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遷居下邽(今陜西渭南)。貞元年間舉進士,曾任左拾遺、左贊善大夫。因好直言極諫,觸怒朝臣,一度貶江州司馬。又歷任忠州刺史、蘇州刺史等。官終刑部尚書。
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還要求詩寫得通俗易懂,使“老嫗?zāi)芙狻?。他的詩歌?chuàng)作很豐富,在當(dāng)時就流傳于“士庶、僧徒、孀婦、處女之口”,影響很大。
他也是唐代早期寫詞較多、較好的一位詞人。他的一些詞,汲取了民間文學(xué)的表現(xiàn)形式,對當(dāng)時文人詞的發(fā)展起了一定的影響。
著有《白氏長慶集》,存詞二十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