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詩源卷二

古詩源 作者:(清)沈德潛 選編,王曉樂,崔晨曦 校注


古詩源卷二


漢 詩


高帝

大風(fēng)歌


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1)。安得(2)猛士兮守四方!


【注釋】

(1) 加:凌駕。海內(nèi):天下。

(2) 安得:怎樣才可以得到。


鴻鵠歌


詩歌簡介:劉邦早年將呂雉的兒子劉盈立為太子,晚年的時候想更換太子,打算將戚夫人的兒子如意立為太子。然此時的劉盈已經(jīng)羽翼豐滿,地位難以撼動。劉邦哀嘆不已,戚夫人也深感悲傷,劉邦遂擊筑作此歌。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1)。羽翮已就(2),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又可奈何。雖有繒繳(3),將安所施。


【注釋】

(1) 鴻鵠:天鵝。 舉:展翅高飛。

(2) 就:成,豐滿。

(3) 繒繳:繒,通矰。古代一種射鳥用的短箭。


項羽


垓下歌


詩歌簡介:楚漢之爭,項羽潰敗,被漢軍圍攻于垓下,夜間忽聞四面楚歌,項羽自知命不久矣,于是慷慨悲歌,歌中充滿豪氣、深情、自信和嘆息。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1)。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注釋】

(1) 騅:項羽的馬。逝:行走。


唐山夫人


安世房中歌


大孝備矣,休德昭明。高張四縣,樂充宮庭。

芬樹羽林,云景杳冥。金支秀華,庶旄翠旌(1)。

七始華始,肅倡和聲。神來晏娭(2),庶幾是聽。

鬻鬻音送,細齊人情。忽乘青玄,熙事備成。

清思聈聈,經(jīng)緯冥冥(3)。我定歷數(shù),人告其心。

敕身齊戒,施教申申。乃立祖廟,敬明尊親。

大矣孝熙,四極爰7(4)。王侯秉德,其鄰翼翼。

顯明昭式,清明鬯矣?;实坌⒌拢谷蠊?,撫安四極(5)。

海內(nèi)有奸,紛亂東北。詔撫成師,武臣承德。

行樂交逆,簫勺群慝。肅為濟哉,蓋定燕國(6)。

大海蕩蕩水所歸,高賢愉愉民所懷(7)。

太山崔,百卉殖。民何貴?貴有德。

安其所,樂于產(chǎn)。樂于產(chǎn),世繼緒。

飛龍秋,游上天。高賢愉,樂民人。

豐草葽,女蘿施。善何如,誰能回(8)。

大莫大,成教德。長莫長,被無極。

雷震震,電耀耀。明德鄉(xiāng),治本約。

治本約,澤弘大。加被寵,咸相保。

施德大,世曼壽(9)。都荔遂芳,窅窊桂華。

孝奏天儀,若日月光。乘玄四龍,回馳北行。

羽旄殷盛,芬哉芒芒。孝道隨世,我署文章(10)。

馮馮翼翼,承天之則。吾易久遠,燭明四極。

慈惠所愛,美若休德。杳杳冥冥,克綽永福(11)。

硙硙即即,師象山則(12)。嗚呼孝哉,案撫戎國。

蠻夷竭歡,象來致福。兼臨是愛,終無兵革。

嘉薦芳矣,告靈饗矣(13)。告靈既饗,德音孔臧。

惟德之臧,建侯之常。承保天休,令問不忘。

皇皇鴻明,蕩侯休德。嘉承天和,伊樂厥福。

在樂不荒,惟民之則??t師德,下民咸殖(14)。

令問在舊,孔容翼翼。孔容之常,承帝之明。

下民之樂,子孫保光。承順溫良,受帝之光。

嘉薦令芳,壽考不忘。承帝明德,師象山則。

云施稱民,永受厥福。承容之常,承帝之明。

下民安樂,受福無疆。


【注釋】

(1) 旄:用羽毛裝飾的旗幟。 旌:用毛牦尾裝飾的旗幟。

(2) 娭:嬉戲。

(3) 鬻鬻:敬畏貌。這里指樂音深靜。 聈(yǒu):幽靜。 冥(míng):深奧。

(4)7(zhēn):至或者到。

(5) 鬯(chàng):古“暢”字,通暢。 四極:四方極遠之處。

(6) 慝(tè):惡。

(7) 愉愉:高興的樣子。

(8) 葽(yāo):茂盛?;兀簛y。

(9) 鄉(xiāng):通“向”。 曼壽:長壽。

(10) 窅窊(yǎo wā):深遠,突起的樣子。 羽旄:用羽毛裝飾的旗幟。

(11) 馮馮翼翼:盡力輔佐。 杳杳冥冥:愚味落后。 克綽:能夠延長。

(12) 硙硙:形容很高。

(13) 饗:以酒祭奠。

(14) 皇皇:美麗、莊重、嚴(yán)肅。 浚:深。


朱虛侯章


耕田歌


詩歌簡介:呂后把持朝政,排擠劉氏宗室子弟,劉章有感作詩,歌于酒宴之前。


深耕溉種,立苗欲疏(1)。非其種(2)者,鋤而去之。


【注釋】

(1) 溉:灌溉。 疏:稀少。

(2) 種(zhǒng):同類。


紫芝歌


詩歌簡介:相傳秦朝末年,商山四皓(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里季吳實、甪里先生周術(shù))為避難隱居高山,作此詩。


莫莫(1)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饑。

唐虞(2)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

富貴之畏人兮,不若貧賤之肆志。


【注釋】

(1) 莫莫:深遠隱蔽的樣子。

(2) 唐虞:堯舜時代。


武帝


瓠子歌二首


詩歌簡介: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黃河在瓠子口決堤,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封禪歸來,親臨河堤,將白馬玉璧擲于河中,下令百官負薪填河。沈德潛對本詩評論道:好大喜功之舉,不無畏天憂世之心;文章古奧,自是西京氣象。


瓠子決兮將奈何,浩浩洋洋兮慮殫(1)為河。

殫為河兮地不得寧,功無已時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巨野溢,魚弗郁(2)兮柏冬日。

正道弛兮離常流,蛟龍騁兮放遠游。

歸舊川兮神哉沛(3),不封禪兮安知外。

為我謂河伯兮何不仁,泛濫不止兮愁吾人。

嚙桑浮兮淮泗滿,久不返兮水維(4)緩。


河湯湯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難(5)。

搴長筊兮湛美玉,河伯許兮薪不屬(6)。

薪不屬兮衛(wèi)人罪,燒蕭條兮噫乎何以御水。

林竹兮楗石菑,宣防塞兮萬福來(7)。


【注釋】

(1) 慮:可能,大概。 殫:盡 、都。

(2) 魚弗郁:形容魚很多。

(3) 正道:黃河故道。 馳:毀壞,決堤。 沛:言迅速。

(4) 水維:水流的航道。

(5) 河湯湯:水流很大的樣子。 回:迂回。

(6) 搴:持取。 不屬:不足。

(7) :砍伐。 宣防:瓠子口被堵住后,帝筑宣防宮用來紀(jì)念。


秋風(fēng)辭


詩歌簡介:漢武帝率領(lǐng)群臣祭祀后土,途中傳來前線捷報,時值秋風(fēng)蕭瑟,鴻雁南飛。帝泛舟于湖上,觸景生情,作辭。沈德潛評曰:《離騷》遺響。


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1)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2)。簫鼓鳴兮發(fā)棹歌(3),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注釋】

(1) 秀:草木之花。

(2) 濟:渡。 橫:橫渡。

(3) 棹歌:行船搖戟時唱的歌。


李夫人歌


詩歌簡介:李夫人早逝,漢武帝悲痛不已?;秀遍g看到一女子如李夫人之貌,進而愈發(fā)悲戚,遂為李夫人作歌。


是耶非耶,立而望之,翩何姍姍其來遲(1)!


【注釋】

(1) 翩:輕盈飄揚的樣子。 姍姍:從容舒緩的樣子。


柏梁詩


詩歌簡介:漢武帝元封三年,修筑柏梁臺,帝領(lǐng)兩千石以上的群臣賦此詩,該詩是最早的七言詩,也是最早的聯(lián)句詩。


日月星辰和四時。(帝)

驂駕駟馬從梁來。(梁孝王武)

郡國士馬羽林材。(大司馬)

總領(lǐng)天下誠難治。(丞相石慶)

和撫四夷(1)不易哉。(大將軍衛(wèi)青)

刀筆之吏(2)臣執(zhí)之。(御史大夫倪寬)

撞鐘伐鼓聲中詩。(太常周建德)

宗室廣大日益滋。(宗正劉安國)

周衛(wèi)交戟禁不時(3)。(衛(wèi)尉路博德)

總領(lǐng)從宗柏梁臺。(光祿勛徐自為)

平理清讞(4)決嫌疑。(廷尉杜周)

修飾輿馬待駕來。(太仆公孫賀)

郡國吏功差次(5)之。(大鴻臚壺充國)

乘輿御物主治之。(少府王溫舒)

陳粟萬石揚以箕(6)。(大司農(nóng)張成)

徼(7)道宮下隨討治。(執(zhí)金吾中尉豹)

三輔(8)盜賊天下危。(左馮翊盛宣)

盜阻南山為民災(zāi)。(右扶風(fēng)李成信)

外家(9)公主不可治。(京兆尹)

椒房(10)率更領(lǐng)其材。(詹事陳掌)

蠻夷朝賀常舍其。(典屬國)

柱枅欂櫨相枝持。(11)(大匠)

枇杷橘栗桃李梅。(大官令)

走狗逐兔張罘罳(12)。(上林令)

嚙(13)妃女唇甘如飴。(郭舍人)

迫窘詰屈幾窮哉。(東方朔)


【注釋】

(1) 四夷: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2) 刀筆之吏:主管文案的官員。

(3) 交戟:執(zhí)戟相交。 不時:隨時。

(4) 平理:公平地處理。 讞:議罪、判決。

(5) 差次:安排等級次序。

(6) 箕:簸箕。

(7) 徼:巡查。

(8) 三輔:指京畿地區(qū)。

(9) 外家:外戚。

(10) 椒房:指后妃。

(11) 枅:柱上的方木。 欂櫨:柱上承梁的方形短木。

(12) 罘罳(fú sī):捕兔子的網(wǎng)。

(13) 嚙:啃咬。


落葉哀蟬曲


詩歌簡介:據(jù)王子年《拾遺記》記載:“漢武帝思李夫人,不可復(fù)得。時穿昆靈之池,泛翔禽之舟,帝自造歌曲,使女伶歌之。時,日已西頹,涼風(fēng)激水。女伶歌聲甚遒,因賦《落葉哀蟬曲》?!?/p>


羅袂兮無聲,玉墀兮塵生(1)。

虛房冷而寂寞,落葉依于重扃(2)。

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寧(3)?


【注釋】

(1) 袂:袖子。玉墀:代指朝廷。

(2) 重扃:緊閉的門窗。

(3) 未寧:不平靜。


蒲梢天馬歌


詩歌簡介:《史記》中記載,漢武帝伐大宛,得千里馬,名蒲梢,于是作此歌。


天馬徠兮從西極(1),經(jīng)萬里兮歸有德。

承靈威兮降外國,涉(2)流沙兮四夷服。


【注釋】

(1) 天馬:駿馬。 西極:西方極遠之地。

(2) 涉:渡。


韋孟


諷諫詩


詩歌簡介:韋孟為楚元王傅,歷輔王子、王孫。然孫荒淫無道,漢景帝二年被削王后叛亂。此詩為韋孟在王孫叛亂之前所作。


肅肅(1)我祖,國自豕韋。黼衣朱黻(2),四牡龍旂。

彤弓斯征,撫寧遐荒(3)??傹R群邦,以翼大商(4)。

迭彼大彭(5),勛績維光。至于有周,歷世會同(6)。

王赧聽譖(7),實絕我邦。我邦既絕,厥政斯逸(8)。

賞罰之行,非由王室。庶尹(9)群后,靡扶靡衛(wèi)。

五服(10)崩離,宗周以墜。我祖斯微,遷于彭城。

在予小子,勤唉(11)厥生。厄此嫚秦(12),耒耜斯耕。

悠悠嫚秦,上天不寧。乃眷南顧(13),授漢于京。

於赫(14)有漢,四方是征。靡適不懷(15),萬國攸平。

乃命厥弟,建侯于楚。俾我小臣(16),惟傅是輔。

矜矜元王,恭儉靜一。惠此黎民,納彼輔弼。

享國漸世,垂烈于后(17)。乃及夷王,克奉厥緒。

咨命不永(18),惟王統(tǒng)祀。左右陪臣,斯惟皇士(19)。

如何我王,不思守保?不惟履冰(20),以繼祖考。

邦事是廢,逸游是娛。犬馬悠悠,是放是驅(qū)(21)。

務(wù)此鳥獸,忽此稼苗(22)。烝民以匱(23),我王以媮。

所弘匪德,所親匪俊(24)。惟囿是恢(25),惟諛是信。

睮睮諂夫,諤諤黃發(fā)(26)。如何我王,曾不是察?

既藐下臣(27),追欲縱逸。嫚彼顯祖,輕此削黜。

嗟嗟我王,漢之睦親。曾不夙夜,以休令聞(28)。

穆穆天子,照臨下土。明明群司,執(zhí)憲靡顧。

正遐由近,殆其茲怙(29)。嗟嗟我王,曷不斯思。

匪思匪監(jiān),嗣其罔則(30)。彌彌其逸,岌岌其國(31)。

致冰匪霜,致墜匪嫚(32)。瞻惟我王,時靡不練。

興國救顛,孰違悔過。追思黃發(fā),秦穆以霸。

歲月其徂,年其逮耇(33)。於赫君子,庶顯于后。

我王如何,曾不斯覽(34)。黃發(fā)不近,胡不時鑒!


【注釋】

(1) 肅肅:嚴(yán)正貌。

(2) 黼衣朱黻:古代上公的衣服。

(3) 遐荒:遙遠的荒僻之地。

(4) 總齊:統(tǒng)一。 翼:輔佐。

(5) 迭:更換、輪流。

(6) 會同:參與諸侯會盟之事。

(7) 譖:讒言。

(8) 逸:放縱、安逸。

(9) 庶尹:百官諸侯。

(10) 五服:天子管轄的區(qū)域。

(11) 唉:嘆聲。

(12) 厄:陷入困境,受苦。 嫚:橫暴無禮。

(13) 南顧:顏師古注“高祖起在豐沛,于秦為南,故曰南顧”。

(14) 於(wū)赫:感嘆詞。 赫:光明。

(15) 適:到、往。 懷:思。

(16) 俾:使、令。 小臣:自謙之詞。

(17) 垂烈于后:為后世子嗣留下基業(yè)。

(18) 咨:哀嘆。 永:長。

(19) 皇:正直的,賢能的。

(20) 不惟:不思。 履冰:行走在冰上。

(21) 放、驅(qū):縱情于娛樂。

(22) 務(wù):專注于。 忽:忽視。

(23) 烝民以匱:百姓困乏。

(24) 匪:通“非”。 德、俊:有德、有才的人。

(25) 恢:大。

(26) 諂夫:進讒言的諂媚小人。 諤諤:直言相進。

(27) 藐:疏遠。

(28) 休:美,美化。 令:善。 聞:名聲。

(29) 殆:危難。 怙:依賴、憑。

(30) 監(jiān):同“鑒”,鑒戒。 嗣:繼承。 罔則:無所法則。

(31) 彌彌:漸漸、慢慢。 岌岌:危急。

(32) 此句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33) 耇:高年。

(34) 覽:看到,視。


東方朔


誡子詩


詩歌簡介:這是東方朔晚年的時候?qū)懡o兒子的一首勸誡詩,教導(dǎo)其為人處世之道,其中的睿智思想直到現(xiàn)在仍舊對我們有所啟發(fā)。


明者處世,莫尚(1)于中。優(yōu)哉游哉(2),于道相從。

首陽為拙(3),柳下為工。飽食安步,以仕代農(nóng)。

依隱玩世,詭時不逢(4)。才盡身危,好名得華。

有群累生,孤貴失和。遺馀不匱,自盡無多。

圣人之道,一龍一蛇(5)。形見神藏,與物變化。

隨時之宜,無有常家。


【注釋】

(1) 尚:崇尚。

(2) 優(yōu)哉游哉:悠閑自得的樣子。

(3) 拙:見識淺薄。

(4) 玩世:以嬉戲的態(tài)度處事。詭:違背。

(5) 一龍一蛇:古時言龍冬季即蟄伏為蛇,這里是指一進一退。


烏孫公主


悲愁歌


詩歌簡介:據(jù)《漢書·西域傳》記載,元封年間,遣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細君為公主,遠嫁北方烏孫王昆莫。昆莫年老,言語不通。公主悲愁,故作此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為室兮氈為墻,以肉為食兮酪(1)為漿。

思漢土兮心內(nèi)傷,愿為黃鵠兮還故鄉(xiāng)。


【注釋】

(1) 酪:用牛、羊、馬的奶煉制成的乳漿。


司馬相如


封禪頌


詩歌簡介:這是司馬相如晚年的時候獻給漢武帝,勸其舉行封禪的一首賦。


自我天覆,云之油油(1)。甘露時雨,厥壤可游。

滋液滲漉(2),何生不育?嘉谷六穗,我穡(3)曷蓄?

非惟雨之,又潤澤之。非惟徧之,我氾布濩之(4)。

萬物熙熙,懷而慕思。名山顯位,望君之來。

君乎君乎!侯不邁哉!般般(5)之獸,樂我君囿。

白質(zhì)黑章,其儀可嘉。旼旼穆穆,君子之態(tài)。

蓋聞(6)其聲,今觀其來。厥涂靡蹤,天瑞之征。

茲亦于舜,虞氏以興。濯濯之麟,游彼靈畤(7)。

孟冬十月,君徂郊祀。馳我君輿,帝用享祉。

三代之前,蓋未嘗有。宛宛黃龍,興德而升(8)。

采色炫耀,熿炳輝煌(9)。正陽顯見,覺悟黎蒸(10)。

于傳載之,云受命所乘。厥之有章,不必諄諄。

依類托寓(11)。諭以封巒。


【注釋】

(1) 油油:云流動的樣子,即行云流水般。

(2) 滲漉:水往下流的樣子。

(3) 穡(sè):收獲。

(4) 徧:通“遍”,普遍。布濩:散布。

(5) 般般:同“斑斑”,絢爛多彩。

(6) 旼旼:和睦和順。

(7) 濯濯:嬉游之貌。 靈畤:古時候祭祀天地之地。

(8) 三代:夏商周三代。 宛宛:屈伸貌。

(9) 熿:同“晃”,明亮。輝:光輝。

(10) 正陽:正午的太陽,這里指帝王。 黎蒸:黎民百姓。

(11) 寓:寄托。


卓文君


白頭吟


詩歌簡介:漢武帝時,司馬相如在長安以一篇《上林賦》得寵,封郎官,一時春風(fēng)得意,意欲納茂陵女為妾。卓文君聽后憤慨至極,于是作歌欲與其絕。司馬相如大為感動,想起往昔恩愛,打消了納妾的念頭。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1)。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2)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fù)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3)。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注釋】

(1) 本句用雪月比喻愛情的純潔。

(2) 躞蹀:(xiè dié):緩步而行,比喻愛情一去不復(fù)返。

(3) 裊裊:柔和。 簁簁(shāi shāi):魚擺尾的聲音。


蘇李詩


詩歌簡介:蘇李詩是蘇武與李陵相互贈答的五言詩,實為東漢時人托名之作。蘇李詩一唱三嘆、感悟具存,無急言竭論,而意自長、言自遠也,是五言古詩中的名篇。


蘇武詩四首


骨肉緣(1)枝葉,結(jié)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

況我連枝樹(2),與子同一身。昔為鴛與鴦,今為參與辰(3)。

昔者長相近,邈若胡與秦。惟念當(dāng)離別,恩情日以新。

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我有一樽酒,欲以贈遠人。

愿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4)。


結(jié)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燕婉(5)及良時。

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zhàn)場,相見未有期。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6)。

努力愛春華(7),莫忘歡樂時。生當(dāng)復(fù)來歸,死當(dāng)長相思。


黃鵠一遠別,千里顧(8)徘徊。胡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9)。

何況雙飛龍,羽翼臨當(dāng)乖(10)。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懷(11)。

請為游子吟,泠泠(12)一何悲!絲竹厲清聲,慷慨有馀哀。

長歌正激烈,中心愴以摧(13)。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歸。

俯仰內(nèi)傷心,淚下不可揮。愿為雙黃鵠,送子俱遠飛。


燭燭晨明月,馥馥秋蘭芳(14)。芬馨良夜發(fā),隨風(fēng)聞我堂。

征夫懷遠路,游子戀故鄉(xiāng)。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yán)霜。

俯觀江漢流,仰視浮云翔。良友遠別離,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長。嘉會難再遇,歡樂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15),隨時愛景光。


【注釋】

(1) 緣:憑借、依靠。

(2) 連枝樹:樹枝相連,這里指兄弟。

(3) 參、辰:參星、辰星,這是兩顆不同時出現(xiàn)的星星,比喻相隔遙遠,不能見面。

(4) 平生親:平日的親情。

(5) 燕婉:歡好,即夫妻之情。

(6) 滋:滋生,多。

(7) 春華:少壯之時。

(8) 顧:回首。

(9) 依依:戀戀不舍的樣子。

(10) 雙飛龍:指代自己和即將遠行的友人。 乖:離別。

(11) 喻中懷:表達、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情懷。

(12) 泠泠:聲音凄涼。

(13) 愴、摧:悲傷。

(14) 燭燭:光明、光亮。 馥馥:一種香味。

(15) 令德:美德。


李陵與蘇武詩三首


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屏營衢路側(cè),執(zhí)手野踟躕(1)。

仰視浮云馳,奄忽互相逾(2)。風(fēng)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長當(dāng)從此別,且復(fù)立斯須(3)。欲因晨風(fēng)發(fā),送子以賤軀。


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臨河濯長纓,念子悵悠悠。

遠望悲風(fēng)至,對酒不能酬(4)。行人懷往路,何以慰我愁。

獨有盈觴酒,與子結(jié)綢繆(5)。


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側(cè),悢悢(6)不得辭。

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時。

努力崇明德,皓首(7)以為期。


【注釋】

(1) 屏營:徘徊、彷徨。 踟躕:猶豫。

(2) 奄忽:形容時間極其短暫。 逾:分離。

(3) 斯須:片刻。

(4) 酬:向人敬酒。

(5) 盈:溢、滿。 綢繆:情意殷切。

(6) 悢悢:惆悵。

(7) 皓首:白頭。


別歌


詩歌簡介:據(jù)《漢書》記載,漢昭帝即位,與匈奴和親。漢使要求匈奴放蘇武歸漢,匈奴答應(yīng)了。李陵置酒祝賀蘇武,于是起舞而歌,泣下數(shù)行,遂作此歌。


徑萬里兮度沙漠,為君將兮奮匈奴(1)。

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2)。

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注釋】

(1) 徑:經(jīng)過。 奮:奮戰(zhàn)。

(2) 摧:挫敗。:名聲敗壞。


李延年


歌一首


詩歌簡介:平陽公主欲獻美女(后來的李夫人)與漢武帝,遂安排李延年起舞唱此歌。沈德潛評曰:欲進女弟,而先為此歌,倡優(yōu)下賤之技也,然寫情自深;古來國破家亡,何必皆庸愚主耶。


北方有佳人,絕世(1)而獨立。

一顧傾(2)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注釋】

(1) 絕世:舉世無雙。

(2) 傾:傾倒。


燕剌王旦



詩歌簡介:燕剌王是漢武帝的第三個兒子,名劉旦。漢武帝死后,昭帝即位,他與宗室劉長、劉澤及大臣上官桀、桑弘羊等謀奪帝位,失敗后自殺。


歸空城兮,狗不吠,雞不鳴。

橫術(shù)何廣廣兮(1),固知國中之無人。


【注釋】

(1) 橫術(shù):大路、道路。 廣廣:空曠、空虛的樣子。


華容夫人



詩歌簡介:漢武帝三子燕王旦,謀反未遂,置酒作歌,華容夫人起舞和之。


發(fā)紛紛兮寘渠,骨籍籍兮亡居(1)。

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裴回(2)兩渠間兮君子將安居。


【注釋】

(1) 窴渠:填塞溝渠。 籍籍:縱橫交錯的樣子。

(2) 裴回:徘徊。


昭帝


淋池歌


詩歌簡介:昭帝時開鑿淋池,其中種植芰荷。漢昭帝與人觀賞游玩,流連忘返,于是命宮人作歌。


秋素景兮泛洪波,揮纖手兮折芰荷(1)。

涼風(fēng)凄凄揚棹歌,云光開曙月低河(2)。

萬歲為樂豈云多。


【注釋】

(1) 素景:秋天的景色。 芰荷:荷葉。

(2) 曙:日出時的光芒。 河:星河。


楊惲


拊缶歌


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

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1)。


【注釋】

(1) 田:耕田。 萁:豆桿。 須:等待。


王昭君


怨詩


詩歌簡介:這是王昭君將入匈奴時所作的詩,傾訴自己的哀怨。


秋木萋萋(1),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于苞桑(2)。

養(yǎng)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升云,上游曲房(3)。

離宮(4)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抑沉,不得頡頏(5)。

雖得委食(6),心有徊徨。我獨伊何,來往變常。

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7)。

父兮母兮,道里悠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注釋】

(1) 萋萋:草木茂盛的樣子。

(2) 苞桑:桑樹的主干。

(3) 曲房:深邃曲折的密室。

(4) 離宮:古代皇帝除了正式的宮殿以外的宮殿。

(5) 頡頏(xié háng):鳥上下翻飛的樣子。

(6) 委食:給予食物。

(7) 峨峨:巍峨高大。 泱泱:深廣的樣子。


班婕妤


怨歌行


詩歌簡介:班婕妤是漢成帝的寵妃,后趙飛燕日益得寵。班婕妤擔(dān)心被害,于是請求供養(yǎng)太后于長信宮,作紈扇詩以自悼。沈德潛稱贊其“用意微婉,音韻和平”。


新裂齊紈素(1),皎潔如霜雪。裁成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fēng)發(fā)。常恐秋節(jié)至,涼飚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2)。


【注釋】

(1) 齊紈素:齊國出產(chǎn)的潔白的細絹。

(2) 涼飚:涼爽的秋風(fēng)。 篋笥:竹子做的盛物的容器。 中道:半路。


趙飛燕


歸風(fēng)送遠操


涼風(fēng)起兮天隕霜,懷君子兮渺難望。感予心兮多慨慷(1)。


【注釋】

(1) 慨慷:感慨、激動。


梁鴻


五噫歌


詩歌簡介:漢章帝時,梁鴻有感于政治黑暗,與妻子一起隱居,耕織為生。因有事路過洛陽,見到宮室宏偉,百姓辛苦。感慨而作詩。他也因此遭到通緝。


陟彼北芒兮,噫(1)!顧瞻(2)帝京兮,噫!

宮闕崔嵬(3)兮,噫!民之劬勞(4)兮,噫!遼遼未央兮,噫!


【注釋】

(1) 陟:登、升。 噫:感嘆聲。

(2) 顧瞻:回頭遠望。

(3) 崔嵬:高聳之貌。

(4) 劬(qú)勞:辛勞。


馬援


武溪深行


詩歌簡介:本詩是作者南征時所作,慨嘆山川之險,語言樸直真率,涵蓋豐富,寫盡蠻煙瘴雨之苦。


滔滔武溪一何深,鳥飛不度,獸不敢臨。嗟哉武溪多毒淫(1)。


【注釋】

(1) 毒淫:有毒的瘴氣。


班固


寶鼎詩


岳修貢兮川效珍,吐金景兮歊浮云(1)。

寶鼎見兮色紛缊,煥其炳兮被龍文(2)。

登祖廟兮享圣神,昭靈德兮彌億年(3)。


【注釋】

(1) 歊(xiāo):氣流上升的樣子。

(2) 紛缊:盛大之貌。 炳:光亮。

(3) 昭:顯示。 彌:滿。


張衡


四愁詩


詩歌簡介:時天下漸弊,張衡郁郁不得志,作《四愁詩》,依屈原以美人為君子,以珍寶為仁義,以水深雪霧為小人,思以道術(shù)相報,貽于時君,而懼讒邪不得以通。沈德潛稱贊道:心煩紆郁,低徊情深,風(fēng)騷之變格也。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側(cè)身東望涕沾翰(1)。

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2)。

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3)?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從之湘水深。側(cè)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贈我金瑯玕(4),何以報之雙玉盤。

路遠莫致倚惆悵,何為懷憂心煩傷?

我所思兮在漢陽,欲往從之隴阪長(5)。側(cè)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贈我貂襜褕(6),何以報之明月珠。

路遠莫致倚踟躕,何為懷憂心煩紆?

我所思兮在雁門,欲往從之雪紛紛。側(cè)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7)。

路遠莫致倚增嘆,何為懷憂心煩惋?


【注釋】

(1) 翰:衣襟。

(2) 金錯刀:鍍金的佩刀。 瓊瑤:美玉。

(3) 逍遙:不安之意。 勞:憂傷。

(4) 瑯玕:珠樹。

(5) 阪:山坡。

(6) 襜褕:單薄的衣服。

(7) 錦繡段:成匹的錦繡。 案:有腳的托盤。


李尤


九曲歌


年歲晚暮時已斜,安得力士翻日車(1)。


【注釋】

(1) 翻日車:使時光倒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