信明天會發(fā)生什么。正因為如此,今天的我們才要把現下的每一步走好。

如今,這已經是我的第三本書了。其實,感謝的話在心里說了幾萬次,可常常說不出口。我想有些話不用說你們也能懂,否則你們不會拿起這本書看到現在。有人問讀書和看電影有什么用。我覺得讀書、看電影是一個沉淀的過程,能讓你更平和地面對一些事情。也許你剛讀完一本書后覺得并沒有什么用,但是堅持下去,你就會發(fā)現大有不同。那些讀過的書、感悟的心情會變成你的一部分,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變成你的信念,讓你能以自己特有的節(jié)奏生活下去。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你看完這本書之后,會發(fā)現世界上還有人和你一樣在迷茫中前進、在尷尬中尋找方向。即使我們的道路和方法都不同,我們依舊能成為彼此的力量。這世上沒有什么比陪伴更強大的力量了,所以我希望這本書可以陪你走過一段路。

世界就是如此,我們都在逐漸失去中得到一些,在不停跌倒中成長一些。所謂“生活”不過是把往事成詩,把回憶下酒。大口喝完回憶這杯酒,甭管當初跌得多痛,我們都得繼續(xù)往前走。在這段路上,你不是一個人。至少在這里,你找到了一個同類。世上永遠有一群人在和你并肩努力,把這樣的陪伴銘記于心,把自己堅持的路走下去。

總有一天,我們要用自己的力量站穩(wěn)。這是我們約好的,你可別輸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