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戰(zhàn)國后期,強勢的秦國滅掉六國,完成了統(tǒng)一大業(yè),建立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秦原本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秦國的疆域最初位于今陜西省西部,在當時屬于偏遠區(qū)域。秦國在戰(zhàn)國初期時還很落后,經(jīng)過商鞅變法秦國開始逐步強大。經(jīng)過好幾任君主的努力后,秦王嬴政先后滅掉六國,完成了國家統(tǒng)一。
秦國建立后,統(tǒng)一了貨幣、度量衡及法律制度,推出了郡縣制,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的諸侯割據(jù),使秦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
《史記·秦本紀》主要講述了春秋和戰(zhàn)國時期的諸侯國——秦國興起,稱霸天下,秦王嬴政統(tǒng)一全國之前的歷史。
樂而忘歸 一日千里 愛馬的周穆王
學成語
“樂而忘歸(le er wang gui)”出自《史記·秦本紀》:
“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繆王……西巡狩……樂之忘歸?!?/p>
樂:喜悅、快樂。
歸:返回。
樂而忘歸:非常快樂,竟忘記返回。指沉迷于某地或某種場合,舍不得離開;形容非常留戀。
“一日千里(yi ri qian li)”出自《史記·秦本紀》:“造父為繆(mu)王御,長驅歸周,一日千里以救亂?!?/p>
一日千里:馬跑得很快,一天能跑一千里,形容奔跑迅速;也比喻事物發(fā)展非常迅速。
讀故事
西周時,有個名叫造父的人,能識別千里馬,喜歡收藏天下的名馬,還很擅長駕馭良馬狩獵。
當時周朝的君主周穆王也癡愛良馬,喜歡狩獵。
周穆王有諸侯們進獻的很多好馬,但他手下的那些馬夫卻不懂良馬的習性,難以駕馭那些馬。當他得知造父擅長駕馭良馬,就召來了造父,封造父為御馬官,專門為宮廷駕馭馬車、管理馬匹。
造父收藏了六匹千里馬,這六匹馬都比周穆王宮中的那些馬要好。造父不敢將這些名馬留作私用,想把這六匹名馬進獻給周穆王??删跛说亩际前似ヱR的座駕,這六匹馬進獻給周穆王又不夠。于是造父就去盛產(chǎn)名馬的潼關桃林苦苦尋覓了兩匹難得的名馬,湊足了八匹毛色純正的千里馬,進獻給了周穆王。
愛馬的周穆王見了造父進獻的這八匹寶馬,十分高興。他重賞了造父,并立即命人為這八匹千里馬專門打造了新的馬車,定制了華麗的鞍飾和車飾,讓造父駕著這八匹名馬所拉的馬車同他出游。
造父駕著這八匹千里馬拉載的君王座駕,馳騁飛奔,讓周穆王感到十分愜意。周穆王對造父越發(fā)賞識,并時常和造父騎馬同游。
周穆王率七萃之士西巡
有一天,周穆王讓造父隨同他駕車去打獵。造父驅趕著馬車載著周穆王向西奔馳,千里馬縱橫馳騁,隨行的侍衛(wèi)怎么追也追趕不上造父駕馭的馬車。
造父和周穆王不知不覺奔馳到了一處風光秀麗的地方。那里景色迷人,獵物眾多,周穆王玩得十分開心,竟然舍不得離開那里返回到都城的宮殿中去。
周穆王和造父在遠離都城的千里之外狩獵游玩,流連忘返,朝廷里卻出了大亂。
徐國的諸侯徐偃王欲乘周穆王出游時謀反作亂,準備舉兵攻打周穆王的都城。得知了這個情報,周穆王的大臣緊急派出信使騎著快馬追趕周穆王。信使快馬加鞭地追趕了很久,才總算找到了周穆王,稟報了徐偃王要謀反的事。
周穆王一聽,感到大事不妙。心想,這下完了,這上千里的路程,即便趕回都城去,怕也是幾天之后了。到那時,徐偃王恐怕早已謀反得逞了。
造父卻不慌不忙,駕著八匹千里馬拉的馬車,載著周穆王風馳電掣(che)地一路狂奔,居然一天就奔跑了上千里的路程。周穆王及時趕回都城,指揮將領們平定了叛亂。
造父立下了大功,周穆王為了感謝造父,就把趙城(今山西省洪洞縣)封賞給了造父。從此以后,造父的家族就被稱為趙氏,造父就成了天下趙姓的始祖。
成語小提示
樂而忘歸
近義詞 樂不思蜀
一日千里
近義詞 風馳電掣 追風逐日
反義詞 停滯不前 老牛破車