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YELLOW CABS IN N.Y.C. “大蘋果”里的“小黃蟲”

計程人生 作者:上海汽車博物館


YELLOW CABS IN N.Y.C. “大蘋果”里的“小黃蟲”

文/琉緒

圖/[法]斯特凡·格拉迪厄

在彎彎曲曲的街道上迅捷地掠過,

就像船兒在怒濤上乘風破浪;

……遠目所及,

順著寬寬的安全島上一連串的紅綠燈有節(jié)奏地變換著;

——在曼哈頓來來回回,

下一個要去的地方,只有上帝知道。

——威利·莫里斯

圖9:每天,接近13,000輛“小黃蟲”和上百條公交線、近千公里的地鐵線一起組成紐約公共交通系統(tǒng)。

圖10:很多新移民把開出租車作為“美國夢”的第一步,據(jù)說紐約高達5%的出租車司機都是在美國以外出生的。

圖11:要在紐約這樣一個偌大的城市生存,導致很多出租車司機患上名為“的哥焦慮癥(cabbyitis)”的職業(yè)病。

圖12:黃色儼然成為紐約最具知名度和視覺辨識度的色彩。

圖13:乘出租車在曼哈頓兜風,亦是游覽紐約的推薦行程之一。

圖14:在很多文藝作品中,紐約出租車司機被描寫為了解都市生活方式和世態(tài)的哲學家。

后來全職為《紐約客》雜志撰稿的莫里斯·馬基,在20世紀20年代編纂過一本關于紐約夜市和酒吧的導覽手冊,這是他和同事及一名出租車司機利里先生一起實地調(diào)查紐約夜生活的成果。在他筆下,紐約出租車司機被描述為最了解都市生活方式的專業(yè)導游和諳熟世態(tài)人情的哲學家。

一個多世紀以來,被昵稱為“小黃蟲”的黃色出租車日夜奔波在紐約的大街小巷。它們不僅僅是紐約人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且儼然成為現(xiàn)代都市典范“曼哈頓風情”的重要視覺元素。當然,借由百老匯、好萊塢和美國廣播公司(ABC)、全國廣播公司(NBC)、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們的精彩演繹和廣泛傳播,更成為深入全美國和全世界人民的“紐約印象”符號之一。

1907年,以來自法國的65輛配備了計程器的汽油動力出租車投入運營為標志,徹底終結了紐約馬拉出租車的時代。之前飽受馬拉出租車種種不便和高昂費用的紐約人—尤其是那些無力或不愿供養(yǎng)馬匹、購置馬車和馬廄的中產(chǎn)階級人群—迅速接受了這種新式交通工具,雖然在此之前紐約已經(jīng)有了地鐵和電車,但公共交通畢竟無法很好地解決最后一公里和攜帶大件行李的需求。

僅僅第二年,紐約的出租車規(guī)模就發(fā)展到700多輛,并且仍供不應求。還有人為紐約出租車編寫了流行歌曲《Take Me Round In A Taxicab》。

圖15:無論游客還是居民,搭乘“小黃蟲”都是不可或缺的關于紐約的重要體驗。

圖16:在《紐約城市旅行指南》中,紐約出租車被看作一個載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智慧的流動展覽館。

1967年,這種深入紐約人心的亮黃色被規(guī)定為紐約出租車唯一指定用色—據(jù)說是因為在遠距離和夜晚中黃色最容易辨認。

漸漸地,這些統(tǒng)一顏色的“小黃蟲”們成為紐約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出租車司機則成為曼哈頓文化的生動演繹和重要注腳—頻繁出現(xiàn)在《紐約客》封面上的出租車一般看不出汽車品牌,但一定是明亮的黃色;在各種諸如“真正的紐約客必定要做的N件事”中,搭過黃色出租車必定在列。

一直以來,美國的藝術家和知識分子們總是對紐約出租車格外青睞,很多文藝作品描述了隱身于出租車司機群體里的特殊人才,很多以身份轉(zhuǎn)換為情節(jié)推動的電影借由出租車司機這個職業(yè)來反映階級焦慮—片中的精英分子在恢復他們的上層身份之前,通常都暫時棲身于出租車司機之列。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刀鋒》的主人公拉里,這位據(jù)說是毛姆以著名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為原型的人物,就是在游歷世界各地之后,回到紐約做了一名出租車司機。

一百多年時光流逝,有些變化在所難免,最讓紐約人戀戀不舍的,是深受歡迎的切克出租車停止了生產(chǎn),剩下的一些也逐漸從街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寬敞、更舒適、更節(jié)能的雪佛蘭科普瑞斯、福特皇冠維多利亞、尼桑NV2000……

面對這種種更新迭代,紐約市出租車委員會表示謹慎贊同,但他們始終堅持不能將出租車的黃色更換掉,理由是—“如果不是黃色的,我再也不覺得它是一輛出租車了”。

圖17:紐約人已經(jīng)承認出租車是城市景觀的一部分,出租車司機成為城市文化的同義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