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1],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2]。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3],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4],更與何人說?
注釋
[1]帳飲:在郊外設帷帳,喝餞行酒。
[2]楚天:泛指南方。古代楚國擁有今湘、鄂、江、浙大片土地。
[3]經(jīng)年:年復一年。[4]風情:深情蜜意。
輯評
明·李攀龍:“‘千里煙波’,惜別之情已騁?!ХN風情’,相期之愿已賒。真所謂善傳神者?!保ā恫萏迷娪嚯h引》)
清·沈謙《填詞雜說》:“詞不在大小深淺,貴于移情?!畷燥L殘月’‘大江東去’,體制雖殊,讀之皆若身歷其境,惝怳迷離,不能自主,文之至也?!?/p>
清·劉熙載《藝概》卷四:“詞有點有染。柳卿《雨霖鈴》云:‘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上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點染之。點染之間,不得有他語相隔,隔則警句亦成死灰矣?!?/p>
點評
這首詞選擇一個送別場面,在描寫難以割舍的別情時,寄寓了失去知音、遠離京師而奔赴他鄉(xiāng)的抑郁不平。開篇從凄厲的蟬聲、蒼茫的暮色、急雨過后的空氣中,似乎可以嗅到那使人深感壓抑的氣氛。而帳幕中的飲宴以及船家催促出發(fā)時的情景,又給人以親臨其境之感?!皥?zhí)手相看淚眼”這樣一個生動、細膩、真樸的特寫鏡頭,使無形的別情得到了具體的落實。及至登舟之后,則景物隨離別之途程而變換?!岸嗲樽怨艂x別”便由一己之愁推廣到一般,寫出離人的普遍心理狀態(tài)。但詞人就是不能超脫。他進而推想:“今宵酒醒何處”,則眼前唯有“楊柳岸曉風殘月”。這句被譽為“千古俊語”,似真似幻,迷離恍惚,清麗凄切。這樣的離別情景和情感柳永體驗了無數(shù)次,所以想象才會如此逼真。詞人進一步從路途的遙遠推想及時間的久隔,而且,離別之后,即使有“千種風情”,也將因無人共語而備感痛楚。以虛景、虛情的設想結尾,說明離別后的痛苦將與日俱增。
附錄
宋·俞文豹《吹劍續(xù)錄》:“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詞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孩兒,執(zhí)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zhí)鐵板唱“大江東去”?!珵橹^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