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慘,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1],苒苒物華休[2]。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3],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4],誤幾回、天際識歸舟[5]。爭知我、倚闌干處[6],正恁凝愁[7]!
注釋
[1]是處:處處。紅衰翠減:花落葉枯。
[2]苒苒(rán染):同“冉冉”,漸漸。物華:美好的風物。
[3]渺邈(miǎo秒):遙遠的樣子。
[4]颙(yóng喁)望:凝望。
[5]天際識歸舟:用謝脁《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成句。
[6]爭:怎。
[7]恁:如此,這樣。
輯評
清·劉體仁《七頌堂詞繹》:“詞與古詩同妙者,如‘問甚時同賦,三十六陂秋色’,即灞岸之興也。‘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即《敕勒》之歌也?!?/p>
清·田同之《西圃詞說》:“今人論詞,動稱辛、柳。不知稼軒詞以‘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為最,過此則頹然放矣。耆卿詞以‘關河冷落,殘照當樓’與‘楊柳岸、曉風殘月’為佳,非是則淫以褻矣。此不可不辨?!?/p>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五:“煉字琢句,原屬詞中末技。然擇言貴雅,亦不可不慎。古人詞有竟體高妙,而一句小疵,致令通篇減色者。如柳耆卿‘對蕭蕭暮雨灑江天’一章,情景兼到,骨韻俱高。而有‘想佳人妝樓長望’之句,‘佳人妝樓’四字,連用俗極,亦不檢點之過?!?/p>
點評
這首詞寫羈旅行役之凄苦,空闊蒼涼,立意不同。詞人以瀟瀟暮雨、空曠江天、凄慘霜風、冷落關河、萬里夕陽為背景,有力地烘托出行人漂泊流離的困苦與孤獨。因這典型秋景所引發(fā)的愁苦意緒也就如同滾滾長江水一樣,奔流不息。下片寫故鄉(xiāng)之歸思。詞人翻進一層,設想家中的“佳人”也正倚妝樓凝望,盼望行人的歸來。最終落實到己身。雙方照應,情感的抒發(fā)更為深切。全詞高曠古雅,氣象雄闊,筆力蒼勁。
附錄
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七:“東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聲甘州》之‘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苏Z于詩句不減唐人高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