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丁母憂尋找出路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彼蚊鞯塾烂髟辏瑒③氖司艢q,正是“弱冠之年”。劉勰遇到大災(zāi)難了。
那年冬天,冷象似乎來得特別早。從長江江面刮來的寒風,颼颼地吹過北固山。山上的樹木開始掉葉子了,空氣顯得異常干冷。
正在生病的劉齊氏咳嗽得越來越厲害了。這些年來,劉齊氏由于喪夫之痛,從沮喪到失望,得了難治的癆病,一到天氣變冷或勞累過度,咳嗽就加重。近年來,她又多了一個“心病”。自己唯一的兒子劉勰已經(jīng)十八九歲了,還沒有婚娶。當時京口一帶的風俗,男兒到了十八九歲就要婚娶了,到了二十歲還娶不上媳婦就會被人笑話。當時講究門當戶對,而劉家已家道衰落,自然不會有富豪家把女子送上門來的。劉齊氏看到兒子已是“弱冠之年”還沒有婚娶,非常著急。有了這個難解的心結(jié),病情就越來越重了。
劉勰是個孝子。母子倆相依為命,渡過了十年難關(guān),如今母親病了,他對母親服侍得更加周到,每天做飯燒水,送茶送藥,從不懈怠。有一天早上,劉勰來到母親的房里,看到母親身子斜靠在床上,氣喘吁吁,呼吸顯得特別困難。劉勰走到母親的床前問安:“姆媽,身體可有些好轉(zhuǎn)?”
劉齊氏答道:“近日感覺有些不好,喘不過氣來?!?/p>
劉勰伸手去摸母親的手,感到滿手冰涼,心里十分難過。但母親還是安慰道:“現(xiàn)在快到冬天了,天氣涼,熬過這個冬天,病也許會好起來的?!?/p>
劉勰知道母親是在安慰自己。他沒有說什么,淚水簌簌地往下流。
劉齊氏平靜地躺在床上,氣息微弱,斷斷續(xù)續(xù)地對劉勰說:“勰兒,你不要難過……”
劉勰緊緊地拉著母親的手,眼睛一直看著身體非常虛弱的母親,把耳朵附在母親嘴邊,極力想聽清母親的每句話。這時,母親突然大咳起來,隨后吐出一大口血來。
劉勰趕緊去找盆子接血。劉勰拿著盆子還未返回床前,母親就雙手攤開不再動彈了。這位飽經(jīng)苦難的江南女子就這樣撒手離開了人世。劉勰真正成為了一個“孤兒”,那時他十九歲。
頓時,劉勰撲在母親身上號啕大哭,哭得死去活來??捱^之后,精神有些恍惚。劉勰怔怔地望著慈祥善良的母親的遺容,回憶起和母親度過的那些苦難歲月。
母親一生含辛茹苦飽經(jīng)苦難把自己養(yǎng)大成人;
母親寧愿自己忍饑挨餓也要讓兒子吃飽;
母親嚴于要求要他苦讀成才……
一樁樁往事使劉勰痛不欲生。
劉勰眼看著母親過世,自己怎么辦?他按照當時南朝習(xí)俗,披麻戴孝到句容縣向母親的娘家舅舅報了喪。在舅舅和京口的親友鄰居們的幫助下,劉勰按當?shù)氐娘L俗安葬了母親。
劉勰在母親靈前立下誓言:要為母親守喪三年。他怎么辦?三年的“丁母憂”怎么度過,著實是一個難關(guān)啊!
劉勰在安葬了母親后,家里的日子急轉(zhuǎn)直下。家中立即遇到兩個難題:一是朝廷給劉家的撫恤金停發(fā)了。按朝廷規(guī)定,撫恤金是發(fā)給遺孀的。二是按照朝廷的規(guī)定,沒有官祿的人家要和其他平民一樣納稅。當時南朝的稅賦很重,他怎么納得起這些稅呢?
這些都是困擾在劉勰心中的難題。他只好繼續(xù)為人抄書度日,有時也把家中一些擺設(shè)、家具典當出去。
劉勰在京口老家丁母之憂苦苦地挨過了三年。在服滿了母喪之后,他想到了自己的未來。
劉勰冥思苦想后,腦子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去投靠建康定林寺的僧祐!七八年前,他和僧祐在甘露寺曾有一面之緣。聽說如今僧祐在建康定林寺成了佛界大人物了。何不去投靠僧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